传统中国地权结构及其演变

传统中国地权结构及其演变

曹树基, 刘诗古, 著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48.0

书籍简介:

传统中国的“押租”与“典卖”等产权交易方式导致地权分化并形成以下结构:普通租佃—永佃—相对田面—公认田面—绝对田面(典),与这些权利关系相匹配的权利所有者,构成乡村的“阶级”与“阶级关系”。在土地改革的三个阶段中,以获取粮食与货币为主要内容的“大户加征”与“减租退押”所具有的财政性质,才是土地改革的目的所在,而“分配土地”只具有象征的意义。农民进城采取“清算”方式获取工商业者的粮食与货币,以度春荒及春耕。这一看起来像是“被迫之举”的临时行为,却成为新政权解决财政问题的常规措施。中国经济与中国财政以农业为本,“粮食立国”的方略由此而形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一、研究的缘起二、前人的研究三、本书的框架第二章 传统中国乡村地权结构一、引言二、“典”与“田面权”三、永佃与田面、押租与典卖之关系四、所有权分割与权利转让五、讨论第三章 东南地区的地权分化与阶级分化一、引言二、祖宗地主三、神道地主四、个人地主五、产业分化与人口分化六、讨论第四章 两种“田面田”与浙江的“二五减租”一、引言二、两种“永佃权”三、租额与减租四、减租的困境五、讨论第五章 “田面权”的分化一、引言二、从“久佃”到“永佃”三、“永佃”侵蚀“田面”四、“田底”牵制“田面”五、讨论第六章 苏南地区“田面田”的性质一、引言二、“田面田”的由来与性质三、松江地区“田面田”的租额四、苏州地区“田面田”的租额五、常州地区“田面田”的租额六、讨论第七章 两种“田面田”与苏南的土地改革一、引言二、“田面田”的减租与折算三、“田底田”的折算与没收四、“田面田”与城居地主五、讨论第八章 土地分种:雇佣、合作还是出租一、引言二、沈张巧英:从自耕到租佃的转变三、“分种”性质的分歧四、“分种”性质的确定五、“押租”的性质六、讨论第九章 江津县的“大户加征”一、引言二、普征与加征三、“大户”的负担四、“大户”的困境五、讨论第十章 江津县的“减租退押”一、引言二、江津的地权结构三、减租退押的过程四、果实分配与1951年农业税五、讨论第十一章 中南区的征粮、春荒与“减租退租”一、引言二、征粮、人民币与农民负担三、1950年的春荒与“匪”乱四、度荒、生产与减租退租五、讨论第十二章 “工商业兼地主”的身份认定一、引言二、“工商业兼地主”不是地主三、“工商业兼地主”沦为地主四、工商业保护与土改发动五、讨论第十三章 对“工商业兼地主”的清算一、引言二、清算与革命实用主义三、清算的组织与过程四、国家、农民与“工商业兼地主”五、讨论第十四章 结论一、租佃制度:市场行为还是封建剥削二、土地改革:地权变革还是财政应急三、粮食立国:被迫之举还是有意而为四、简短的结论参考文献索引后记

内容摘要:

传统中国的“押租”与“典卖”等产权交易方式导致地权分化并形成以下结构:
  普通租佃一永佃一相对田面一公认田面一绝对田面(典),与这些权利关系相匹配的权利所有者构成乡村的“阶级”与“阶级关系”.在土地改革的三个阶段中,以获取粮食与货币为主要内容的“大户加征”与“减租退押”所具有的财政性质是土地改革的目的所在。
  《传统中国地权结构及其演变(修订版)》探讨了传统中国社会农村地权关系、结构及其在近现代转型过程中呈现的变化和特征。尤其是对20世纪50年代初的土地改革运动进行了实证的剖析和独到的反思,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传统中国地权结构及其演变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13110367
如需购买下载《传统中国地权结构及其演变》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7装帧平装
页数 280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传统中国地权结构及其演变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1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329.02 的主题关于 土地制度-研究-中国-古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