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48.0
本书论述的是科技创新在建立富国的作用。作者提出,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分野,并非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是“富国比穷国的钱更多”,反而在于富国生产了更多的货物和服务。富国之所以能够这样做,原因之一在于其技术更好;即,为了生产性目的,富国控制和利用自然和人员的能力更为高超。技术创新正是西方崛起的真正根源。技术创新是财富的杠杆。在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再到现在的历史性的考察之后,作者分析了创新经济和非创新经济的差别。之后又考察了技术变革的动力学,同时也描述了反对技术进步的势力比那些为变革而奋斗的势力的强大。书中对熊皮特的经济思想进行了批评。一部在国际核心杂志被经济学家引用非常之多的经典图书。著者是牛津大学著名教授。现在是西北大学经济学与历史系教授,在经济史领域著述颇丰,主要有《为什么爱尔兰挨饿》和《工业革命的经济学》等著作。
序第一部分 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 第1章 引言第二部分 技术史描述 第2章 欧洲古典时期 第3章 中世纪 第4章 文艺复兴时期:1500~1750年的技术 第5章 奇迹岁月:工业革命时期1750~1830年 第6章 19世纪后期:1830~1914年第三部分 分析与比较 第7章 理解技术进步 第8章 古典技术和中世纪技术 第9章 中国与欧洲 第10章 工业革命:英国与欧洲大陆第四部分 动力学[原动力]和技术进步
序第一部分 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 第1章 引言第二部分 技术史描述 第2章 欧洲古典时期 第3章 中世纪 第4章 文艺复兴时期:1500~1750年的技术 第5章 奇迹岁月:工业革命时期1750~1830年 第6章 19世纪后期:1830~1914年第三部分 分析与比较 第7章 理解技术进步 第8章 古典技术和中世纪技术 第9章 中国与欧洲 第10章 工业革命:英国与欧洲大陆第四部分 动力学[原动力]和技术进步 第11章 演进与技术变革的动力学 第12章 结束语参考书目专业术语英汉对照表译后记
这是一本讲述技术革新的书籍。那么,一名经济史学家为什么会写这样一本书呢?技术是关于如何获得对人有用、令人愉悦的物品和服务,即,它是关于生产制造的。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分野,并非像海明威所说的那样在于“富国比穷国的钱更多”,而在于富国生产了更多的物品和服务。富国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原因之一在于它们的技术更好,即,富国为了生产性目的,控制和利用大自然和人员的能力更为高超。如果同仍然肆虐于大多数亚非国家那令人震惊的贫穷相比,西方基本上是舒适的,乃至是富裕的,这主要归功于西方的技术。正如一个作家所指出的,我们必须“相信在简单技术上所做出的无趣、平凡、注重实效和朴实无华的进步……这些技术进步正在欧洲发生着……若干次这样的进步就会把当今世界所存在的大量穷困和不幸一扫而光” (Jones,1981,p.69)。西方的技术优势具有深厚的历史根源,如果想要完全理解它,我们惟有愿意回溯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进行分析才能做到。诚然,技术并不能独占全部功劳,诸如在法律、贸易、管理和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全都有所贡献。但是,本文将力图证明,技术革新正是西方崛起的真正根源。技术革新是富裕的杠杆。
一个装满了理论、思想、洞见和实例的“餐柜”,丰富多彩,异彩纷呈。 ——《华尔街日报》苏珊·李 乔尔·莫基尔喜欢讲故事,而且娓娓道来,读来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纽约时报·书评》大卫·兰德斯 一部不可思议的著作,深入浅出,博学多识。 ——《经济问题期刊》,托马斯·德格里高利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富裕的杠杆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当代西方经济学经典译丛 | ||
9787508045498 如需购买下载《富裕的杠杆》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华夏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富裕的杠杆是华夏出版社于2008.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062.4 的主题关于 技术革新-影响-经济发展-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