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与唐代文学研究

考古发现与唐代文学研究

胡可先, 孟国栋, 武晓红,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8.0

书籍简介:

本书试图通过考古发现的利用,寻找唐代文人自我呈现的另一种空间,解读通过传世文献难以明晰的诗文作品,梳理“五四”以来受到遮蔽的实用文体,对于文学作品中的历史细节、制度名物,藉以实物影像和遗址发掘进行对比印证,从而揭示作品的深层内涵和多元意蕴,可以说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具有极大的学术创新价值。

作者介绍:

胡可先,1960年1月生,江苏灌南人,现为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杜甫研究会理事、浙江省文学学会理事。1982年毕业于徐州师大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2001年南京师大中文博士后期满出站。2005年2-3月为日本静冈县立大学非常勤研究员;2005年11月至2006年3月为日本大阪大学文学部客座研究员。

书籍目录:

考古发现与唐代文学研究

一 唐代考古发现的类型

二 诗人碑志的发现与研究

三 考古发现与唐代文学背景考察

四 考古发现与唐代文学作品解读

五 考古发现对于唐代文学研究的总体价值与局限

出土文献与中古文学研究

一 北朝文学研究的定位

二 文学主体研究的进展

三 文体形态研究的开拓

四 文学背景研究的深化

五 结语

新出墓志与唐代文学研究的拓展

——以《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为中心

一 文学名家研究的视阈拓展

二 被埋没诗人诗作的重新发现

三 传记文学的特殊形态

四 文体研究的重要载体

五 著述活动的文学关联

六 《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述评

新出石刻与唐文创作研究的思考

一 新出石刻与唐文创作研究的价值与定位

二 唐代石刻文的整理刊布

三 唐代石刻文研究的现实困境

四 唐代石刻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五 唐代石刻文研究的推进思路

墓志的起源与墓志文体的成立

一 中国古代墓志的起源

二 墓志文体的成立条件

三 墓志文体的早期演进

论墓志文体志文和铭文的特点、功用及相互关系

——以新出土唐代墓志为研究中心

一 墓志铭创作的主要目的

二 志文和铭文的各自特点

三 志文和铭文的各自功用

四 志文和铭文的相互关系

碑志所见唐人合作撰文现象研究

一 二人合撰情况溯源

二 唐代墓志文中的合撰现象

三 其他应用文体中的二人合作

四 唐代二人合作撰文的时间分布

五 合撰原因初探

文学自传与文学家传:新出土唐代墓志文体的家族因素

一 文学自传

二 文学家传

三 夫妻之间撰写的墓志

四 结语

唐代诗人卢纶家族新出墓志考论

一 新出土墓志与卢纶家世

二 卢纶家族的任职历程

三 卢纶家族的婚姻情况

四 卢纶家族的文学成就

五 新出土卢纶家族墓志与卢纶边塞诗

从《王洛客墓志》看王勃的隐逸生活

一 隐逸的时间

二 隐逸的地点

三 隐逸期间的文学创作

出土碑志与杜甫研究

一 家世探源

二 作品解读

三 书史实证

唐《程修己墓志》的文本释读与价值论衡

一 绘画史价值

二 书法史价值

三 文学史价值

四 墓志释文校订

新出土唐代诗人《廖有方墓志》考论

一 名字与籍贯

二 科第与婚姻

三 仕历与经历

四 交游

五 墓志撰书者

新出土唐代诗人《杨收墓志》考论

一 《杨收墓志》志文笺证

二 《杨收墓志》与杨收的家世和身世

三 《杨收墓志》与杨收的学术和文学

四 《杨收墓志》撰者裴坦的考察

武则天君臣石淙唱和诗碑考论

一 石淙诗碑的著录与考订

二 石淙唱和诗的道教内涵

三 则天金简与石淙诗文

四 石淙唱和与七律演化

五 薛曜与石淙诗碑书法

论石门题刻的文学内涵和价值

一 引言:石门题刻的文学内涵和意义

二 石门题刻的文体类型

三 石门题刻的纪实性

四 石门题刻的艺术性

五 结语

“蹙金”考:一个唐五代诗词名物的文化史解读

一 唐五代诗词中的“蹙金”

二 “蹙金”的文献梳理

三 “蹙金”实物及其宗教意涵

四 “蹙金”与“盘金”、“缕金”、“贴金”

五 结语

金银饰品与唐五代诗词

一 唐五代诗词中金银饰品的类别划分

二 金银饰品与唐五代诗词的声色表现

三 金银饰品与唐五代诗词的意象组合与传递

四 金银饰品与唐五代诗词的情感寄托

五 结语

杜甫《丽人行》名物考释图证

一 服饰之属:绣罗、蹙金、匐叶、腰极

二 宴饮之属:犀箸、翠釜、水精盘、鸾刀、八珍

三 装饰之属:云幕、锦茵

主要参考书目

索引

后记

内容摘要:

导语

《考古发现与唐代文学研究》就是胡可先、孟国栋、武晓红近年来从事考古发现与唐代文学研究成果的部分论文结集,其收录论文十九篇,主要讨论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考古发现对于唐代文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二是新出石刻文献的文体学研究。三是新出石刻文献的个案研究。四是唐代诗词中相关名物的实物印证。五是摩崖碑刻的专门研究。这部专题论文集是我与孟国栋、武晓红合作完成的,收人这部专题论文集的论文,半数以上已在相关刊物发表,这些刊物是《北京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文史哲》、《唐研究》、《中文学术前沿》、《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内容提要

20世纪初期以来,考古发现曰渐兴盛。推动着古代学术研究的曰益发展,甚至在有些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考古发现与唐代文学研究》重点探讨考古发现对于唐代文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新出石刻文献的文体学研究、新出石刻文献的个案研究、唐代诗词中相关名物的实物印证、摩崖碑刻的专门研究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胡可先、孟国栋、武晓红著的《考古发现与唐代文学研究》试图通过考古发现的利用,寻找唐代文人自我呈现的特定空间,解读通过传世文献难以明晰的诗文作品,梳理“五四”以来受到遮蔽的实用文体。对于文学作品中的历史细节、制度名物,借以实物影像和遗址发掘进行对比印证,从而揭示作品的深层内涵和多元意蕴。

编辑推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在新材料的发现当中,考古发现最为重要,因为考古发现的材料是埋藏于地下的保存了当时风貌的原始材料。这对于唐代文学研究,更显得意义重大,因为就中国书写文献的发展来说,汉代是纸简替代的时代,宋代是印刷繁盛的时代。在汉代以前,因为时代的久远和书写方式的艰难,给文学的独立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尽管20世纪出土的简帛文书颇为丰富,但其重点是落在学术史而不是文学史研究方面;宋代以后因为书刊印刷的盛兴,大量的文献得以广泛流传,因而考古资料对于文学史研究的利用价值相对而言就大为减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是抄本文献占主流地位的时代,尤其是唐代,是纸抄文献流传最多的时代,由于抄本文献辗转易误,以及流传中容易散佚的特点,利用新的考古发现的材料以进行唐代文学的研究,对于探索文学史的原生状态,挖掘被历史掩埋的文学史现象,纠正长期以来文学史研究偏重线性梳理的缺失,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考古发现与唐代文学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8129183
《考古发现与唐代文学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杭州出版单位浙江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考古发现与唐代文学研究是浙江大学出版社于2014.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6.2 的主题关于 中国文学-文学研究-唐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