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0.0
本文以湖北省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为例,对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进行考察与分析,认为农村社区建设是一场规划性变迁过程,政府在其中扮演了积极能动者和行动主体的角色与功能,起到了动员、组织、引导、规划和推动的重要作用。
重建失落的精神家园(代序)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与目的
二 相关研究进展及理论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本书结构
四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五 相关概念的简要说明
第一章 后税改时代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的变革
一 转型与重建:农村社区建设的缘起与背景
二 基层突破与政府推动:改革的动因与路径
三 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验与扩展
第二章 试点:转型期乡村治理的渐进改革模式
一 试点的启动:动员与准备
二 试点的运作:体制安排与模式选择
三 从“试点”到“全覆盖”:渐进式改革的路径与逻辑
第三章 社区重建中的基层治理转型
一 “服务下乡”:构建城乡统一的服务圈
二 “管理下移”:实现乡村管理的社区化
三 组织重塑:推进社会的合作共治
四 空间再造:培育邻里社会资本
第四章 当前农村杜区建设的推进方式与实施机制
一 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方式
二 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机制
第五章 乡村治理中的“选择性政策执行”
一 “选择性政策执行”的行为及逻辑
二 “选择性政策执行”的影响与后果
第六章 “支助型”制度变迁中的政府主动性:功能与限度
一 “支助型”制度变迁:中国乡村变革的生发机制
二 农村社区重建中的政府主动性
三 社区国家性建构的成效与限度
讨论与结论政府主导下的规划性变迁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社区概念从国外引入我国后,最早被运用于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及其理论研究。当前,随着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和实验活动在全国蓬勃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学术研究日益进入人们的视野。
徐远旺编著的《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基于历史和行政的双重角度和二维框架,对当代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动力机制及发展走向进行考察与分析,探究农村社区建设兴起的时空背景及逻辑起点,并对中央到地方及基层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行为选择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提炼和解读。全书立足实证、视野开阔、分析细致,对于进一步丰富、深化农村社区的理论研究及指导当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规划性变迁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16112458 如需购买下载《规划性变迁》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规划性变迁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2.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69.3 的主题关于 农村社区-社区建设-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