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15.0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与星占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自古占星家就始终恪守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天垂象,见吉凶”的信条,从而使中国的天文学从其产生之初就带有了一种神秘色彩。中国古代天文学博大精深,不仅展示了古代先民观象授时的科学历史,而且是理解中国文化的一把有益的钥匙。本书结合文献学和考古学,从一个新的角度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史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对诸如天文学的起源、二十八宿体系的形成、四象体系的建立、星图的发展等重要问题都提出了独具匠心的解释。
引言
一 天文的传说
二 恒星观测
1.天球坐标
2.天官与星官
3.二十八宿的起源与发展
4.从早期星经到《步天歌》
三 星图巡礼
1.早期星图
2.汉代星图
3.隋唐星图
4.五代两宋星图
5.明清星图
四 四象探秘
1.东宫苍龙
2.西宫白虎
3.南宫朱雀
4.北宫玄武
五 天象记录
1.交食
2.日珥、日冕和太阳黑子
3.彗星
4.流星和流星雨
5.变星、新星和超新星
6.极光
六 太阳运动
1.圭表测影
2.二十四节气
3.黄赤交角的测定
4.岁差的发现
七 精良的古代历法
1.甲骨文中的商代历法
2.三正与古六历
3.汉《太初历》的改革
4.祖冲之的《大明历》
5.隋唐时期的历法成就
6.从沈括新术到郭守敬的《授时历》
八 五星连珠
1.行星运动
2.会合周期
3.岁星纪年
九 朴素的宇宙学说
1.盖天说
2.浑天说
3.宣夜说
十 天文仪器
1.表
2.计时仪器
3.观测仪器
十一 灵台春秋
十二 天文学的中外交流
1.中国天文学的早期传播
2.西方天文学的引进
十三 少数民族的天文历法
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与星占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自古占星家就恪守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天垂象,见吉凶”的信条,从而使中国的天文学从其产生之初就带有一种神秘色彩。中国古代天文学博大精深,展示了古代先民观象授时的科学历史,是我们理解中国文化的一把有益的钥匙。《中国史话·思想学术系列:天文学史话》结合文献学和考古学,从一个新的角度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史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对诸如天文学的起源、二十八宿体系的形成、四象体系的建立、星图的发展等重要问题都提出了独具匠心的解释。【作者简介】冯时,1958年10月生于北京市。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特殊学科“古文字学”学科带头人,《考古学报》副主编。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古文字学和天文考古学,旁涉商周考古学、商周史、先秦思想史、科技史及历史文献学。出版学术著作8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金文文献集成》。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天文学史话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中国史话 | ||
9787509726617 《天文学史话》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1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4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