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文学史料考论

民国文学史料考论

陈福康, 著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55.0

书籍简介:

本书为《民国文学史论》第四卷。著者陈福康长期从事民国时期文学史研究,是我国最早获得“中国现代文学史”专业博士学位者之一。早在1997年他提出了“民国时期文学”这一概念,此为其研究民国时期文学史的论文和考证文章的结集,作者又作了认真的修订和补充。陈教授的很多论文和考证文章在最初发表时即曾引起学界瞩目和好评。如《“现代文学”,应该退休的学科名称》一文,最早正式提出应该用“民国时期文学史”替代不宜继续使用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之争》等文,最逼真地还原民国文坛重要事件全过程,以大量史实判明其间是非;《有关周作人新“史料”的质疑》等文,不只是一般的史实辨正,实际也介入了当前反对歪曲历史、为敌伪翻案的思想斗争。作者善于论辩,更以精于考证、洞察隐微著称;又学识渊博,动辄涉及古今中外;加上文字畅达,陈言务去,引人入胜。

作者介绍:

李怡,1966年6月生于重庆,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国历史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学术丛刊主编,出版过学术专著《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七月派作家评传》《现代:繁复的中国旋律》《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为了现代的人生——鲁迅阅读笔记》《中国现代诗歌欣赏》《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等。先后成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05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张中良,笔名秦弓,1955年2月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先后毕业于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91年获博士学位。1991年4月至1992年3月,留学日本,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现代文学学科负责人。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文学评论》编委,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编委。   出版《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小说叙事》《五四时期的翻译文学》《五四:新与旧》《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等个人专著11种,《中国现代杂文史》《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图志》《中华文学发展史》《中国文学通史》等合著4种,译著2种,随笔集4种,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日本研究》《抗日战争研究》《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北京大学学报》《名古屋大学言语文化论集》(日本日文版)等刊物发表论文140多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读书》等报刊发表评论170多篇,散文随笔140多篇。   陈福康,浙江湖州人。1968年去南汇东海农场务农。1972年回城为上海牛奶公司工人。1977年报考大学,翌年春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79年提前考上复旦大学研究生,1982年毕业,由华东师范大学授予文学硕士学位。即去上海文艺出版社工作。1985年再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师从李何林教授,攻读博士学位。1987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后去上海外国语大学工作至今。现为该校文学研究院中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博士生导师、所长、一级学术骨干。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又任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中国茅盾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古典文学学会理事、上海市鲁迅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特聘教授及该院郑振铎研究所所长等。曾任《鲁迅全集》修订编辑委员会委员。著有《井中奇书考》、《郑振铎年谱》、《郑振铎论》、《郑振铎传》、《日本汉文学史》、《中国译学史》等。

书籍目录:

总序一:还原民国文学史 / 张中良 / 001

总序二:民国文学史,如何立论? / 李怡 / 006

第一编民国时期文学史料概论

第一章文学史的命名与文学史著 / 00

“现代文学”,应该退休的学科名称 / 00

谈“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 / 00

再谈“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 / 00

鲁迅对《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的误会 / 0

民国和共和国文学史上最光辉的诗章 / 0

第二章民国时期文学书目与旧籍名著 / 0

《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的成就与不足 / 0

郭沫若与《资本论》 / 0

郭沫若与《剿闯小史》 / 0

《饿乡纪程》与《饿乡记》 / 0

中国本当不止一部《汉文典》 / 0

“比较文学”的名目在中国 / 0

文求堂与《羽陵馀蟫》 / 0

第三章民国时期作品的编集和辑佚 / 0

读学林版的几本全编诗 / 0

《汉文学史纲要》书名应改 / 0

《胡适书信集》的几点奇怪的差错 / 0

茅公全集误收郑公小说 / 0

《流氓与文学》在日本发现 / 0

郑振铎在北平的两次演讲 / 0

叶紫悼念彭家煌之文 / 0

朱自清的《北平消息》 / 0

《小人物自述》 / 0

郭沫若的一篇佚文 / 0

第二编民国时期文学史迹探隐

第四章民国时期作家的几个“最” / 0

鲁迅最初接触的翻译作品 / 0

我国最早的《国际歌》译词 / 0

老舍最初两部小说的广告 / 0

最早记述周恩来诗的人 / 0

中国最早的俄国文学史研究 / 0

第一本今人辑集的唐宋传奇选 / 0

最早的包身工题材报告文学 / 0

第五章民国时期文学社团考索 /

一个谜团的揭底 /

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之争 /

《创造十年》杂考 /

王任叔与宁波早期新文学社团 /

关在左联门外的郑振铎 /

两次“文艺界救亡协会”成立会真相 /

春风吹绿芽苗 /

第六章民国时期文坛论争和今天的争论 /

一次被搞错与被遗忘的文坛论争 /

《桂公塘》的风波 /

周作人化名攻击鲁迅之文 /

鲁迅茅盾致党中央信是谁起草的 /

“怕出偏门过鲁墟” /

茅盾驳斥陈独秀 /

周作人是不是汉奸 /

有关周作人新“史料”的质疑 /

第七章民国时期文学史的细节 /

《人之历史》的再认识 /

“兄弟怡怡”译裴论 /

也说“牠”字的创造者 /

是“佳话”还是编造? /

这条注释太不负责任 /

《懒寻旧梦录》献疑一则 /

新发现的郭沫若笔名 /

郁达夫的笔名 /

“左尔格事件”与鲁迅日记失踪之谜 /

《太白》三义 /

第三编民国时期作家行踪与交游

第八章民国时期作家的行踪 /

鲁迅在民国第一天 /

秉炬人归从北极 /

瀛谈百代传邹子 /

中华文献文物的忠贞卫士 /

孙伏园两次停编 /

郁达夫早年佚事数则 /

“孤岛”上的一杆旗 /

“彭家煌是我们这边的” /

读一位历史学家的历史 /

文坛耆宿顾毓琇 /

第九章民国时期作家的交游 /

住在鲁迅家的日本少年 /

鲁迅和沈尹默 /

郭沫若与沈尹默 /

鲁迅手书夏穗卿一联 /

鲁迅与田中庆太郎 /

圆谷弘的鲁迅访问记 /

关于“伯乐” /

风雨论交二十年 /

齐白石为陈子展治印 /

也谈鲁迅和周木斋 /

第四编民国时期作品评论与掌故杂考

第十章民国时期作品评论 /

《海滨故人》探秘 /

柳亚子读《倪焕之》 /

谈《阿金》 /

茅盾对两篇小说的批语 /

彭家煌的微型小说 /

替人何幸有蒲牢 /

张学良读《鲁迅全集》 /

张学良囚中诗 /

胡怀琛论译诗 /

裴多菲《自由与爱情》诗的译介 /

第十一章民国时期掌故杂考 /

大夜·璧月·饕蚊 /

四万万人一戎衣 /

好摘星辰藏袖底 /

胡适撰作春灯谜 /

“立此存照”的出处 /

“钉梢诗”拾遗 /

“风号大树中天立” /

鲁迅书录《锦钱余笑》 /

“幽闭”小考 /

“马郎妇”的用典 /

后记 /

内容摘要:

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民国文学史论》第四卷。
  本卷著者陈福康长期从事民国时期文学史研究,是我国最早获得“中国现代文学史”专业博士学位者之一。早在1997年他提出了“民国时期文学”这一概念,此为其研究民国时期文学史的论文和考证文章的结集,作者又作了认真的修订和补充。陈教授的很多论文和考证文章在最初发表时即曾引起学界瞩目和好评。如《“现代文学”,应该退休的学科名称》一文,最早正式提出应该用“民国时期文学史”替代不宜继续使用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之争》等文,最逼真地还原民国文坛重要事件全过程,以大量史实判明其间是非;《有关周作人新“史料”的质疑》等文,不只是一般的史实辨正,实际也介入了当前反对歪曲历史、为敌伪翻案的思想斗争。作者善于论辩,更以精于考证、洞察隐微著称;又学识渊博,动辄涉及古今中外;加上文字畅达,陈言务去,引人入胜。

编辑推荐:

1.开创性。《民国文学史论》是中国第一部研究民国文学发展的史论专著,由著名学者和新锐学者分卷论述。《民国文学史料考论》为第四卷。
  2.重要性。《民国文学史论》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及两项资金资助项目
  (1)该项目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2)该项目入201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金资助;
  (3)该项目入2013年度广东省原创精品出版资金“弘扬岭南文化和原创精品图书”项目,获得广东省原创精品出版资金扶持。
  3.出版价值
  (1)《民国文学史论》是研究“民国史”的重要研究者及代表学者引入“民国历史视角”之后的全新成果。此成果以全新的观点、视角、研究方法和大量第一手材料的运用,显示其独特品味和学术价值,将有力地推动民国文学学术研究,甚或有助于一个新的文学研究学派的形成和成长。
  (2)《民国文学史论》强调回到中国民国时期,从中国历史本身出发研究问题,具有历史开拓意义。它将实现四个重要突破。
  突破以西方理论为中心的研究模式,返回中国历史现场;
  突破以新文学主流为中心的研究模式,全面呈现中国文学发展的复杂样态
  突破以纯文学为中心的研究传统,深入揭示文学背后的丰厚历史图景;
  突破以陈旧的史料为中心的研究格局,更充分地挖掘大陆鲜为人知的档案、文本与历史线索。
  4.主要内容、规模
  《民国文学史论》共六卷,包括:《民国政治经济形态与文学》《民族国家概念与民国文学》《民国文学:概念解读与个案分析》《民国文学史料考论》《国民党文学思想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战略与延安时期的文学生产》。分别论述“民国文学形态”“民国文学概念”“民国文学现象研究”“民国文学内部板块”等各类问题。按照“观念论”“方法论”“形态轮”“史料论”“结构论”等勾勒“民国文学史论”的主要内容。
  6卷,200多万字。
  5.作者阵容鼎盛。《民国文学史论》由我国著名学者李怡教授、张中良教授担任主编,由4位我国当代研究民国文学的著名学者与几位新锐学者共同完成,作者阵容鼎盛,可以说这个研究课题集中了民国文学研究的权威学者,反映了我国民国文学研究的前沿学术研究成果。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民国文学史料考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民国文学史论
9787536071544
如需购买下载《民国文学史料考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广州出版单位花城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民国文学史料考论是花城出版社于2014.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9.6 的主题关于 中国文学-现代文学史-史料-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