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8.0
本书对上自上古时期下至民国时期的中国历史进行了阐释。
例言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历史的定义和价值
第二章我国民族的形成
第三章中国疆域的沿革
第四章中国史时期的划分
第二编上古史
第一章我国民族的起源
第二章太古的文化和社会
第三章唐虞的政治
第四章夏代的政教
第五章商代的政教
第六章周初的政治
第七章古代的封建制度
第八章我国民族的滋大
第九章春秋的霸业
第十章战国的七雄
第十一章中原文化的广播和疆域的拓展
第十二章春秋战国的学术思想
第十三章春秋战国的政制改革
第十四章上古的社会
第三编中古史
第一章秦之统一及其政策
第二章秦汉之际
第三章前汉的政治
第四章新莽的改制
第五章后汉的政治
第六章两汉的制度
第七章秦汉的武功
第八章两汉对外的交通
第九章两汉的学术
第十章佛教和道教
第十一章两汉的社会
第十二章三国的鼎立
第十三章晋的统一和内乱
第十四章边徼民族和汉族的同化
第十五章南北朝的对峙
第十六章魏晋南北朝的制度
第十七章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第十八章魏晋南北朝的社会
第十九章隋之统一与政治
第二十章唐的开国及其盛世
第二十一章隋唐的武功
第二十二章隋唐的对外交通
第二十三章隋唐的制度
第二十四章隋唐的学术和文艺
第二十五章佛教的分宗和新教的输入
第二十六章中外文化的接触
第二十七章唐中叶以后的政局
第二十八章隋唐的社会
第二十九章五代的混乱
第三十章宋的统一及其初年的政治
第三十一章变法和党争
第三十二章辽夏金的兴起
第三十三章宋和辽夏的关系
第三十四章宋和金的关系
第三十五章宋的学术思想和文艺
第三十六章宋的制度和社会
第三十七章元的勃兴和各汗国的创建
第三十八章中西文化的交通
第三十九章元的制度
第四十章元帝国的瓦解
第四十一章明初的政局
第四十二章明和北族的关系
第四十三章明朝的殖民事业和外患
第四十四章明末的政局
第四十五章明的制度
第四十六章元明的学术思想和文艺
第四十七章元明的宗教和社会
第四编近代史
第一章明清之际
第二章欧人的东略
第三章基督教和西方科学的传入
第四章清初的内政
第五章清初的外交
第六章清代的武功
第七章清中叶的内乱
第八章鸦片战争
第九章太平天国和捻党之役
第十章英法联军之役
第十一章瑗珲条约和北京条约
第十二章西北事变和中俄交涉
第十三章晚清的政局
第十四章中法战争和西南藩属的丧失
第十五章中日战争
第十六章中俄密约和沿海港湾的租借
第十七章维新运动和戊戌政变
第十八章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
第十九章远东国际形势
第二十章日俄战争和东三省
第二十一章清末的宪政运动
第二十二章清代的制度
第二十三章清代的学术
第二十四章清代的社会
第五编现代史
第一章革命思想的勃兴和孙中山先生
第二章清季的革命运动
第三章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第四章二次革命的经过
第五章民国初年的外交和蒙藏问题
第六章帝制运动和护国军
第七章二十一条的交涉
第八章复辟之役和护法之战
第九章参战的经过和山东问题
第十章华盛顿会议和中国
第十一章军伐的混战
第十二章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和国民政府的成立
第十三章五卅惨案和中国民族运动的进展
第十四章国民革命的经过
第十五章五三惨案和对日之交涉
第十六章关税自主的交涉经过
第十七章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经过
第十八章中俄的龃龉
第十九章日本的侵略东北
第二十章国民政府的政治
第二十一章现代的经济和社会
第二十二章现代的教育和学术
第六编结论
第一章我国民族发展的回顾
第二章中国对于世界的使命
前言
编者小引
20世纪初叶,国内学术界陡然兴起一股新史学,在不算很长的五十年间接连出现了几位博古通今、淹通中西的大史学家,实在是件了不起的大事,未可小觑。何以见得?
说来国人一向以史实的记载与纂辑著称于世,自西周末季的共和元年肇始,以迄于今,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便有三千年之久,历朝历代皆有史官秉笔于柱下,新正自何日始,何年何月上天曾垂示异象,以儆戒下土的那些无道昏君、乱臣贼子,都记载得明明白白,从未间断,这在人类所有的文明中绝无仅有。然而,倘或论到何以在如许卷帙浩繁、林林总总的载籍中搜求些形而上的东西,以使国人透过纷纷芸芸的王朝更替、一治一乱稍稍窥见到文明演进的脚步,政治、律法、铨选、赋税、盐课等各项典章、仪轨如何递嬗,乃至一个以儒、佛、道三家学说为基干、融合农耕与游牧多元文化并最终磅礴于世界东方的中华民族如何形成,就不是旧史学家所能承当的使命了。
其实,任何一种文明在其演进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太多的变数,本质与表象,偶然与必然,这二者纠缠得实在过于紧密,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的那句关于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的鼻子的话,适足以说明即使是天资卓异的伟人,在面对缭乱、纷纭的人类活动的陈迹时,也不免会生出一丝困惑。西方人是到了维科方见出近代史学的熹微,至此,人们才慢慢认清上古时代的希腊诸神原来是人类以“诗性的思维”认识自然的美妙的杰作,而传说中的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也渐渐显示出文明演进的轨迹。中国人未始不在思索必然与偶然之间的奥秘,司马迁倾毕生之心血编著《史记》,他写作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然而,大约儒、道两家的传统在中国的土地上过于强大,而这两家皆认作本原、本体的道又过于僵硬,于是,若要探求“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一表象背后的东西,理清中华文明的脉络,那就非有新工具不可。
追本溯源,这个新工具就是以进化论为底里的新史学带给我们的。大致说来,为了富国强民,严复率先迻译赫胥黎氏的《天演论》,将泰西进化、发展的观念传输进来,国人方有了一个治学的利器。维新派主将梁启超立刻拿起这个利器,一力推倒“乱堆错落”、“能因袭而不能创作”的旧史学,倡导“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的新史学。迨及20年代,清华大研究院延请梁启超、王国维两位大师执史坛牛耳,胡适在北大“截断众流”,标举科学的实证方法,学人方渐渐廓清终始循环的迷雾,走出乾嘉学派的饾饤、丛脞,并进而形成融会贯通的大历史观。于是,绵延了数千载的中华文明不再仅仅是芜杂、纷乱的史料堆砌而已,史学研究中开始出现上古、中古、近世的分期,政治、经济、文化、建筑、婚姻等各类专史亦渐有可观。
不过,这还只是问题的一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便是西风日日东渐,物极而反,一般的学人受了这股风潮的影响,大约只顾到在无谓的信条、论难中翻跟头,简直无暇去钻研故纸堆了,于是,史学愈益走向空疏、肤廓的一路,各样通史、读本叠床架屋,大都面貌相似,淡乎寡味,这就难怪没法引起读者的兴趣了。而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在我们的课堂里,学生们很难感受到读史的乐趣,培根所谓“读史使人明智”云云,对当今的学生而言真同痴人说梦;至于施教者以为既然学校里设有历史这门课,学生们便可由此而进阶,徐徐养成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这样的教学目的是否能够达成,委实不容乐观。
近年来,随着传统国学的日益昌明,坊间陆续印行了一些20世纪前叶史学大家的著述,意在救治目今教科书的偏枯与风痹,确实不失为一种应急的良方。缘此,我社亦将黾勉从事,着意选取那些学养丰赡、确能使读者感受到华夏文明的血脉肌理的大家之作,有识者鉴焉。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12
吕思勉是我国现代史学史上唯一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等诸多领域里都作出重大贞献的历史学家,其史学研究通贯各时代,周赡各领域,长于综合研究和融会贯通。著名史学家严耕_{先生说:“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本书是吕思勉在20世纪30年代精心撰写的高中历史教材。本书用简洁流畅的文字叙述从远古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历史大势、制度沿革、文化发展。本书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在形式上也极为生动活泼,易读易解,无半点枯涩呆板,不仅条理清晰、记述准确,而且极多新颖独到、极有价值的见解,堪称一部优秀的中国通史普及读物。 本书用简洁流畅的文字叙述从远古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历史大势、制度沿革、文化发展。 本书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在形式上也极为生动活泼,易读易解,无半点枯涩呆板,不仅条理清晰、记述准确,而且极多新颖独到、极有价值的见解,堪称一部优秀的中国通史普及读物。【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中国历史学家。字诚之。1884年2月27日生于江苏常州,1957年10月9日卒于上海。幼年家贫无力延师,由其父母授以史部著作。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断代史四部:《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和《隋唐五代史》;通史若干部:《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和《吕著中国通史》等;以及专题史:《中国社会史》、《中国民族史》等。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国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802118041 《中国史》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