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1.0
本书是一部文物收藏类图书,作者通过对黄埔军校存世文物的收藏,由物到事,由物到人,物,事,人相结合,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黄埔军校的历史。
引子:世将无黄埔
开篇:以血洒红花一盆育黄埔
徽章篇桃之夭夭,烁烁其华
心头,那第一抹曙色
缩龙成寸是纪律
金佛庄胸前佩着什么?
教导团:“国军”祖宗的官佐标志
“中”字号之“铜桃子”
何来“校长陈之馨”
同学会的来世今生
临界线上的蝶变全程
堪叹这“一篮子毕业章”
宝鼎,去麾,黄埔
大民军队第一章
高级班出了个黄公略
教材篇传道授业,主义是从
《精神教育》黄埔迄今最早的教材
蓝皮的!正宗的!
林林总总的军事教育大观
证书篇
一纸平生,身许心同
这代人名叫大浪淘沙
为老黄埔送终
南京正规“第一期”
一位东北帅哥的人生轨迹
小人物的全套“罪证”
第五期步科“黄”字号登记证
顾军长人生一刻
将军逃台后的会员证
“保安队”之黄马褂经历
同学录篇同学同道,毋忘吾校
名将如云共史册
“副主任谢”和一群颠沛同学
前后三度“武汉分校”纪略
台湾来了个影印本
铜墨盒篇武装生涯,翰墨年华
潮州分校的存世品
“黄金时代”终结纪念
堪叹那“武冈时期”
“宗南山”下“黄埔村”
好像是校长手迹
来上一出“拉郎配”
广州分校的“UFO”
这是个当年作业本
报刊书籍篇民众先声,奋斗先锋
革命年代《革命画报》
黄字号杂志之王:《黄浦潮》
《黄埔日刊》知多少
几张《党军日报》
《黄埔季刊》创刊了
《军人魂》乱弹
给蒋总司令做个广告
徐向前会长讲话
几个题外的“善本”
布告印鉴篇革命者来,于斯为证
网上搜来一枚“关防”
布告:“为培养国军初级干部起见……”
委员长亲赠照片
最早的师生。最后的合影
黄埔图腾:校旗飘飘
为黄埔军官造像
佩剑篇尺许青锋,魂绕梦萦
十周年校庆的“横空出世”
毕业剑之“黄埔一期”(第九期佩剑)
从这里划“平战线”(第十期佩剑)
抗日战火中诞生的首届黄埔生(十一期佩剑)
见证蓬勃的武汉时代(十二期佩剑)
八千里路云和月(十三期佩剑)
军校进入成都时期(十四期佩剑)
大后方,竟有这样一所齐整军校(十五期佩剑)
风光无限的典礼(十六期佩剑)
黄埔到达巅峰时刻(十七期佩剑)
战争,正在相持(十八期佩剑)
见证胜利的应届生(十九期佩剑)
决战年月与“炮走火了”(二十期佩剑)
卜决命运的时候到啦(二十一期佩剑)
尾子:“双邓会”佳话之海峡畅想曲
前言
我生活的这座城市,叫做广州。提起这两个字,人们马上联想到的,是它那浓浓的商业气息。南国的都市,开放的前沿,在这个以经济论英雄的时代,这座城市也由此雄矗在国人的心目之中。于是太多的人,逐渐并且已经形成了另外一个共同的认识缺位。他们已经看不见或者想不起这样的事实:这是一座英雄之城,这里是中国革命的真正策源地,而且,就在这里,有过一座举世闻名的黄埔军校。
80多年以前,灾难深重的年代,广州是满目黑暗中的一柄耀眼火炬,那时就已然涌现过一股举国注目的“南下”热潮。“到黄埔去”,便是当年热血青年的舍身报国之途,一个个由此注定彪炳青史的栋梁之材,跨进了那道标着夺人心魄之美的“陆军军官学校”字样的大门。于是,中国就是从这里开始改天换地,以至改朝换代。“这是革命的黄埔”!黄埔建军,国民党如此,共产党亦然,国民党靠五百黄埔学生起家平定天下,共产党最早的建军骨干,也是大批的黄埔师生。黄埔军校,自当是“中国”这个名义下的所有军人们心中共同的圣殿。对于这所世界著名军校,我们不能忘记,也绝对不应该忘记。于是,在这个似乎是善于忘却的年代,一份重任便历史地落在了我的头上。
因为。我在广州。
因为,我曾经是一名陆军军官。
我在收藏黄埔。我在守望着黄埔。当年黄埔今安在?早在1938年它就已被日本鬼子的炸弹变成了废墟。如今那里只是一栋按图复原的新的建筑,除了些复制的器具和照片,可说一空如洗。真正的黄埔。是那些凤毛麟角般尚存于世的当年遗物。这种已被冠以文物名称的东西,只在博物馆里,或星散于极少数人的手中。其中的一个部分,就自成体系地到了在下的手中。
十年以来,在华夏,在南国,有一个我在孜孜以求地寻觅黄埔。于我来说,这是一项人生的工程,它出于一种由衷的情愫。我也算得举国的收藏爱好者中的一个,但蓦然回头我吃惊地发现,这号称的7000万大军中,黄埔收藏作为专题几乎无人涉猎,环顾海内外,称得上“家”的更是一个也无。原因所在,首先是黄埔特别是早期黄埔能留到今天的东西太少太少,即便这方面最权威的北京军博和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甚至包括拥有黄埔顶尖藏品的台北国军历史文物馆,这类东西也是稀寥可数,于是就算有心者也难免面对这样的境地:一个是藏品的体量远远不够,再一个是手中完全没有精品。这就决定了不成气候。而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大多的人们自身的“道行”不够。无心者特别是无识者无缘。对于黄埔,那可先得做到“一读骚经一肃然”。秋瑾有诗:“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我觉得,这就是浸淫在收藏中的我。但“收藏”二字又何能足以涵盖全部。我搜求上下找到它们,又有多少个静静的夜晚,我在和它们默默对话。它们是真的历史,它们也就会真的说话。我相信,它们最终会大声的,对着所有的、认同“中国”这个字眼的中国人说话。
其实我也是在以我的方式说话。我这就先要大声告知大家:黄埔已与我们渐行渐远。并且,黄埔正在加速退出当今历史。在台湾,历来秉称黄埔纯正血脉的那座军校的面目已经全然模糊,曾经折腾的“台独”分子在前些年提出“去中国化”以后,近乎疯狂地铲除着各种中国印记,还公然打出了更为具体的、也更具实质性的“去黄埔化”;重新登台的国民党新生代那闪烁容颜令人难释如此心怀:庙堂尚在神已走远,黄埔遗脉气若游丝。而在大陆,即便是当年最后的最年轻的黄埔学生们,也都已进入垂暮之年,如同被宣告“功能性灭绝”的珍贵物种,他们正无可挽回地融向历史,曾经活跃于各地的“黄埔军校同学会”,就要变成一个历史名词……
世将无黄埔矣。
此刻,在这个静静的冬夜,在开始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刻,面对眼前这些跟我说话的文物。我无语凝噎……
然而黄埔终将要完成自己的涅槃。由此它将拥有一段完全的历史。它也将由此定格,开始凝固,最终物化。它将永远定格在历史的长河里,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最后地定格在不才如我的手掌中。
那么,如果,您知道黄埔;如果,您想知道黄埔;如果,您想真切地看看黄埔……
请跟我来。
谨以此书,献给逝去的以及在世的黄埔师生,献给我所在的这座黄埔的母亲城。献给隔绝着又连接着两岸的台湾海峡。
本书是一部文物收藏类图书,作者通过对黄埔军校存世文物的收藏,由物到事,由物到人,物,事,人相结合,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黄埔军校的历史。
如果,您想真切地看看黄埔,请跟我来。
黄埔终将要完成自己的涅槃。由此它将拥有一段完全的历史。它也将由此定格,开始凝固,最终物化。它将永远定格在历史的长河里,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最后地定格在不才如我的手掌中。
那么,如果,您知道黄埔;如果,您想知道黄埔;如果,您想真切地看看黄埔……
请跟我来。
【作者简介】
李学锋,祖籍陕西,1956年生于北京。曾在湖北插队四年。1976年入伍,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广州军区战士报社副社长,大校军衔。现转业在广州市工作。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黄埔军校存世文物收藏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6558273 《黄埔军校存世文物收藏》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解放军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1.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黄埔军校存世文物收藏是解放军出版社于2009.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E296.3 的主题关于 黄埔军校-文物-收藏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