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141.0
肾癌作为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科研方法的进步,其临床诊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本书共42章,从肾癌的流行病学与研究方法写起,直至介绍肾癌术后随访为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肾癌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
第一章 肾癌流行病学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肾癌的流行特征与趋势
一、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发病率时间趋势
三、发病率地区分布
四、发病率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五、死亡率趋势
六、生存率与预后
第二节 肾癌的病因学
一、吸烟因素
二、饮食因素
三、生育因素与荷尔蒙
四、其他因素
第三节 肾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一、描述性研究
二、队列研究
三、病例对照研究
四、实验研究
五、肾癌流行病学研究中的相关问题
第二章 肾癌发生的分子机制
第一节 肾癌发生相关基因
一、特异性基因
二、非特异性基因
三、辅助性基因
第二节 肾癌分子信号的传导通路
一、VHL/HTF通路
二、VEGF通路
三、EGFR通路
四、PD-ECGF通路
五、P1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
第三节 肾癌细胞增殖和周期调控的相关基因
一、细胞周期素
二、p27
三、p53
四、p16
五、端粒酶
六、Ki67和PCNA
七、Survivin
八、bcl-2
第三章 肾癌转移的分子生物学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肾癌侵袭与转移的调节基因
一、编码基因
二、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三、肾癌转移和转移抑制的相关基因
第三节 细胞黏附分子和肾癌转移
一、整合素
二、钙黏素
三、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四、选择素
五、CD44及其他
第四节 细胞外基质降解与肾癌转移
一、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
二、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与肾癌转移
三、肝素酶与肾癌转移
第五节 肿瘤血管生成与肾癌转移
第六节 癌细胞运动与肾癌转移
第四章 肾癌的血管与形成机制
第一节 肾血管的解剖学基础
一、肾外血管的解剖学特点
二、肾内血管的解剖学特点
第二节 肾癌血管的多普勒超声特征
一、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基本原理
二、肾癌多普勒超声的血流特征
三、多普勒超声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
第三节 超声造影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
一、超声造影的基本原理
二、超声造影剂的类型
三、超声造影在肾癌中的应用
第四节 肾癌的微血管密度
一、微血管密度的判定方法
二、微血管密度与预后评价
第五节 肾癌血管形成的分子机制
一、概述:
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四、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五、其他促血管生成因子
六、结语
第五章 肾癌血管生成拟态与形态特征
第一节 血管生成拟态的发现与背景
第二节 肾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态学
第三节 血管生成拟态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血管生成拟态的相关分子机制
一、基质金属蛋白酶类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
二、细胞分泌黏附分子与血管生成拟态
三、肿瘤细胞去分化与血管生成拟态
四、肿瘤细胞局部微环境变化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
第五节 血管生成拟态形成的信号转导通路
一、上游启动分子
二、枢纽性信号分子
三、下游效应分子
第六节 组织因子通路抑制物在血管生成拟态中的作用
第七节 血管生成拟态形成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治疗策略
第八节 尚待解决的问题
第六章 内源性肿瘤血管内皮生成抑素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Tumstatin的分子结构与生物学作用
一、Turnstatin的发现、分子结构与分布
二、Tumstatin的生物学特性与作用机制
第三节 Tumstatin抗肿瘤血管生成活性肽段的研究
一、Tumstatin抗肿瘤血管生成活性肽段
二、Tumstatin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第四节 其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一、内皮抑素
二、癌抑素
第七章 肿瘤免疫逃逸与治疗新策略
第一节 肿瘤抗原与免疫
一、弱抗原性和抗原调变
二、肿瘤抗原诱导免疫耐受
三、肿瘤细胞的“漏逸”和“免疫刺激”
四、免疫选择
五、肿瘤抗原被覆盖
第二节 肿瘤细胞MHC分子表达异常
一、MHCI类抗原分子的表达异常
二、MHCⅡ类抗原分子的表达异常
三、非经典MHCI类抗原分子的表达
第三节 肿瘤缺乏共刺激信号与产生免疫抑制物
一、肿瘤细胞缺乏共刺激信号
二、肿瘤细胞产生免疫抑制物
第四节 免疫细胞凋亡与免疫治疗新策略
一、肿瘤细胞介导的免疫细胞凋亡
二、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策略
第八章 肾癌细胞凋亡机制与相关治疗的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肾癌细胞凋亡机制
一、促凋亡因子在RCC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二、凋亡抑制蛋白在RCC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第三节 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的凋亡
一、Fas/FasL在RCCTIL凋亡中的作用
二、Bcl-2在RCCTIL凋亡中的作用
三、NF-KB在RCCTIL凋亡中的作用
四、苷脂在RCCTIL凋亡中的作用
五、CD70在RCCTIL凋亡中的作用
第四节 肾癌细胞凋亡的相关治疗研究
一、针对TRAIL的治疗
二、针对NF-KB的治疗
三、针对线粒体细胞色素一C释放的治疗
第九章 肾癌组织学来源与病理特征
第一节 肾脏的组织学来源
第二节 肾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一、肾透明细胞癌
二、多房囊性肾细胞癌
三、乳头状肾细胞癌
四、嫌色性肾细胞癌
五、集合管肾癌
六、肾髓质癌
七、Xpll-2易位性癌
八、神经母细胞瘤相关性肾细胞癌
九、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第三节 未分类肾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一、肾母细胞瘤
二、透明细胞肉瘤
三、平滑肌肉瘤
四、血管肉瘤
五、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第四节 肾脏其他类型肿瘤
一、类癌
二、神经内分泌癌
三、小细胞癌
四、恶性黑色素瘤
五、恶性淋巴瘤
第十章 肾癌分子病理与分类的意义
第一节 分子病理研究概念与内容
一、分子病理学概念
二、分子病理学研究内容
第二节 分子病理学研究相关技术
一、聚合酶链反应
二、DNA分子克隆技术
三、核酸序列测定技术
四、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五、荧光原位杂交
六、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七、生物芯片技术
八、流式细胞技术
九、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
十、其他技术方法
第三节 肾癌分子病理与分类
一、概述
二、肾癌的分子病理学
第四节 肾母细胞瘤分子病理学和分类
一、概述
二、肾母细胞瘤的分子病理学
三、结语
第十一章 肾癌超微病理研究
第一节 超微结构的研究方法
一、透射电镜和超薄切片制备技术
二、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标本制备
三、分析型电镜
四、超高压电镜
五、扫描隧道显微镜
第二节 肿瘤超微结构的特征
一、质膜与特化物的超微病理
二、细胞质的超微病理结构
三、细胞核的超微病理结构
四、细胞问质
第三节 肾脏的超微结构基础
一、肾小球
二、肾小管
三、集合小管
四、肾小球旁器
五、肾间质
第四节 肾细胞癌的超微病理研究
一、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
二、颗粒细胞性肾细胞癌
三、混合性肾细胞癌
四、嫌色性肾细胞癌
五、肾癌的血管特征
第五节 其他肾脏肿瘤的超微病理研究
一、肾大嗜酸粒细胞腺瘤
二、肾母细胞瘤
三、肾横纹肌样瘤
四、结语
第十二章 激光捕获显微分离技术在肾癌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LCM的发展历史与优越性
第二节 LCM的工作原理
第三节 LCM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一、DNA分析
二、蛋白质组学
三、基因表达分析
四、单细胞分析
第四节 LCM在肾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第十三章 流式细胞技术在肾癌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流式细胞术发展历史
第二节 流式细胞仪的基本知识
一、流式细胞仪的基本结构
二、流式细胞仪工作原理
三、流式细胞仪的类型与特性
四、流式细胞仪的主要技术指标
五、FCM测量数据的显示和分析
第三节 FCM肾癌组织样本的制备
一、肾癌新鲜组织样本的制备
二、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三、石蜡包埋肾癌组织样本的制备
第四节 FCM在肾癌研究中的应用
一、FCM在肾癌细胞凋亡中的应用
二、流式细胞术在肾癌多药耐药研究中的应用
三、FCM在肾癌细胞周期检测中的应用
四、FCM在肾癌免疫研究中的应用
五、问题与展望
第十四章 CT、MR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
与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影像学检查技术与方法
一、螺旋CT检查方法
二、MR检查方法
三、增强分期与命名
四、CT灌注成像
五、MR弥散加权成像
第三节 肾癌的影像学表现
一、肾癌病灶的影像学特征
二、肾癌侵犯和转移的影像学特征
三、肾癌的影像学分型
四、肾癌的影像学分期
五、肾癌的影像学鉴别
第四节 肾癌的术前影像学评价
第十五章 多普勒超声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
第一节 超声技术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与进展
一、B型超声的原理与特点
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三、超声造影的原理与特点
第二节 肾脏肿物的超声特征及鉴别诊断
一、肾脏囊性肿物的超声分型
二、特殊类型良性肾囊性病变的超声表现
三、肾癌的超声特征
四、肾脏实性肿物的超声鉴别
第三节 超声在肾癌介入治疗与随访的应用
一、超声在肾癌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应用
二、超声在肾癌随访的应用
三、结语
第十六章 腹腔镜术中超声在小肾癌定位中的应用与评价
第一节 腹腔镜超声的发展与现状
第二节 腹腔镜超声相关设备的结构功能特点、使用及维护
第三节 腹腔镜术中超声在小肾癌定位中的应用
第四节 术中超声在小肾癌定位中的意义与评价
第十七章 肾癌的相关分子标记物与评价
第一节 肾癌发生与进展的相关标记物
一、肾癌发生的相关标记物
二、肾癌血管形成的分子标记物
三、肾癌分期与病理分型的分子标记物
第二节 肾癌浸润与转移分子标记物
一、MMP(MMP2,MMP9,MMfy7)
二、Fas与FasL
三、Pax-2
四、CD44
五、P选择素
六、黏蛋白
七、COX-2
八、cadherin-6
第三节 肾癌预后的相关标记物
一、Ki-67
二、MCMs
三、nIn23基因
四、Survivin
五、丙酮酸激酶M2型同工酶
六、结语
第十八章 肾癌临床表现与副瘤综合征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肾癌的临床表现
一、临床表现
二、肾癌分期与临床表现
第三节 副瘤综合征
一、副瘤综合征的概念
二、副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其产生机制
第十九章 肾癌外科治疗的相关形态学
第一节 肾的发生
第二节 胚胎肾的组织培养
第三节 极化上皮形态发生的细胞培养模型
第四节 肾的形态
第五节 肾的位置和毗邻
一、肾的位置
二、肾的体表投影
三、肾与腹壁肌肉和胸膜腔的位置关系
四、肾的毗邻关系
第六节 肾的被膜
一、纤维囊
二、脂肪囊
三、肾筋膜
……
第二十章 肾癌外科治疗的手术途径
第二十一章 开放性根治性肾切除术及评价
第二十二章 肾癌合并腔静脉癌症栓的手术治疗与评价
第二十三章 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与评价
第二十四章 腹腔镜在肾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第二十五章 机器人在肾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第二十六章 肾癌消融治疗与相关问题
第二十七章 肾癌介入治疗与相关问题
第二十八章 肾癌晚期疼痛治疗与评价
第二十九章 肾细胞癌化学治疗与评价
第三十章 肾癌术后中医扶正治疗与现代观点
第三十一章 肾癌抗药性研究与治疗对策
第三十二章 干扰素治疗肾癌的原理与实践
第三十三章 白细胞介素-2在肾癌治疗中的原理与实践
第三十四章 LAK在肾癌过继免疫治疗中
第三十五章 树突状细胞在肾癌治疗中的作用
第三十六章 肾癌肿瘤疫苗的研究进展
第三十七章 肾癌分子靶向治疗原理与实践
第三十八章 家族性肾癌
第三十九章 囊性肾癌
第四十章 肾盂癌诊断治疗与评价
第四十一章 肾癌预后的相关因素
第四十二章 肾癌术后的随访研究与评估策略
第四十三章 肾癌数据库的设计与应用
第四十四章 肾癌网络资源与应用
中英文名词对照
《肾癌》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有关肾癌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新的诊疗方法和随访策略的新进展,是一部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的肾癌专著。全书共设44章,插图500余幅。重点介绍了肾癌的流行病学,肾癌的发生、发展与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肾癌的新生血管、拟态血管的形成机制与特征,肾癌细胞凋亡及肿瘤免疫逃逸;肾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分子病理分类;肾癌的临床表现与副瘤综合征,现代影像诊断、肾癌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腹腔镜术中超声在小肾癌定位诊断中的应用,肾癌的分子标记物,肾癌外科治疗的相关形态学,手术治疗路径,肾癌开放性根治性治疗,腹腔镜和机器人技术在肾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保存肾单位手术,肾癌伴腔静脉瘤栓的外科治疗与评价,肾癌的疼痛治疗,肾癌化疗与抗药治疗策略,中医扶正治疗的现代观点,肾癌细胞因子治疗原理与实践,个体化细胞生物免疫治疗,肿瘤疫苗与分子靶向治疗。为了《肾癌》知识的系统性和便于读者阅读,对遗传性肾癌,肾囊性癌和肾盂癌的诊断、治疗与评价,肾癌的预后因素,随访研究与策略,肾癌数据库的系统设计和肾癌网络资源的应用也做了系统介绍。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肾癌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117127257 如需购买下载《肾癌》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141.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9 × 21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750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