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88.0
本书是建筑历史与理论领域著名学者侯幼彬先生继《中国建筑美学》之后的又一力作。作者以古代哲人老子的《道德经》中关于“有”与“无”(即实体与空间)的辩证观念为手段,在广阔的范围内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与技术成就作了深入探索。这种探索就科学分析的层面而言可谓已趋于极致,把中国古建筑辉煌成就的理论归纳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本书视角独特,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近年来建筑学领域内非常突出的一部佳作。本书从以下七个方面对中国建筑的“有”与“无”进行了充分诠释。
第一章 《老子》论“有、无”
一 老子与《老子》
二 “当其无”与“当其无有”
三 现象界“有、无”与超现象界“有、无”
四 释“凿户牖”
五 河上公·冈仓天心·赖特
六 讲空间关系是从老子开始的
第二章 建筑之道:“有”与“无”的辩证法
一 建筑形态:三种“有、无”构成
(一)两种建筑空间: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
(二)建筑三型:有内有外、有内无外、有外无内
(三)三型的中介与交叉
二 建筑矛盾:“有”与“无”的对立统一
(一)术语释义:空间与实体的相关概念
(二)围与被围:空间与实体的内在制约
第一章 《老子》论“有、无”
一 老子与《老子》
二 “当其无”与“当其无有”
三 现象界“有、无”与超现象界“有、无”
四 释“凿户牖”
五 河上公·冈仓天心·赖特
六 讲空间关系是从老子开始的
第二章 建筑之道:“有”与“无”的辩证法
一 建筑形态:三种“有、无”构成
(一)两种建筑空间: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
(二)建筑三型:有内有外、有内无外、有外无内
(三)三型的中介与交叉
二 建筑矛盾:“有”与“无”的对立统一
(一)术语释义:空间与实体的相关概念
(二)围与被围:空间与实体的内在制约
(三)有无相生:空间与实体的矛盾运动
三 建筑系统结构:“有”+“无”
(一)渔网的启示
(二)中西建筑:两种系统结构
(三)建筑形式:“追随功能”与“唤起功能”
第三章 建筑之美:植根“有、无”的艺术
一 建筑艺术载体与建筑表现手段
(一)建筑的“艺术定位”
(二)构件载体与建筑形式要素
二 建筑“物质堆”与建筑“精神堆”
(一)艺术美学视野中的建筑“物质堆”
(二)技术美学视野中的建筑“精神堆”
三 建筑语言与建筑外来语
……
第四章 木构架建筑:单体层面“有、无”
第五章 木构架建筑:其他层面“有、无”
第六章 高台建筑:“有”的极致
第七章 北京天坛:用“无”范例
后记
《老子》是中国哲学的源头,老子哲学中论及建筑的“有、无”哲理,被誉为“最好的空间理论”。本书从“有、无”视角综论“中国建筑之道”:论析了建筑实体的“有”与建筑空间的“无”的内在制约,建筑发展史呈现的“有无相生”的矛盾运动,植根“有、无”的建筑艺术的特质和建筑语言的特性,木构架建筑体系各个层面的“有、无”;充分揭示了中国建筑早熟的空间意识及其多彩的表现形态,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有、无”分析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全书富有创意地阐发了“有无之道”的建筑本体论和建筑艺术论,构建了极具特色的、基于“有、无”哲理的“中国建筑论”。
本书稿是建筑历史与理论领域著名学者侯幼彬先生的又一力作,这是从理论角度尝试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理性的思辨性阐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近年来建筑学领域内非常突出的一部佳作。
978-7-112-12832-7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076456&ref=search-1-pub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076456&ref=search-1-pub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国建筑之道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112128327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建筑之道》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8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9 × 22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