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武林

逝去的武林

李帼忠, 徐骏峰, 著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23.0

书籍简介:

本书是口述历史《逝去的武林》的姊妹篇,介绍著名武术家李仲轩的家人家事及武术渊源,并对形意拳进行研究,对武术爱好者、文史研究者有较强的号召力。

书籍目录:

序二

上编:李仲轩家世

一、王鹰忆旧

1.我的爷爷

2.我的父亲

3.我和李仲轩

二、李帼忠忆旧

1.王门女子

2.掌门人

3.李家与李仲轩

下编:象形术探佚

一、拳理

1.师承渊源 武艺道艺

2.九要八论活子活午

3.桩法入道抻筋拔骨

4.三步调息点睛修心

5.六书能战八性伤敌

6.寸践弓八三角纵跳

7.五法用中 八象合卦

二、五法

1.无极转太极

2.飞法

3.云法

4.摇法

5.晃法

6.旋法

7.五法合五行

三、八象

1.八卦先后天

2.龙象

3.虎象

4.马象

5.牛象

6.象象

7.狮象

8.熊象

9.猿象

后记一

后记二

内容摘要:

书名为何为《逝去的武林》?原意是指李老这一代人所处时代的武林风气和武人做派在现在这个社会已经式微。但是,尽管行为举止上的一些东西逝去了,精神上的东西还会点滴流传下来。对于形意拳,这几年大家可能不是太了解,因为武术现在基本是往健身的方向发展。形意拳在五十年前等于是中国的国技之一,“形意拳就是所谓的杀人之技”,是说它是中国买战性最强的武术技法。当时练形意拳主要是因为国破家亡,时代使然,这让形意拳犀利的一面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结果是提形意拳大家就忘了它的内涵了。形意拳是内家拳,表面上凶悍无比,实际上在其内涵中、在武者的个人修养方面都有无限的进境。

编辑推荐:

一代形意拳大师李仲轩家庭故事。康有为、徐悲鸿等交往实录。中华武术至宝象形术绝学探佚。崔永元、梁文道、窦文涛专栏节目力荐《逝去的武林》。
  李仲轩家世
  介绍著名武术家李仲轩的家人家事,主要写了李仲轩的二姥爷王照参与百日维新变法、发明汉语拼音的故事,王照儿子王守谦、孙子王鹰的故事,时间跨度从清末到20世纪80年代,有着世家子弟的逸闻趣事。
  另有李仲轩的父亲——李逊之作为风流才子的故事,还有王李两家的女子的故事,李家人及李仲轩的交往实录。其中旁涉这一家人与一些近现代文化名人的交往,如康有为、胡适、徐悲鸿、秋瑾等。
  这些故事采用口述历史的形式叙述,文笔简洁,不做文学夸张,凭真实事件本身的幽默传奇取胜。
  象形术研究著名武术家李仲轩在辞世前,一直讲解象形术武学。象形术是李仲轩师傅薛颠在1932年发明的武术,但没有得到传播,已经隐没了。因为李仲轩的讲解,世人重新对这门创编自民国的新式武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但因为李仲轩在未讲解完便辞世,李仲轩的读者们倍感遗憾。《逝去的武林·高术莫用》根据薛颠的《象形拳法真诠》一书的纲目,综合李仲轩生前的口传,对象形术进行系统讲解,对武术爱好者应有一定的号召力。
  《武穆遗书》——形意拳的根本经典《九要论》的传承者们命运各有不同,在这些传人中,有的不仅是继承者,还是发扬光大者,民国时期的薛颠先生便是这样的人。
  象形术不是寻常武术,是“古圣之喻言”。喻就是谕,皇上的话叫圣谕,象形术比圣谕还尊贵。象形术简洁高雅,没有跳高、折腰的耍弄,是自然的手舞足蹈,不受场地、服装局限。
  李仲轩说象形术的“象形”后面还有两个字,应为“象形取意”。薛颠言:“有象有意,不成妙意;即象即意,不可思议。”动作与精神分崩离析,各逞其能,是不协调;动作与精神相互配合,也是下乘;“精神就是动作,动作就是精神”,才是象形术的路径。
  形意拳谱也有对上中下三乘的划分,是三层道理、三步功夫、三种练法。薛颠将其汇入《象形术》一一三层道理: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三步功夫:易骨,易筋,洗髓。三种练法:明劲,暗劲,化劲。
  “六脉神剑”中,六脉不是气血之脉,可称之为六条“力线”。对于武术发力而言,仅气沉丹田是不够的,还要生出力线。金庸可能觉得“六脉神剑”的名字很棒,就将它写入武侠小说,成为《天龙八部》中的绝世武功,不过改写成指头上的剑气了。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逝去的武林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3657793
《逝去的武林》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青岛出版单位青岛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3.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8000

书籍信息归属:

逝去的武林是青岛出版社于201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852.149.2 的主题关于 形意拳-体育运动史-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