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35.0
本书是从广阔的文化视域出发谈论审美的重要作用的。本书认为现代文化的发展其结构与要素分布得极不均衡,已日渐给人们在精神体验方面造成了许多迷惘与困惑:物质的技术的经济的感官的因素被推至很突出的位置,而精神的、心灵的、灵魂的价值的方面却日益萎缩。这种倾向在人们的文化经验中表现得日渐明显,造成文化经验的空洞化,并显露出价值危机的种种迹象。
导论 美学乌托邦——作为一种均衡的力量
第一部分 文化经验的内在矛盾与精神性向往
第一章 文化的屈从与精神感的萎缩
一 物质的丰富与价值感的退隐
二 感官的幸福与寻找灵魂的渴望
三 功利主义、拜物倾向与文化的屈从
四 另一种丛林法则
第二章 文化经验的空洞化
一 向物质、市场与技术屈服的结果
二 文化经验的空洞化及文化公共生活
三 文化经验空洞化及其艺术表达
四 教育问题与学术表现
五 盛世概念、文化经验的丰富与干瘪
导论 美学乌托邦——作为一种均衡的力量
第一部分 文化经验的内在矛盾与精神性向往
第一章 文化的屈从与精神感的萎缩
一 物质的丰富与价值感的退隐
二 感官的幸福与寻找灵魂的渴望
三 功利主义、拜物倾向与文化的屈从
四 另一种丛林法则
第二章 文化经验的空洞化
一 向物质、市场与技术屈服的结果
二 文化经验的空洞化及文化公共生活
三 文化经验空洞化及其艺术表达
四 教育问题与学术表现
五 盛世概念、文化经验的丰富与干瘪
第三章 文化经验与永恒的人性
一 文化经验的丰富与永恒的人性
二 文化的核心应该是什么
三 文化危机与意义危机
四 文化危机、价值危机与价值评判
五 中国当代作家究竟缺了什么
第四章 文化经验的危机与当今文明的主流式样
一 文化经验与科技潮流
二 文化经验与市场化
三 文化结构与元素分布得不均衡
四 反文化运动的潜流
第五章 文化记忆与旧时代的思乡病
一 宇宙起源理论的精神启示
二 梦想与现实的分裂及平衡
三 文化记忆与旧时代的思乡病
四 美学的呼唤:回来吧,诗性真理
第二部分 文化经验的审关改造
第一章 文化经验的美好感与浪漫精神的旗帜
一 一个预设:人人都向往感受美好
二 美好的基本含义
三 美好感、感官与精神的快乐
四 抵抗运动与浪漫精神的旗帜
第二章 审美改造及审美的四个层面
一 对审美内涵的理解——视角的差异
二 审美的四个层面
三 文化经验的审美改造
四 审美改造的两条主线索
第三章 审美乌托邦与宗教元素
一 宗教感、精神方向与内心的美
二 审美乌托邦与文化经验中的宗教元素
三 寻找中心或灵魂
四 与更高真实的交流与沟通
五 宁静感与神秘感是宗教感的重要元素
六 文化经验的特色与超越性意向
第四章 公共文化生活的分享及审美改造
一 公共文化经验的分享及审美改造
二 重塑我们的节日
三 人生的节点、戏剧及美的改造
四 审美创造、精神空间与精神时间
第五章 国民性问题及审美改造
一 用美来改造国民性
二 审美崇拜倾向与国民气质
三 爱之经验——文化经验的一个核心
四 女性之美对文化经验的意义与影响
五 语言、国民性及审美改造
第六章 审美乌托邦与自然元素
一 如何理解自然及自然元素
二 自然元素、质朴感与自发性的经验
三 自然的有机性及原貌的价值
四 乡土感与乡土意识
五 大自然的无形之手与诗人
六 审美意识、自然意识与宗教意识
第七章 审美教育与审美文化产业
一 审美教育、人文关怀与诗性真理
二 审美教育与宗教意识
三 审美文化与审美文化产业
四 一种崭新的现实与快乐原则
附录 哲学需要自发之爱
主要参考文献
《文化经验的审美改造》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对当前的文化处境所做的深入系统的思考。《文化经验的审美改造》的思路有助于人们理解中国当今文化经验的缺陷,同时《文化经验的审美改造》也给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方向。因此,《文化经验的审美改造》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另外,《文化经验的审美改造》写作方式也突破了传统的类似著作写法上的窠臼,写出了自己的特色。可以说《文化经验的审美改造》是融学术性、思想性与才华于一体的理论著作。其中既有严密的学理框架,又蕴含着深刻而细微的思想。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文化经验的审美改造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0491156 如需购买下载《文化经验的审美改造》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文化经验的审美改造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83-05 的主题关于 审美分析-文化-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