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学勤传

庞学勤传

张开明, 著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书生动地描述了庞学勤从“儿童团”到电影明星的艺术人生。

书籍目录:

楔子生命的华彩乐章

第一章烽火年华

1.文工团里的“儿童团员”

2.到敌人前沿去

3.“猎枪”与“美酒”

4.“李闯王”的启迪

5.“围城”轶事

6.“我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

7.啊,“大春”

第二章解放号角

1.涟水保卫战的“宣传员”

2.“哥仨好”

3.“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4.一部轰动盐阜区的“土电影”

5.当了一回“牛公道”

6.又是腊梅吐香时

第三章进军江淮

1.“车辚辚,马萧萧”

2.五个“第一”的故事

3.美好的记忆

4.淮海前线的“乡音”

5.“土八路”进城

6.他当上了指导员

第四章明星的“摇篮”

1.“黄埔一期”

2.谢铁骊:“庞学勤的《紧急集合》好”

3.相识,相爱

4.由北影至长影

第五章银幕新秀

1.教授的女儿

2.“老战士”与“能不够”

3.婵娟,婵娟

4.电影“处女作”

5.孙维世紧紧地搂住了她

6.“仇敌”和“第十二夜”

第六章奋进者之歌

1.面对波涛滚滚的黄河

2.惊险一幕

3.“挣不断的红丝线”

4.“牵手”

5.从“秀姑”到“二妞”

6.真实的“王冬燕”

7.可爱的“小翠”

第七章艰难岁月

1.眼底,大面积出血

2.慈父,为女儿四处求医

3.“人间知己”

4.“‘越’来越‘好”’

第八章蜚声影坛

1.边寨,燃烧着烽火

2.古庙,响起了悠扬的“钟声”

3.“东风”浩荡”“朝霞”满天”“炉火”正红

4.曲折与误会

5.“定格‘十字路口”’

6.“周总理来到了咱们厂”

7.“孔雀胆”,演红了半边天

第九章历史性“超越”

1.导演的抉择

2.“谁说我演不好这类角色”

3.好搭档

4.鼾声,响彻服装道具库

5.友谊的使者

6.金山:“我太喜欢这个戏了”

7.“周总理和我们在一起”

8.“光荣与梦想”

第十章追求“本色”

1.英雄无畏

2.与李默然的第一次“握手”

3.一个陌生的角色

4.派头十足的“李忠民”

5.陪小平同志看电影

第十一章特殊的年代

1.未能“启航”的“凯旋号”

2.曲折与坎坷

3.真情无限

第十二章银海春潮

1.影城春晓

2.重返银幕

3.“银幕外的父与子,银幕上同一人”

4.“军功章里也有她的一半”

5.非常时刻

第十三章欢乐的海湾

1.南下珠海

2.“他也正在追赶太阳”

3.幸福与温馨

4.“瞧这一家子”

5.“老兵新传”

6.永远的“小翠”

7.“东坎娃”的情怀

8.凝思与远望

9.友谊之花,迎着春风盛开

10.“新的历史起点”

附录:庞学勤、杨洸年表

后记

参考资料

前言

开明同志所著《庞学勤传新四军走出来的电影明星》一书出版,为之祝贺。

学勤与我同乡,同一个县人,两家相距数十里;我们差不多同时参军,同在一个文工团新四军苏北文工团生活和战斗。2005年是苏北文工团建团60周年,古代以干支纪年,60年为一个花甲子,是一个历史周期。流年似水,匆匆间我们已由垂髫之年进入满鬓霜华的晚秋。苏北文工团是由原盐阜九县文工团整编合并而成。原盐阜九县文工团成立于1943年,所以我和学勤的战斗经历与友谊皆逾60载了。那时我们十三四岁的年纪,学勤略长于我,但都是由“儿童团”“升格”而来。

20年前,学勤定居风光宜人的珠海,我们常有鱼雁往还,这些年更借电波传讯。往往深夜,学勤打来长途电话聊天,除了存问近况,便是回首前尘,追忆往事。那些陈年旧事,那些陈芝麻烂谷子,说不完,讲不尽,津津乐道,沉浸其中。眷恋无限,怀念无限,快乐无限。我们煲电话粥,往往说一个多小时也不罢手,是名副其实的“长”话……

我们文工团有时在一眼望不到边的大片芦滩的黄海边转悠,有时在敌伪据点间穿插。深夜行军,露重霜浓。我们吃的是大麦糁子饭、山芋干粥,以盐蒿菜佐食(如今盐蒿是大城市宴席上一道野生素菜)。我因有分队长王新吾大哥特别照顾,被分在男生队;学勤因年纪小被编在女生队,夜晚不好意思脱衣睡觉,生了一身虱子。不过那时谁不长虱子呢?大冬天,躲在稻草垛里晒太阳,软绵绵,暖洋洋,脱下军装棉袄捉虱子,是一乐也。我们每到一地,提着兑水的锅烟灰,在土墙上刷着大字标语,宣传抗日,宣传减租减息。演大戏,是大哥哥大姐姐们的事,我和学勤只能是跑龙套的角色。虽然如今他已是大表演艺术家了,但那时,不是在戏里当一回“孙子”,就是挎一支驳壳枪当一个勤务兵,做一个“群众演员”。大合唱节目,我们厕身其间,是合唱队员,唱《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在太行山上》、《勇敢队》……在幕间穿插集体舞节目,我们则是主角了,跳的是《海军舞》、《乌克兰舞》,用口琴伴奏,好像是从“新旅”学来的。

如烟往事,如梦岁月,成为我与学勤友情汲之不尽的源泉。

学勤有表演艺术天赋,条件也好,为人也勤奋。在我们一帮战友中,毕其一生,红氍毹上弦歌不辍,由舞台走上银幕,成为著名表演艺术家惟学勤耳,其他人都改行别业了。学勤由苏北文工团到三野十二纵队文工团已崭露头角,几乎演遍了解放区几出名剧:《白毛女》、《血泪仇》、《赤叶河》、《王秀鸾》、《路遥知马力》。

全国解放后,他被选派进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北京电影学校深造,这是他人生道路的一个阶梯,命运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他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十七年”中,他在二十几部影片中担当主角或重要角色,蜚声影坛,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的硬派影星。他的表演艺术最成功的创造,是与王苏娅共同主演的《战火中的青春》,他扮演的英雄排长雷振林与后来的董存瑞,可说是“十七年”银幕上最成功的“兵”的形象。他把人物演活了。

杨洸嫂与学勤兄原为电影学校同窗,他们结婚几十年间,互相唱随,以沫相濡,恩爱无已。2004年杨洸嫂辞世,学勤兄长时间坠入难以自拔的悲恸之中。《庞学勤传新四军走出来的电影明星》一书形象生动地记述了他们两人的艺术人生,使我们重温了他们奋斗的足迹、事业上的成就;同时也让我们一窥那已经逝去的历史的一个侧影。

最后,祝愿学勤兄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继续为中国电影事业尽心尽力,余热生辉!

2007年8月

(作者为著名文学评论家、文艺理论家、江苏明达学院名誉院长)

后记

“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荣膺50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的庞学勤,是我的同乡长辈。我几乎是看着他演的电影长大的,他是我心中崇拜的银幕“英雄”。多年来,我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要为我们滨海籍的、从新四军走出来的电影明星庞学勤写一本书。尽管前几年我曾主编了《飞鸿雪泥文化名人与盐城》一书,且执笔著文让读者了解庞学勤的电影艺术生涯,并在《世纪风采》杂志上撰文介绍过庞学勤及其夫人杨洸的艺术人生,但仅仅是一些片断,不够全面、完整。

自2005年5月起,我开始构思庞学勤传的提纲,几易其稿,并征得了庞老的同意,着手采访、阅读有关资料,奋战了三个多月,在腊梅飘香的时节,完成了本书的初稿。可以说,完成此书,使我夙愿成真,今生无憾了。

2005年下半年,庞老和他的亲属、战友祁桂金、庞开喜、徐忠、刘则先、陈长国、陈长佐等同志,接受我多次采访,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宝贵史料与照片。庞老的次子庞越和他的爱人刘铁君为我写书提供了一切方便。著名文艺理论家、文学评论家、庞学勤的老战友顾骧在百忙中为本书作序,诗人张国凡为本书各章提供了题诗。这一切,均为本书增辉添彩,令作者动容,谨表示由衷的谢忱和敬意。

江苏省作家协会的李风宇,以及郑立生、顾茂富、祁金燕、徐杰、张媛媛、张继军等同志亦大力协助;中共党史出版社的贾京玉等同志为本书的出版付出辛勤的劳动;著名军旅作家、文学评论家冉淮舟老师一直关注和指导我的写作。为此,我谨表示最衷心的感谢。还要感谢那些大力支持本书写作和出版的同志及一些公开出版物的作者。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所限,本书的不足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07年10月9日

于南京

内容摘要:

  庞学勤是从新四军走出来的、新中国培养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影坛的“二十二大”明星之一。本书记述了潘学勤从儿童团员、文工团员到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的不平凡的艺术人生,庞学勤与杨洸的银幕生涯、婚恋生活和忠贞爱情,以及庞学勤的光荣与梦想、成功与辉煌、坎坷与不幸、执着与坚定,展示了他的艺术造诣与人格魅力。全书充满了热情厚重的情感,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并配有丰富的历史照片与剧照,图文并茂,是一部具有深厚的感染力和较强的可读性的名人传记。  庞学勤是从新四军走出来的、新中国培养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影坛的“二十二大”明星之一。《庞学勤传新四军走出来的电影明星》一书形象生动地记述了他和夫人杨洸两人的艺术人生,使我们重温了他们奋斗的足迹、事业上的成就;同时也让我们一窥那已经逝去的历史的一个侧影。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庞学勤传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1998361
《庞学勤传》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共党史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庞学勤传是中共党史出版社于2007.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5.78 的主题关于 庞学勤-传记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