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

“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

李建平, 李闽榕, 王金南, 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198.0

书籍简介:

全书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总报告,旨在从总体上评价分析“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的发展状况,揭示各省级区域环境竞争力的优劣势和变化特征,提出增强省域环境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方法和对策,为我国加强环境保护、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有价值的分析依据。第二部分为分报告,通过对中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的环境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各个省级区域环境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为各省提升环境竞争力提供可靠依据。第三部分为专题报告,通过专题分析研究“十二五”中期我国生态省建设、低碳经济发展、大气污染防治、美丽乡村等方面的建设进展情况,为深入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提供有益参考。第四部分为附录部分,简要介绍了环境竞争力的内涵和要素构成,以及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同时还附上了2010-2012年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

作者介绍:

李建平,男,1946年出生于福建莆田,浙江温州人。曾任福建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副主任、主任,经济法律学院院长,副校长、校长。现任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术带头人,福建省特色重点建设学科与省级重点建 设学科理论经济学学科负责人。      李闽榕,男,1955年生,山西安泽人。经济学博士。现为福建省新闻出版局(福建省版权局)党组书记。福建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区域经济竞争力、现代物流等问题研究。已出版著作《中国省域经济 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1998~2004)》《中国省域农业竞争力发展报告(2004~2006)》《中国省域林业竞争力发展报告 (2004~2006)》等著作20多部(含合著),在台湾出版《海西经济区与台湾》,并在《人民日报》《求是》《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等国家级报纸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        王金南, 男,1963年生,浙江武义人。先后获清华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国家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导,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中央生态环境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委。担任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总体组专家和主题组组长、国家清洁空气研究计划总体专家组专家、全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主席、环境保护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东亚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协会常务理事、联合国环境经济核算委员会委员、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协会高级顾问等20多个学术机构理事和顾问。

书籍目录:

Ⅰ 总报告

1 全国环境竞争力总体评价报告

1 全国环境竞争力发展评价

2 全国环境竞争力的区域分布

3 全国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4 全国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5 全国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6 全国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7 全国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8 全国环境竞争力变化的基本特征与重要启示

9 提升全国环境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方法和对策

Ⅱ 分报告

1 北京市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1 北京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2 北京市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3 北京市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1.4 北京市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1.5 北京市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6 北京市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2 天津市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1 天津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2 天津市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3 天津市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2.4 天津市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2.5 天津市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2.6 天津市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3 河北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3.1 河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3.2 河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3.3 河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3.4 河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3.5 河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3.6 河北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4 山西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4.1 山西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4.2 山西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4.3 山西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4.4 山西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4.5 山西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4.6 山西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5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5.1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5.2 内蒙古自治区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5.3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5.4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5.5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5.6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6 辽宁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6.1 辽宁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6.2 辽宁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6.3 辽宁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6.4 辽宁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6.5 辽宁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6.6 辽宁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7 吉林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7.1 吉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7.2 吉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7.3 吉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7.4 吉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7.5 吉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7.6 吉林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8 黑龙江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8.1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8.2 黑龙江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8.3 黑龙江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8.4 黑龙江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8.5 黑龙江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8.6 黑龙江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9 上海市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9.1 上海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9.2 上海市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9.3 上海市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9.4 上海市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9.5 上海市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9.6 上海市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10 江苏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0.1 江苏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0.2 江苏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0.3 江苏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10.4 江苏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10.5 江苏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0.6 江苏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11 浙江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1.1 浙江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1.2 浙江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1.3 浙江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11.4 浙江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11.5 浙江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1.6 浙江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12 安徽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2.1 安徽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2.2 安徽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2.3 安徽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12.4 安徽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12.5 安徽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2.6 安徽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13 福建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3.1 福建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3.2 福建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3.3 福建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13.4 福建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13.5 福建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3.6 福建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14 江西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4.1 江西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4.2 江西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4.3 江西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14.4 江西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14.5 江西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4.6 江西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15 山东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5.1 山东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5.2 山东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5.3 山东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15.4 山东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15.5 山东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5.6 山东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16 河南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6.1 河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6.2 河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6.3 河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16.4 河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16.5 河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6.6 河南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17 湖北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7.1 湖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7.2 湖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7.3 湖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17.4 湖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17.5 湖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7.6 湖北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18 湖南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8.1 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8.2 湖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8.3 湖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18.4 湖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18.5 湖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8.6 湖南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19 广东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9.1 广东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9.2 广东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19.3 广东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19.4 广东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19.5 广东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19.6 广东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20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0.1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0.2 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0.3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20.4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20.5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20.6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21 海南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1.1 海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1.2 海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1.3 海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21.4 海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21.5 海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21.6 海南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22 重庆市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2.1 重庆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2.2 重庆市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2.3 重庆市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22.4 重庆市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22.5 重庆市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22.6 重庆市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23 四川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3.1 四川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3.2 四川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3.3 四川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23.4 四川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23.5 四川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23.6 四川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24 贵州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4.1 贵州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4.2 贵州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4.3 贵州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24.4 贵州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24.5 贵州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24.6 贵州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25 云南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5.1 云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5.2 云南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5.3 云南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25.4 云南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25.5 云南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25.6 云南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26 西藏自治区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6.1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6.2 西藏自治区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6.3 西藏自治区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26.4 西藏自治区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26.5 西藏自治区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26.6 西藏自治区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27 陕西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7.1 陕西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7.2 陕西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7.3 陕西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27.4 陕西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27.5 陕西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27.6 陕西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28 甘肃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8.1 甘肃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8.2 甘肃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8.3 甘肃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28.4 甘肃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28.5 甘肃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28.6 甘肃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29 青海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9.1 青海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9.2 青海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29.3 青海省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29.4 青海省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29.5 青海省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29.6 青海省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30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30.1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30.2 宁夏回族自治区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30.3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30.4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30.5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30.6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3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31.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3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管理竞争力评价分析

31.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影响竞争力评价分析

31.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31.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竞争力总体评述

Ⅲ 专题报告

33 专题报告一:“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生态环境保护状况与趋势展望

一 “十二五”中期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分析

二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

三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四 未来全国各省、市、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趋势展望

34 专题报告二:“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与战略路径

一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节能减排目标和低碳经济政策分析

二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低碳经济发展态势分析

三 进一步促进全国各省、市、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35 专题报告三:“十二五”中期我国生态省建设的总体成效与前景展望

一 生态省建设的缘起、内涵及战略意义

二 “十二五”中期我国生态省建设的总体成效

三 未来我国生态省建设的前景展望

36 专题报告四:“十二五”中期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与应对策略

一 “十二五”中期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形势分析

二 “十二五”中期我国大气污染治理面临的问题

三 未来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策略思考

37 专题报告五:“十二五”中期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之路——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文明传承与发展

一 乡村建设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

二 乡村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三 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及建设模式分析

四 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注意事项与未来展望

Ⅳ 附录

38 附录一:环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要素构成

1.1 环境竞争力的内涵

1.2 环境竞争力的要素构成

39 附录二: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

2.1 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2.2 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40 附录三:201O-2012年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

41 附录四:参考文献

42 后记

内容摘要:

《环境竞争力绿皮书:“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14版)》对“十二五”中期中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的环境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比较分析和评价,深入研究了“十二五”中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省建设、低碳经济发展、大气污染防治、美丽乡村等方面的建设进展情况。通过对不同省市区的比较分析,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省级区域环境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我国31个省级区域环境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着力为增强各省级区域的环境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决策借鉴。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环境竞争力绿皮书
9787509766651
如需购买下载《“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9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 788 印数 1900

书籍信息归属:

“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4.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X196 的主题关于 省-区域经济-环境经济-竞争力-研究报告-中国-2011~2015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