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59.0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同时又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和叙事散文名著,还是传统儒学和国学的核心经典。《左传》一书的作者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成书时间约在春秋末期至战国初年。记事以鲁国国君的世次为序,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起,依次经过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十二公,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记录了255年的历史。《左传》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广博,涉及中国奴隶制社会末期周王朝和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及重要的自然现象等诸多方面。
卷一 隐公 隐公元年 隐公二年 隐公三年 隐公四年 隐公五年 隐公六年 隐公七年 隐公八年 隐公九年 隐公十年 隐公十一年卷二 桓公 桓公元年 桓公二年
卷一 隐公 隐公元年 隐公二年 隐公三年 隐公四年 隐公五年 隐公六年 隐公七年 隐公八年 隐公九年 隐公十年 隐公十一年卷二 桓公 桓公元年 桓公二年 桓公三年 桓公四年 桓公五年 桓公六年 桓公七年 桓公八年 桓公九年 桓公十年 桓公十一年 ……卷三 庄公卷四 闵公卷五 僖公卷六 文公卷七 宣公卷八 成公卷九 襄公卷十 昭公卷十一 定公卷十二 哀公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同时又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和叙事散文名著。此外,从汉代开始,《左传》就被尊为“经”,所以还是传统儒学和国学的核心经典。因此,无论是在中国史学史上还是在文学史、文化史以及经学史上,《左传》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左传》一书的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成书时间约在春秋末期至战国初年。学界一般认为,左丘明写《左传》的原意是用来解释《春秋》的。《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大事纪要性质的编年体史书,类似于今天的大事年表,相传为鲁国历代史官所记,孑L子曾做过修订,在先秦时期就被尊为“经”。《春秋》记事从周平王四十九年(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起,至周敬王三十九年(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止,共242年。《左传》记事也同《春秋》一样,以鲁国国君的世次为序,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起,依次经过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十二公,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比《春秋》多记了13年,共记录了255年的历史。(《左传》中鲁哀公十四年至十六年(公元前481年~前479年)“孔丘卒”的《春秋》经文被认为是孔子弟子所补,称为“续经”。)最后又附记了鲁悼公四年(公元前464年)晋国韩赵两家灭智伯一事。 今天所见到的《春秋》共一万六千余字,却记载了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大事,每条记载多则二十余字,少则几个字,其简约程度可想而知。由于《春秋》记事过于简约,所以《左传》对《春秋》的解释与今天常见的注解并不相同,其重点不在于字词的注音释义,而在于增补史实以印证、阐发、补充,甚至订正《春秋》。如《隐公元年》“郑伯与其弟共叔段争斗”一事,经文记载为“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仅9个字,《左传》对这一条的解释却用了540多个字,从庄公和共叔段出生开始,到把共叔段驱逐出郑国,将其母亲姜氏安置到城颍,最终又与姜氏“和好如初”为止,对事件的起因、经过、发展、结局做了全面、详尽而又精炼的记述,塑造了郑庄公、共叔段、姜氏、祭仲、公子吕、颍考叔等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文字则是经文字数的六十余倍。从而使后人在详细了解发生在郑国的这一重要事件的同时,更准确地理解了《春秋》经文的义理,并对当时的政治制度、宫廷矛盾、风土人物等有了较明晰的认识。此外,《左传》还补充了发生在当时而《春秋》没有记载的一些事件,其文字被称为“无经之传”。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同时又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和叙事散文名著。此外,从汉代开始,《左传》就被尊为“经”,所以还是传统儒学和国学的核心经典。因此,无论是在中国史学史上还是在文学史、文化史以及经学史上,《左传》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左传》一书的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成书时间约在春秋末期至战国初年。学界一般认为,左丘明写《左传》的原意是用来解释《春秋》的。《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大事纪要性质的编年体史书,类似于今天的大事年表,相传为鲁国历代史官所记,孑L子曾做过修订,在先秦时期就被尊为“经”。《春秋》记事从周平王四十九年(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起,至周敬王三十九年(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止,共242年。《左传》记事也同《春秋》一样,以鲁国国君的世次为序,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起,依次经过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十二公,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比《春秋》多记了13年,共记录了255年的历史。(《左传》中鲁哀公十四年至十六年(公元前481年~前479年)“孔丘卒”的《春秋》经文被认为是孔子弟子所补,称为“续经”。)最后又附记了鲁悼公四年(公元前464年)晋国韩赵两家灭智伯一事。 今天所见到的《春秋》共一万六千余字,却记载了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大事,每条记载多则二十余字,少则几个字,其简约程度可想而知。由于《春秋》记事过于简约,所以《左传》对《春秋》的解释与今天常见的注解并不相同,其重点不在于字词的注音释义,而在于增补史实以印证、阐发、补充,甚至订正《春秋》。如《隐公元年》“郑伯与其弟共叔段争斗”一事,经文记载为“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仅9个字,《左传》对这一条的解释却用了540多个字,从庄公和共叔段出生开始,到把共叔段驱逐出郑国,将其母亲姜氏安置到城颍,最终又与姜氏“和好如初”为止,对事件的起因、经过、发展、结局做了全面、详尽而又精炼的记述,塑造了郑庄公、共叔段、姜氏、祭仲、公子吕、颍考叔等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文字则是经文字数的六十余倍。从而使后人在详细了解发生在郑国的这一重要事件的同时,更准确地理解了《春秋》经文的义理,并对当时的政治制度、宫廷矛盾、风土人物等有了较明晰的认识。此外,《左传》还补充了发生在当时而《春秋》没有记载的一些事件,其文字被称为“无经之传”。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左传正宗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8059723 《左传正宗》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华夏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59.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740 | 印数 | 6285 |
左传正宗是华夏出版社于201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25.04 的主题关于 中国-古代史-春秋时代-编年体 ,左传-注释 ,左传-译文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