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艺与中国文艺思想的现代转换

生态文艺与中国文艺思想的现代转换

盖光, 著

出版社:齐鲁书社

年代:2007

定价:26.0

书籍简介:

本书在宏观上探讨中国美学中的生态思想及中国古代艺术生态体验的特点,并通过对理论及审美转换的把握而引申至现代,挖掘了现代意义及价值。

书籍目录:

前言生存论关注:文艺学研究的旨归

第一章为什么要建立生态文艺观念

一、生态文艺的“本然性”

二、生态文艺观与“生态人”构建

三、生态文艺观与生命多样性

四、生态文艺观与“亲和”性的生存视角

五、生态文艺观与人类生态责任

第二章生态文艺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性及逻辑性

二、生态文艺与人的多重存在的生态关系

三、生态存在与艺术存在的多重生态关系

四、生态文艺与系统整体性的方法论

五、生态文艺与复杂性思维

六、生态文艺与诗意思维的体验性

第三章生态文艺的生态哲学基础

一、生态文艺与生态智慧

二、生态文艺与生态法则

三、生态文艺与生态伦理原则

四、生态文艺与生态价值

五、生态文艺与主客体生态

第四章生态文艺与人的生存

一、生态文艺与生存“世界”及艺术过程

二、生存视野的生命“金字塔”

三、生态文艺与人的和谐性生存

四、生态文艺呈现的“诗意地栖居”

五、生态文艺与人的精神生态征象

第五章生态文艺的历史性视角

一、生态文艺的历史与逻辑

二、生态文艺的古代形态

三、生态文艺的近现代形态

四、生态文艺的未来形态

第六章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深生态智慧

一、“道法自然”与“自然无为”的生成性智慧

二、“阴阳刚柔”与“万物化生”的转换性节律

三、“和而不同”与“致中和”的审美智慧

四、“天地人”三材的运行系统

五、“民胞物与”的交融情结

第七章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生态审美支持

一、自然审美之于生态审美:人与自然的生态共生体验

二、“化”性:转换的生态韵律及审美内涵

三、“无”性:生态审美的内在依据与艺术美的“功”力

四、“象”性:自然生态与人心“营构”的审美载体

五、“神”性:“穷神知化”的审美韵律与艺术的妙造

六、“德”性:人格塑造的审美愉悦与精神超拔

七、“境”性:生态审美转换及主体性升华的载体

八、“大”性:生态审美的基质与多样化的融合形态

第八章理论转换的层面

一、理论转换的价值立场

二、基础层:范式转换的启示

三、方法层:思维品质转换的脉系

四、回归层:人类学视野的转换

五、语境层:话语转换与对话

第九章审美转换层面

一、审美转换:生态和谐体验的深层追问

二、拓展层:生态审美通达爱意文明

三、关怀层:生态审美悟解人文生态智慧

四、接续层:审美现代性转换及其推进

五、现实层:日常生活的生态审美化

六、支持层:现代人居环境的生态审美化及优化策略

第十章生态批评:对接、整合与艺术实践

一、生态批评的理论方位

二、生态批评:绿色思绪与文化现象

三、生态批评:实践一种“生态世界观”

四、生态批评与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对接

五、生态批评:整合性的生态文艺视野

六、生态文艺与生态批评:走向解放的人文关注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2005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生态文艺学与中国文艺思想的现代转换》的结项课题,本书是从生态文艺的基本观念到历史扫描,进而比较宏观地把握中国美学中的生态思想及中国古代艺术中生态性体验的特点,并由此通过对中国古代美学与艺术的生态特点的认识,通过对其理论及审美转换性的把握而引申至现代,着力挖掘其现代意义及价值,并且还致力于通过多向度转换途径的分析进而寻找其与当代西方生态批评的结合点及学理整合性。【作者简介】  盖光,男,1956年10月出生,山东烟台人。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丛事文艺学、美学与生态文化研究,讲授文艺美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西比较美学、生态美学等课题。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15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出版专著有《文艺美学》(合著)。现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生态文艺与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现代转换。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生态文艺与中国文艺思想的现代转换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33319038
如需购买下载《生态文艺与中国文艺思想的现代转换》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济南出版单位齐鲁书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2000

书籍信息归属:

生态文艺与中国文艺思想的现代转换是齐鲁书社于2007.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9 的主题关于 文艺思想-思想史-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