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38.0
本书对真与伪进行了文化、心理、历史等不同角度的探讨和解读,引领读者在争鸣、批判和宽容中走进认识和自我认识的知识领域。
自序
前言
一 可知与不可知
1.苏格拉底的命题没有过时
2.康德的方式极有启发
3.黑格尔方法值得思考
4.马克思的哲学首先是实践哲学,但不仅仅是实践哲学
二 主体素养与客体品性
1.主体和客体仿佛人与自然
2.哲学研究的路数及其他
3.“真”与“真”本质有不同
4.两种时态两种智慧
5.边缘思想与学院派思想
6.无论是谁,都有个素质问题(层次、优劣与素质)
三 认识:辩证法的误区与形而上学的必要性
1.辩证法由来已久
2.问题从何处说起
3.有关辩证法的种种误区
4.形而上学是必要的
四 偶然性与必然性
1.从一个无关痛痒的模式中走出来
2.偶然性的启迪
3.用什么方式驯服偶然
4.必然性必然存在,必然性必须追求
五 理性与非理性
1.理性品性:权威、逻辑与怀疑精神
2.理性主题:自由、平等、博爱
3.理性基础:科学、城市与工商业
4.理性批判:理性超人
六 证伪与证实
1.科学没地位,文明没希望
2.科学的,都是可以证明的
3.证伪:通向真理的路口
4.科学不能证明的,需要人民作证
5.对科学技术不能只会唱赞歌
6.幻想、狂想与创造方式
七 因素与结构
1.因素如花,结构如树
2.千差万别的结构类型
3.结构分析的意义与价值
4.改变结构即改变性质
5.判定结构性质的三原则
6.良好结构的组合是一门艺术
7.开放性结构最具生命力
八 积淀与变异
1.积淀效应分析
2.文化积淀的负面影响
3.变异与批判
4.变异与构建
5.变异的两种性质
6.变异的动力研究
7.渐变是变异的最佳选择
九 建构与解构
1.人类文明其实也可以看作一个不断建构的历史过程
2.历史精神的建构可以成为人生的支点
3.历史满足律、文明必在律与社会平衡态
4.畸形建构与建构的畸形化
5.解构的价值与品性
6.解构的矛头所向
7.从历史发展的长河看,解构也是一种建构方式
十 真理的两端性与优化组合
1.真理两端性提出的依据与理由
2.为真理的两端举证
3.悖论中的真理两端性
4.真理的两端性在什么条件下不能成立
5.承认真理的两端性,目的在于社会的双赢选择
十一 真理、常识与谬误
1.真理的品性
2.真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追求
3.真理与常识的互换
4.谬误四说
十二 争鸣、批判与宽容
1.有争鸣才有共鸣,有共鸣才好选择
2.批判如同治病,对象没有限制
3.宽容四解
事实真理是一种公认性真理,对它的争议应该不多,如1+1=2,这有争论的必要吗?但思辨真理是需要分析与解说的,是不经证明无法说服他人的。
但无论思辨真理还是事实真理,在人和人的价值面前,都是次位序的。人无可争辩地应该居于世间一切要素中的首位,一切价值中的首位,一切选择中的首位,一切逻辑中的首位,一切建构中的首位。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真理的两端性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思想与文化研究丛书 | ||
9787508731896 如需购买下载《真理的两端性》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