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建筑语境中的建筑思维

跨文化建筑语境中的建筑思维

刘晓平, 编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6.0

书籍简介:

20世纪末期以来,全球化和市场化浪潮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世界,要解释当代建筑现象,就必须研究这两个主要社会背景。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对跨文化建筑传播现象的研究正是研究当代建筑学的重要领域。

作者介绍:

刘晓平,男,1971年9月生。苏州大学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硕士生导师,建筑规划系系主任。厦门大学建筑系工学学士,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硕士,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在现代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15年,获全国及省级以上奖项十余项。2008年获上海市勘察设计协会“最具大师潜质的青年建筑师”荣誉称号。在作为建筑师实践的同时,长期从事学术探索,在建筑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近40篇。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

1.2  国内外在该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  本文研究问题域的界定

1.4  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

1.5  课题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

1.2 国内外在该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 本文研究问题域的界定

1.4 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

1.5 课题研究框架

第2章 全球化语境:当代跨文化建筑传播现象考察

2.1 开放——跨文化建筑传播的背景

2.1.1 跨国资本地产投资的全球化趋势

2.1.2 建筑实践的全球化和建筑师交流

2.1.3 建筑媒体传播的全球性和同步性

2.1.4 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全球推广

2.1.5 境外设计在中国的反馈

2.2 转型——市场化的经济环境

2.2.1 市场化转型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2.2.2 建筑商业化与传播宣传

2.3 突围——建筑师的主体意识表现

2.3.1 针对全球化的主体意识

2.3.2 针对商业主义的主体意识

2.3.3 全球化传播与中国建筑师的主体意识

2.4 本章小结

附录A 三谈机遇与挑战

第3章 文化传播理论与建筑文化传播

3.1 文化的传播性

3.1.1 文化与传播的关系

3.1.2 文化发展与传播

3.1.3 文化传播的特征

3.1.4 文化传播理论发展

3.2 文化传播与对话理论

3.2.1 对话关系

3.2.2 主体间性或主体通性

3.2.3 对话过程

3.2.4 对话的原则

3.3 建筑文化传播的历史回顾

3.3.1 文化传播历史回顾

3.3.2 古代东西方建筑艺术的传播

3.3.3 近现代跨文化建筑传播

3.3.4 当代跨文化建筑传播

3.4 本章小结

附录B 倾中外设计名师,造传世精品美筑——“苏州旺山六境”项目启动国际研讨会

第4章 全球化理论与跨文化建筑现象

4.1 全球化理论发展与跨文化建筑现象

4.1.1 全球化:理论与现实

4.1.2 “文化霸权”论与跨文化建筑传播

4.1.3 “全球地方化”与跨文化建筑传播

4.1.4 “生活组合建构”与跨文化建筑创新

4.2 全球消费社会与建筑传播趋向

4.2.1 消费主义与建筑消费倾向

4.2.2 大众文化的特性与建筑传播

4.2.3 全球化建筑传播中的大众文化效应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跨文化传播理论和跨文化建筑现象

5.1 跨文化传播理论概述

5.2 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历史

5.3 跨文化建筑交流宏观视野

5.3.1 “文化的全球化”

5.3.2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批判

5.3.3 资本与需要:全球化商业与跨文化传播

5.4 跨文化交流发展的动因

5.4.1 他者作为自我文化猎奇欣赏的对象

5.4.2 他者作为自我文化烘托陪衬的对象

5.4.3 他者作为自我文化否定批判的对象

5.4.4 他者作为自我文化认同利用的对象

5.5 跨文化建筑传播的特性

5.5.1 跨文化建筑传播中的同化融合现象

5.5.2 跨文化建筑传播中的资本市场规律

5.5.3 跨文化建筑传播中的文化优势规律

5.5.4 跨文化建筑传播中的增殖创新

5.5.5 跨文化建筑传播中的变迁重构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建筑跨文化传播理论建构与解析

6.1 建筑跨文化传播理论背景

6.2 建筑跨文化传播的伦理建构

6.2.1 跨文化传播的文化伦理

6.2.2 跨文化伦理的相关概念

6.2.3 伦理建构——跨文化传播伦理

6.3 建筑跨文化传播的范式

6.3.1 范式——作为学术思维的方式

6.3.2 跨文化建筑传播的范式

6.4 本章小结

附录C 解读当代中国现象的误差——与美国学者关于上海“一城九镇”的通信

附录C1 解读“一城九镇”的实践意义与启示

附录C2 故乡与异乡——城镇环境形象创新的一种思路

第7章 建筑跨文化传播评析

7.1 批评视野:中国建筑跨文化传播实践

7.1.1 “传播与发展”和“文化帝国主义”范式批评

7.1.2 “全球文化多元主义”范式批评

7.1.3 “地域认同的塑造与再塑造”范式批评

7.1.4 “文化的商品化与传播”范式批评

7.2 他山之石:外国的建筑跨文化传播考察

7.2.1 日本建筑设计的跨文化传播

7.2.2 意大利和法国的建筑跨文化传播

7.2.3 荷兰建筑设计的政策与建筑传播

7.2.4 全球化语境中的建筑传播策略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跨文化建筑设计思维模式与评价

8.1 文化的传承与杂交

8.2 跨文化建筑思维

8.2.1 关于发扬民族文化的思维

8.2.2 关于地域文化继承创新思维

8.2.3 关于片面追随西方潮流思维

8.3 跨文化建筑思维的人文逻辑

8.3.1 跨文化社会审美心理

8.3.2 跨文化建筑思维的史观逻辑

8.4 著名建筑师的跨文化建筑思维

8.5 跨文化建筑设计模式

8.5.1 “化合”模式

8.5.2 对比并置模式

8.5.3 衍生变异模式

8.6 跨文化建筑设计实践评价

8.6.1 跨文化设计思维的层次

8.6.2 跨文化设计的评价标准

8.6.3 “一城九镇”跨文化设计实践评价

8.6.4 “山水新镇”等实践作品案例

8.7 本章小结

附录D 理解文化感受——卢斯鲍密斯特对戴维齐普菲尔德的访谈

第9章 全球化时代的城市与建筑创新

9.1 全球化时代的建筑观

9.1.1 当代建筑学的全球化背景

9.1.2 建筑学的发展和再定义

9.2 全球化时代的城市观:城市文脉发展观与城市特色

9.2.1 全球化影响下的城市——理解和面对

9.2.2 城市文脉与城市发展——延续与创新

9.3 话语权:全球化传播与创新

9.3.1 全球化传播与创新

9.3.2 建筑教育机制创新

9.3.3 建筑师的状态机制问题与创新

9.3.4 外部机制环境与决策意识创新

9.4 本章小结

附录E 新旧对比中的文脉表达——欧洲的案例

总结语

图表索引

致谢

内容摘要:

    
20世纪末期以来,全球化和市场化浪潮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世界,要解释当代建筑现象,就必须研究这两个主要社会背景。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对跨文化建筑传播现象的研究正是研究当代建筑学的重要领域。

    
由刘晓平编著的《跨文化建筑语境中的建筑思维》的核心工作就是依托文化传播理论、全球化理论和跨文化传播理论成果,从较宽广的视野来建构跨文化建筑现象研究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既能为认识当前跨文化建筑现象提供新的认识论,又试图为建筑学领域提供有价值的设计方法和评价体系。作为价值论(篇章),《跨文化建筑语境中的建筑思维》最后围绕“建筑传播话语权的创新基础”探讨了我国建筑相关机制创新等策略性课题。本书适合建筑规划专业师生作为当代建筑研究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为城市建设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业人员认识当代建筑文化提供重要参考路径。

编辑推荐:

    
由刘晓平编著的《跨文化建筑语境中的建筑思维》所论及的理论问题很广泛,相信读者会随着作者的述说而被带入对于当今建筑现象的思考和产生众多的问题,在了解传播学、全球化理论和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基本精髓之后能够进一步理解作者提出的有关跨文化建筑理论的诸多观点和分析。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跨文化建筑语境中的建筑思维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12130214
如需购买下载《跨文化建筑语境中的建筑思维》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跨文化建筑语境中的建筑思维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2011.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U-0 的主题关于 建筑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