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0.0
本书紧紧围绕资本市场的核心要义—效率问题,分别从资本市场结构与功能、金融资源配置、资本市场信心等多个视角进行系统论证和实证分析,结合中国实际得出结论。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资本市场效率研究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资本市场效率的内涵
第二节信息效率研究文献回顾
第三节配置效率研究文献回顾
第四节配置效率与信息效率
第三章资本市场结构、功能与效率资本市场效率的系统视角
第一节SFE框架的提出
第二节相关文献概览
第三节系统观下的SFE框架
第四章金融资源论与资本市场效率的资源视角
第一节金融资源论
第二节金融资源论的阐发与资本市场效率研究的资源视角
第五章资本市场效率的相关理论分析
第一节二元视角下的三个理论
第二节资本市场的局部均衡分析
第三节资本市场的动态非均衡分析
第四节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第五节资本市场效率提高的途径
第六章资本市场信息效率
第一节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对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的进一步阐释
第三节有效资本市场实证检验的方法与模型
第四节有效市场假说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第七章资本市场配置效率
第一节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帕累托效率
第二节ArrowDebreu一般均衡框架引入金融交易的商品市场
第三节股票市场资源配置的价格机制
第四节股票市场资源配置价格机制的关键股票价格中的企业特质信息
第五节股票市场资源配置的过程
第六节股票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分析
第八章资本市场效率实证研究:以中国为例
第一节中国资本市场效率实证研究的思路
第二节中国资本市场效率的定性分析
第三节中国资本市场效率的定量分析
第四节中国资本市场效率的比较分析
第九章中国效率型资本市场的发展
第一节资本市场的效率型之路:合意解而非最优解
第二节当前市场发生的主要变化:效率型资本市场之路的基石出
第三节效率型资本市场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基本原则
第四节效率型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和战略措施(2007~2020年)
第五节效率型资本市场发展的远景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本书综合运用现代资本市场理论,金融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现代经济学科中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从资本市场本质出发,构建了研究资本市场效率的紧密相连又互为补充的二元视角,即系统视角与资源视角.在此二元视角下系统构建了资本市场效率的理论与实证的完整体系,并运用上棕理论与实证体系对中国案例进行了研究。 本书综合运用现代资本市场理论、金融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现代经济学科中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从资本市场本质出发,构建了研究资本市场效率的紧密相连又互为补充的二元视角,即系统视角与资源视角。在此二元视角下系统构建了资本市场效率的理论与实证的完整体系,并运用上述理论与实证体系对中国案例进行了研究。 除第一章导论外,全书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资本市场效率的理论分析 资本市场效率的理论由第二章~第七章组成。其中,第二章为资本市场效率的相关文献综述;第三章与第四章分别揭示与阐述了研究资本市场效率的两大视角系统视角和资源视角;第五章为系统视角与资源视角下的理论分析;第六章与第七章分别深入研究资本市场的信息效率与配置效率。 鉴于资本市场效率研究属于金融基础理论研究的范畴,第二章资本市场效率及其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涉猎较广,除以资本市场与经济关系的文献为主外,还兼顾了较多相关文献,已有文献构成了资本市场效率研究的起点与理论渊源。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第三章与第四章的论述为下文的理论分析提供了分析视角的同时,也为资本市场效率研究奠定了方法论与理论基础。第三章首先提出sFE(资本市场结构一功能一效率)框架的重要意义,接着探讨了SFE框架的构建,即从系统观、系统方法论、系统科学原理及复杂系统科学原理与方法等四个方面审视了SFE框架,最后理顺了SFE框架中三大资本市场要素的逻辑关系,提出了资本市场功能与效率研究的方法论与理论要点。第四章首先阐述了金融资源论,接着分析资本市场的资源属性,包括契约性、虚拟性、脆弱性和生态性等四个方面,并对资本市场功能进行了再审视,最后从金融资源论的角度提出了资本市场效率研究的资源视角。第五章是资本市场效率的理论分析,首先从资本市场效率研究的二元视角推导出适应一次优一协调三个理论,接着对资本市场的局部均衡和动态非均衡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最后研究了提高资本市场效率的方法和途径。第六章重点研究了资本市场信息效率,主要包括有效性假说理论、有效资本市场实证检验的方法与模型、投机行为与股市泡沫等内容。第七章重点研究了资本市场配置效率,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帕累托效率)、Arrow-Debreu一般均衡框架、股票市场资源配置的价格机制、股票市场资源配置的过程、股票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等内容。 二、资本市场效率的实证研究 理论分析为资本市场效率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资本市场效率的实证研究是第八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实证思路和中国案例资本市场效率的实证研究。 第八章首先对国内学者对中国资本市场效率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综述。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对中国证券市场弱式有效性的研究上,采用的检验模型均为随机游走模型,得出的结论亦有很大的差异,有人认为中国股票市场已达到了弱式有效,而有人则认为它是完全无效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较短,可供分析的样本不足,以及对市场有效性理论本身尚有待深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国资本市场效率进行实证研究还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因此,中国资本市场效率实证研究应在新的方法论下展开,即应在系统分析与综合的新方法论体系下展开。正如前面分析所指出的,在系统与资源二元视角下,适应原理、次优理论、协调理论相互交织,在资本市场效率研究中,应将三个理论兼收并蓄,即由适应一次优一协调三个理论共同奠定资本市场效率研究的基础,由此形成资本市场效率实证方法的若干转换,即由单纯的有效性检验向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转换,由定量研究向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方法转换,由国内单一市场研究向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比较研究的方法转换,由线性方法向线性与非线性方法相结合转换,以合意解代替最优解。为此,本章构建了中国资本市场效率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比较分析的实证研究体系。 在定性分析部分,详细介绍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三个阶段和各阶段的标志性事件;重点分析了近期资本市场重大改革举措的经济绩效,包括股权分置改革、积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上市公司治理、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和发行制度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最后研究了资本市场发展的绩效评价,包括资本市场对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影响、资本市场对金融体系改革的影响、资本市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定性分析的结论是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效率日渐提高,目前已站在中国资本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最前沿,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其他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定量分析部分,首先对资本市场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宏观角度考察中国资本市场的效率问题,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还比较弱,甚至还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说明股票市场对国民经济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次对资本市场的信息效率进行了定量分析,以上证综合指数为考察对象,分别采用时间序列相关性分析和游程检验来定量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的信息效率,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中国股票市场运行具有随机性特征,达到了弱式有效股票市场;最后对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考察了股票市场的资源动员能力,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的资源动员效率比较高,实现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主导型融资制度向市场经济体制下证券市场融资制度的有力转换,基本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融资制度框架。 在比较分析部分,主要选取了一些海外市场进行参照比较分析,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成熟市场,韩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结果表明,中国资本市场效率在自身不断提高的同时,与成熟市场比较,效率仍有待提高。与海外成熟资本市场相比,以及与处于类似经济发展阶段的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相比,中国资本市场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市场的规模和结构到市场的效率和流动性,从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到证券、期货服务机构的管理水平,从交易所的竞争力到各种基础设施的效率,从法律法规的完备性到执法的有效性,都存在着严峻的挑战。 三、中国效率型资本市场的发展 在上文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第九章提出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必须走效率型之路的初步构想,具体阐述了效率型资本市场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基本原则、政策建议和战略措施,最后对2020年效率型资本市场发展的远景作了初步展望。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资本市场效率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9510001 《资本市场效率论》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62 | 印数 | 1000 |
资本市场效率论是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于2008.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832.5 的主题关于 资本市场-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