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

继往开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89.0

书籍简介:

本书在总结陆学艺一生所做的贡献,同时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学术性特征。其中部分纪念文章也是较好的学术作品。本书由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撰序,全书分为经世济民、唯实求真、高山仰止、薪火相传等部分组成。“经世济民”由社科院领导汝信、李捷及著名专家学者陈锡文、吴敬琏、郑杭生等,对陆学艺的学术思想给予了充分肯定;“唯实求真”收集了社会学学者、三农专家及相关学科研究者从学术研究的角度,高度评价了陆学艺对“三农”“阶层”和“社会建设理论的巨大贡献”。作者一致认为,陆学艺在理论上的创新,对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的总结,对于继续深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对于社会科学的继续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社会实践的指导都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高山仰止”收录了陆学艺的同窗好友、学术团队、事业同仁一致称赞陆学艺的做人、做事、做学问,堪称学界典范,歌颂了陆学艺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社会学的执着探索,尤其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长期深入基层接地气,一生追求真理,关心民众,扎根基层尤其是农村。。“薪火相传”是陆学艺的学生们深情表达对恩师的怀念,决心继承老师的遗志,献身社会学事业。

作者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1月18日,是中国社会学恢复以后成立的最早的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学的国家级学术研究机构,中国最大的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学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的管理机构和秘书处所在地。自建所以来进行了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重点课题的研究,如"中国小城镇研究"、"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研究"、"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研究"、"'单位'组织和民间社会组织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国社会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城市家庭研究"、 "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中国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当代中国城乡社会变迁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人民内部矛盾研究”等等。。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立于2000年3月,由原北京工业大学社科部、文学研究所、艺术教研室和心理咨询中心等单位合并而成。当代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担任院长。学院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部、社会工作系、广告学系、中国语言文化系、艺术教研室、心理学教研室等6个教学单位,并设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国内外科技政策追踪分析与研究中心、社会政策研究与评估中心、现代广告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以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社会科学专门人才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的教学、科研机构。

书籍目录:

001/学术的拓荒者【陈锡文】

006/学术勇气和社会担当:悼念陆学艺【吴敬琏】

010/深切怀念老陆【汝 信】

013/品格高洁成就卓著【李 捷】

016/悼念挚友陆学艺【郑杭生】

022/深切缅怀陆学艺先生【郭广生】

学术篇

029/“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中”的学术路线——怀念与学习陆学艺【景天魁】

044/微斯人,吾谁与归?

——读《“三农”续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张晓山】

049/脚下出真知【何秉孟】

053/陆学艺社会建设思想初探【宋林飞】

061/探索者与领路人——记陆学艺教授二三事【谢寿光】

071/加强社会建设迎接社会时代——从怀念陆学艺教授谈起【宋贵伦】

077/老陆的学术风格【李 强】

081/追忆陆老师二三事【王思斌】

086/陆先生一生的志向与治学态度【李友梅】

090/一代宗师高山仰止【沈 原 郭于华 孙立平】

095/一部重要的“三农”文化遗产

——评陆学艺著《“三农”续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郭书田】

100/记住陆学艺【杨尚勤】

102/奖掖后学大师品格——回忆陆学艺老师对西部社会学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刘 敏】

107/陆学艺先生的价值关怀与研究方法【曹锦清】

111/论断与学理——陆学艺的社会与经济发展不协调性分析【刘世定】

124/陆学艺的“三农”思想【王春光】

134/陆学艺“三农”问题研究的社会学理论自觉及其意义【奂平清 夏志新】

146/社会建设领域的开拓性研究【王永平】

170/陆学艺社会建设思想探源【钱伟量】

192/陆学艺社会建设思想探索【邹农俭】

204/陆学艺与戴维?波普诺的社会分层研究比较【李裕平】

212/“两头”之间的学问——读陆学艺教授的“三农”研究【周批改】

220/陆学艺“建设社会现代化”命题的内涵及价值【宋国恺】

230/陆学艺的农民工问题研究【杨桂宏】

239/析陆学艺社会分层思想品格【胡建国】

247/陆学艺与“新晋江模式”的提出【谢振忠】

253/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城乡关系——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访谈录【何 良】

缅怀篇

263/传承和发扬陆学艺精神

——社会学所陆学艺老所长追思会【社会学研究所】

297/陆学艺先生在北京工业大学的教育实践与学术活动【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302/留取丹心照汗青——悼二弟远去周年【陆毓麟】

305/忆老校友陆学艺【段若非】

308/深切怀念陆学艺同志【孙德生】

312/缅怀师兄陆学艺【陈瑞生】

316/怀念老友陆学艺同学【金春峰】

319/忆老友陆学艺【徐荣甫】

321/从陵县社会调查谈起【徐荣庆】

324/印象老陆【崔英华】

326/天生的“三农”学者【殷登祥】

331/北大哲学系57级同学的骄傲【牟钟鉴】

334/和陆学艺同志相识二十年【纪坡民】

339/大师、人格与睿智【胡 炜】

341/济世情怀学人风骨【赵树凯】

345/陆老最杰出的学术贡献【刘守英】

347/难忘陆老【李国强】

352/老陆啊,陆老【蒋中一】

356/人之楷模陆学艺【张树成】

358/学深友广艺精德馨【高以诺】

366/大家风范诲人不倦【牟君发】

371/心系农民、农村改革和发展【张 军】

374/永远的导师【李昌平】

379/陆学艺先生没有走远【林燕平】

382/学者,当如斯【吴国兴】

384/泰斗风范【贾建友】

386/工作到终老的陆学艺先生【姚树洁】

388/深切缅怀敬爱的陆学艺教授【常向群】

394/真知社情民意方能高瞻远瞩【王开玉】

402/回应社会变迁谋划社会建设【石秀印】

404/大德魂英雄气/张宛丽

408/陆学艺老师与我所经历的贵州研究【孙兆霞】

419/老陆指路

——记陆学艺先生对我学术上的几次点拨【阎耀军】

424/向陆学艺前辈学习做人、做事、做学问【冯 波】

434/回忆老陆【郭 虹】

438/缅怀陆老关注民生【朱启臻】

442/回忆陆学艺先生【孟天运】

448/追忆老陆的教益【毛 丹】

453/努力完成陆老师的遗愿【高 鸽】

457/太仓“家里人”的怀念【陆卫其】

462/陆老在成都的日子【王 苹】

469/根植于基层的当代中国著名社会学家【韩贵海】

473/陆学艺与故乡的社会学情结【马家骏】

477/陆学艺的晋江情结【吴道淼】

481/滴水深情忆陆老【许谷秀】

484/陆学艺的“三农”绝唱【杨 耘】

487/最伤是离别【樊 平】

493/在实践中求真知【张其仔】

497/良师如父【黎宗剑】

501/陆学艺先生的人品、学问和事业【刘应杰】

508/无尽哀思无尽怀念【陈光金】

514/怀念导师陆学艺先生【龚维斌】

520/又一个父亲走了【乐宜仁】

526/唯实的境界求真的勇气【吴怀连】

535/追忆恩师无尽缅怀【张大伟】

541/一心为公心系底层【赵卫华】

545/往事历历师恩难忘【颜 烨】

550/陆老“处世三原则”【毛哲山】

552/扎根基层胸怀天下【刘金伟】

555/陆先生,您是我此生永远的爱戴【王丽珂】

558/琐事忆恩师慈爱永记心【李晓壮】

561/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周 艳】

564/两个“80后”的交往【韩秀记】

567/向陆老师诉说/【沈自友】

悼念篇

571/在陆学艺先生告别仪式上致哀的领导与单位

576/祭先师陆学艺文【张林江】

578/痛悼陆学艺学兄【李惠国】

579/痛悼陆学艺教授【吴明哲】

580/悼学艺兄【李发起】

581/诗悼陆学艺先生【王爱丽】

582/诗悼陆学艺兄【王树人】

583/陆学艺先生逝世后各地发来的唁电摘录

664/陆学艺先生逝世后各地发来的挽联

补 录

669/陆学艺先生生平

673/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简介

676/北京工业大学陆学艺学术思想研究中心简介

678/编后记

内容摘要:

本文集收录了有关机构和个人为悼念陆先生不幸逝世发来的唁电、悼诗和挽联,陆先生逝世一年来有关领导、学界同仁、亲友同学、弟子撰写的学术论文和纪念文章。这些论文和文章介绍陆先生的学术成就,评价陆先生的社会贡献,追忆陆先生的道德情操,缅怀陆先生的长者风范,从方方面面刻画了一代学术大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丰厚的思想遗产,足以激励后学为繁荣学术、奉献社会而努力奋斗。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继往开来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9758861
如需购买下载《继往开来》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8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继往开来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4.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5.1-53 的主题关于 陆学艺(1933~2013)-纪念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