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

帝国

(德) 明克勒,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书对帝国统治类型、帝国扩张和巩固方式、帝国借以形成的手段以及成败原因进行了详细论述。

书籍目录:

中文版前言

德文版前言

1什么是帝国

对帝国特征的简要说明

世界帝国与大帝国

帝国干预压力、中立选项和修昔底德笔下的米洛斯人对话

2帝国、帝国主义和霸权:必要的区分

资本主义的自我毁灭动力:经济学帝国主义研究理论

中心与边缘的问题

威信追求与权力角逐:政治学帝国主义研究理论

扩张压力、边缘位置的优势和时间自主性

霸权与帝国划分的棘手问题

3草原帝国、海洋帝国和全球性经济体:帝国统治形式的

简要分类

通过武力或商业手段榨取增产价值的帝国建立模式

帝国的(至少)两面性

帝国的周期性和奥古斯都门槛

4教化与蛮夷边境:帝国统治秩序的特点和任务

和平作为帝国行使统治权的理由

帝国的使命感和帝国的神圣性

蛮族论和帝国空间的构建

繁荣作为帝国行使统治权的理由和纲领

5帝国折戟于弱者的力量

帝国过度扩张的形式

政治动员和军事非对称化:反帝行为主体的策略

构成破坏战策略的文化认同战和恐怖主义

6后帝国时代的帝国意外回归

关于帝国时代终结的断言和后帝国时代区域的问题

美国:新生帝国

民主帝国

欧洲面临的帝国挑战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作者鸣谢

译者后记

前言

20世纪中叶以来,德国学术界几乎没有人再对帝国理论与帝国历史特别感兴趣。苏联的解体使这种研究兴趣再度短暂高涨,而推动兴趣高涨的还主要是那种如释重负般的断论,认为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的帝国史终于彻底走到了尽头。但是,最近几年,当人们弄清美国在世界政治中扮演的角色时,这种观点立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美利坚帝国突然成了人们热衷谈论的话题。对美国的世界政治行为的批判从此也就具有鲜明的反帝色彩。尽管美国以前也常常被指责有帝国主义行径,比如说在越战期间,或者在拉丁美洲或海湾地区进行武装干涉。但是,这些指责都是针对美国政府特定的决定和行为的,而反帝基调则是针对美国的整体优势和美国的支配地位诉求本身的,这显然远远超出了以前的指责范围。

国际社会一定需要一个帝国强权来保障自身安全吗?或者这个帝国强权是否对世界秩序构成严重干扰?如果没有这个强权,世界是不是会更好?从根本上说,最近一次海湾战争之前进行的争论就是围绕着这些问题展开的。事实上,聚集在联合国的国际社会在最近几年中一再利用美国的实力,但是没有人愿意承认,这样的利用并非无私,他们也不想知道美国会为此要求特权。因此产生的困惑也是人们已经长久没有去思考帝国的作用和权利诉求的一个结果。

帝国不仅仅是大国,帝国运行在自己的世界中。主权国家必须遵守它和其他主权国家共同缔造的、因而不能独自支配的秩序,而帝国则把自己视为秩序的创造者和根本保障。这一秩序最终又依赖帝国,帝国要防止产生混乱,保卫秩序的完好。发生混乱永远都是对帝国存在的一个威胁。回顾美国及其他帝国的历史可以发现,“邪恶轴心”或“暴政前哨”之类的言辞既无新意也没有特别之处。相反,这类用词如同一条红线贯穿各个帝国的全部历史。

帝国总是担心会发生动荡,帝国自己选择的角色是铲除动荡、惩恶扬善的秩序维护者。通过这一角色,帝国可以塑造自己的形象,同时为自己的存在赋予正当性。与动乱恐惧和自定角色对应的是帝国的使命,这种使命也同样构成了一个建立世界帝国的根本性理由:要么就是想去传播文明,要么就是想在世界范围内推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权或者促进民主。主权国家不会跨越其他国家的边界,相反,会让他国自己处理内部事务,而帝国则习惯于干涉其他国家的事务以不辱使命,所以帝国也可以推动更为剧烈的变革过程,而主权国家构成的秩序则明显带有结构性保守主义的特征。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便会发现,人们在帝国主义研究理论的影响下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并非毫无争议。人们认为,一个完全没有帝国行为主体、由主权平等国家构成的世界秩序是值得向往和追求的。罗马帝国消亡后,欧洲地区政治秩序的发展结果是再也没有产生一个持续时间较长、具备行为能力的强大帝国,产生的只是很多觊觎帝国角色的国家,但它们都无一例外地很快失败了。这在其他地方撇开欧洲人在其他大洲建立的庞大帝国不说并非如此。特别是在亚洲,以前曾经建立起四周围绕了一圈附庸国的帝国政治秩序。正因如此,这些地区的秩序具有非常强的集中性,而在欧洲则产生了多个中心的复杂局面。

我们对帝国的认识深受下述思想的影响:帝国的边缘被帝国盘剥榨取,边缘地区最终陷人贫困,而中心则越来越富裕。事实上也有过这样的帝国,但它们都好景不长。不用多久,边缘地区对帝国中心的反抗就会占上风,帝国中心的统治成本随之超过帝国从边缘获得的利益。与此完全不同的是另一类帝国,这种帝国会在边缘地带投入人力物力,确保外围最终能够和帝国中心一样对帝国的持续存在感兴趣。

本书的目的就是试图说明帝国统治类型、帝国扩张和巩固方式以及帝国借以形成的手段。但是书中的研究兴趣不限于对海洋性帝国和大陆性帝国、贸易帝国和武力帝国的划分,也不会仅仅满足于对通过控制疆域发展起来的帝国秩序与通过控制人员、商品和资本往来的方式维系生存的帝国秩序的区分,而是要更进一步去研究行为主体是否合乎理性,也就是说要讨论称霸世界的逻辑。

书中还试图对美利坚帝国的持久性和稳定性作出预测,并对下面的问题作出思考:应该如何塑造欧洲,才能使之既能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与美国平起平坐,又能强化自身岌岌可危的边缘地带,并对邻国施加正面影响。这样的一个欧洲将不可避免地去主动接受帝国特征,发展帝国实力。如果我们仔细地看,就会发现,欧洲已经开始这样做了。当然,对所有这些问题进行思考的前提是不以先入之见把帝国行为视为恶劣可耻的行为,而是当成与主权国家及其他政治组织形式没有区别的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

这样做不能与为过去的殖民帝国正名混为一谈。通过一场独立战争将自己从一个殖民帝国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这本来就是美国的立国传奇,而欧洲人现在对自己的看法是:曾经以殖民帝国的方式统治过欧洲以外的大片领土,后来又放弃了这种统治方式。但是可以说,人们更有理由怀疑那种以相互制衡为本质特征的主权国家模式在今后几十年中能否经受住已初露端倪的挑战。主权国家的失灵,特别是主权国家的解体,将诱发干预或者说诱发帝国的产生。

对此,很多人会提出反对意见,他们会认为主权国家与帝国的对比并非全面,还会列举他们对善意政治体制的一厢情愿的想法。这样,他们就越来越脱离现实。回顾历史可以看出,政治制度模式归根结蒂只有主权国家和帝国两种选择如果人们以广义和大度去理解主权国家和帝国这两个概念,而不是为主权国家和帝国的每一个政权特征杜撰一个大概念的话。在此,我们要仔细探讨帝国概念的功过是非,描述帝国产生和解体的轨迹。在学术方面,我们因此将进入一个荒芜已久的领域。

赫尔弗里德.明克勒

2005年2月于柏林

后记

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政论书籍的中国读者也在悄悄地改变着自己的读书兴趣或者说读书兴趣的重点。这一点似乎可以反映在政论语境的变迁上。如果说十几年前中国人时常谈论的是“大国兴衰”的话,那么今天,“大国崛起”无疑成了中国人的热门话题。二十年前的1987年,保罗.肯尼迪在美国出版了他的宏篇巨著《大国兴衰》,虽然远隔重洋,但这本书在中国还是掀起了一股讨论大国兴衰的历史和原因的热潮。毫无疑问,这股热潮是以对中国历史的反思为背景的。在这一轮讨论中,虽然不能排除中国人对中国再创辉煌的憧憬,但着眼点应该说还是主要面向过去的。时过境迁,二十年后的今天,大国崛起的话语在中国成了高频率的语汇。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中国二十年来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在此基础之上得以重建的大国自信,这种自信当然是面向未来的。但是,自信与现实之间毕竟还有相当距离,而且大家需要思考的还不仅仅是大国崛起的问题,也应当去探讨大国如何长久屹立的问题。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政治学家明克勒教授适时出版了《帝国》一书。这本书借助历史分析对大国的类型和成败原因进行了详细论述,作者旁征博引,严谨缜密,带着读者一步t步地深人大国统治世界的逻辑。如果说阅读那些以经济数据为基础对未来作出大胆预测的书可以唤起读者对未来的遐想甚至憧憬的话,那么阅读《帝国》一定可以让读者陷入深思,并进而理性地思考大国的过去和未来。

译者有幸在《帝国》德文版刚出版时就偶然在柏林的书店里读到这本书。这本书在德国多次荣登畅销书排行榜,足见这部学术著作已经走出了学术圈,受到了广大普通读者的欣赏。后来,德国文学在线机构的专家们慧眼独具,将这本书选中作为该机构中国年活动的一个推荐书目。承蒙德国文化基金会的德国文学在线机构及其中国代表和中央编译出版社的信赖,本人怀着与读者分享的心情承担了《帝国》的翻译工作。2006年夏天,译者到柏林洪堡大学拜会了明克勒教授。在谈到本书对中国历史的论述以及本书可能在中国读者中引起反响的时候,译者冒昧请求明克勒教授为中国读者写一篇中文版前言,明克勒教授慷慨应允,并在不久之后就为中国读者写下长达四千言的文字。

《帝国》一书涉及面很广,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林林总总,足见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但这对于译者则意味着需查阅大量资料,加上译者同时也乐于外语教学等工作,最后,翻译的时问超出了原定计划,幸获出版社韩继海社长和张维军先生的理解,他们对质量的器重为译者赢得了更多思考的时间。虽然如此,为了让《帝国》一书尽早与中国读者见面,我的同事孟翰承接了第四章和第五章的翻译工作,并参与了书后附录地图的地名检索和翻译工作。此外,中文版的成书也得益于上海新东方的叶佳昕的帮助,她牺牲了不少业余时间,为本书大部分章节的初稿完成了电脑输入工作。此外,本书翻译过程中还受益于译者与同事及各方面专家的讨论。译者在此衷心地感谢上面提到和未提到的每一位帮过忙的同事、朋友和专家。虽经努力,但译文中想必还有诸多不足之处,敬请读者不吝赐教。

阎振江

2007年10月于上海

内容摘要:

  世界上很多人认定帝国不过是过去时代的残余物,而当美国人毫不掩饰地宣示他们的优势地位时,面对被认定已经死亡的“帝国主义”的回归,我们不知所措。突然问出现了一系列亟待回答的问题:帝国的特征是什么?帝国秩序蕴含着怎样的风险?它又提供了怎样的机遇?赫尔弗里德.明克勒揭示了帝国以何种方式确保秩序的稳定,以及当帝国扩张使自己力不从心时,又面临着怎样的危险?明克勒描述了在一个帝国的权力范围内生活意味着什么,并明确了帝国的作用逻辑。古代中国、罗马帝国、蒙古人和俄罗斯人的帝国以及葡萄牙、西班牙和不列颠帝国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历史条件。而实力发展与保存的根本性原则则是至今不变的。明克勒在书中引领读者信步历史,对绝对前沿的话题提供了精湛的分析。  作者旁征博引,借助历史追述对帝国统治类型,帝国扩张、巩固方式,帝国借以形成的手段以及成败的原因进行了详细论述,深入研究了帝国统治世界的逻辑,试图对美利坚帝国的持久性和稳定性作出预测,还对如何塑造欧洲并使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与美国平起平坐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帝国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2115873
如需购买下载《帝国》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央编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帝国是中央编译出版社于2008.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033 的主题关于 帝国-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