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8.0
本书通过思辨地将西方城市社会空间辩证理论体系与中国转型期社会空间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转型期中国城市封闭社区空间生产的理论分析路径。在搜集南京的数据和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封闭特区特征进行总结,之后综合探析我国封闭社区的成因机理,以及其产生与发展演化的一般动力机制;理性分析封闭社区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影响,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针对封闭社区负面效应的应对策略。
丛书序
1 绪论
1.1 概念解析
1.2 封闭社区相关理论
1.3 国外封闭社区研究述评
1.4 国内封闭社区研究进展
1.5 本书研究思路
2 社会空间辩证理论体系的借鉴与引申
2.1 西方社会空间辩证理论借鉴
2.2 城市封闭社区的社会空间辩证
2.3 转型期中国城市封闭社区的空间生产
3 转型期中国城市封闭社区特征以南京为例
3.1 封闭社区的类型划分
3.2 封闭社区的空间结构
3.3 封闭社区居民社会属性
3.4 封闭社区居民空间意象
3.5 封闭社区的生命周期
3.6 中西方封闭社区比较
4 转型期中国封闭社区的动力机理
4.1 经济层面
4.2 社会层面
4.3 管治层面
4.4 文化层面
4.5 小结
5 转型期中国封闭社区的社会空间效应
5.1 社区管理模式转变
5.2 社区邻里构成转变
5.3 社会空间破碎化与公共空间私有化
5.4 社会空间排斥与居住空间分异
5.5 小结
6 转型期中国封闭社区趋利避害的思考
6.1 社区开放的管理难题:封闭与开放的较量
6.2 封闭社区的改造困境:空间与社会的冲突
6.3 规划技术手段的运用:封闭与开放的融合
6.4 社会经济政策的制定:空间与社会的和谐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隔离与排斥--封闭社区的社会空间分异》由宋伟轩所著,《隔离与排斥--封闭社区的社会空间分异》通过思辨地将西方城市社会空间辩证理论体系与中国转型期社会空间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转型期中国城市封闭社区空间生产的理论分析路径。以南京为例,通过对房地产信息、问卷调查、居民访谈和意象地图等数据和资料的处理与分析,开展转型期中国城市封闭社区研究,试图解析转型期中国城市封闭社区的产生背景、类型结构、社区生命周期、空间布局、社区结构与内部设施、居民社会属性与家庭结构、生活方式与心理图谱等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探析我国封闭社区的成因机理,以及其产生与发展演化的一般动力机制;理性分析封闭社区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影响,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针对封闭社区负面效应的应对策略。研究发现:中国封闭社区是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城市二元结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隔离居住模式,它兴起的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对于居民个体而言,它是一种相对理想的居住空间模式。然而,封闭居住模式有悖于我国由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转型的整体趋势,它的出现和蔓延不仅使社区组织管理模式和邻里关系发生改变,还使城市社会空间双重破碎化、城市公共空间私有化问题凸显;同时,它还加剧了城市不同阶层间的社会排斥与居住空间分异,导致社会公平性与空间正义性受到挑战。
《隔离与排斥--封闭社区的社会空间分异》由宋伟轩所著,本书通过思辨地将西方城市社会空间辩证理论体系与中国转型期社会空间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转型期中国城市封闭社区空间生产的理论分析路径。在搜集南京的数据和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封闭特区特征进行总结,之后综合探析我国封闭社区的成因机理,以及其产生与发展演化的一般动力机制;理性分析封闭社区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影响,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针对封闭社区负面效应的应对策略。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隔离与歧视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丛书 | ||
9787112158713 如需购买下载《隔离与歧视》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隔离与歧视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2013.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U984.12 的主题关于 住宅区规划-空间规划-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