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死刑

十问死刑

张文等,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25.0

书籍简介:

本书以提问的方式对我国死刑制度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书籍目录:

引言——死刑的源头与彼岸 一问:马克思如何看待死刑?  一、死刑不承认人的尊严  二、死刑只把人当做手段利用  三、死刑是野蛮时代同态复仇的延续  四、死刑是社会责任的转嫁  五、尽早地宣判死刑的死刑 二问:“杀人偿命”是否公正?  一、杀人偿命:过时的等害报应  二、杀人偿命:虚幻的价值平衡  三、杀人偿命:缺位的人道关怀 三问:“杀一儆百”有何科学根据?  一、关于“杀一儆百”的理论根据  二、关于“杀一儆百”的实证根据  三、关于“杀一儆百”证明责任的承担

引言——死刑的源头与彼岸 一问:马克思如何看待死刑?  一、死刑不承认人的尊严  二、死刑只把人当做手段利用  三、死刑是野蛮时代同态复仇的延续  四、死刑是社会责任的转嫁  五、尽早地宣判死刑的死刑 二问:“杀人偿命”是否公正?  一、杀人偿命:过时的等害报应  二、杀人偿命:虚幻的价值平衡  三、杀人偿命:缺位的人道关怀 三问:“杀一儆百”有何科学根据?  一、关于“杀一儆百”的理论根据  二、关于“杀一儆百”的实证根据  三、关于“杀一儆百”证明责任的承担  四、结语 四问:死刑是否合乎人道?  一、人道主义是将人本身视为最高价值的思想体系  二、人道主义是死刑的掘墓人  三、不能把对犯罪人人道与被害人人道混为一谈 五问:“少杀”政策如何回归?  一、少杀政策之滥觞  二、少杀政策之弃置  三、少杀政策之复苏  四、少杀政策蜕变之原因  五、严格限制并最终废除死刑 六、结语 六问:死刑民意怎样对待?  一、我国的死刑民意是什么?  二、我国的死刑民意是怎样形成的?  三、对死刑民意如何引导? 七问:死刑罪名怎么设置?  一、我国现行《刑法》死刑罪名的设置  二、死刑罪名设置之比较  三、非生命犯罪死刑罪名泛滥  四、多数死刑罪名闲置不用  五、以故意杀人罪为基点重新设置死刑罪名 六、结语 八问:死缓制度的当代价值是什么?  一、死缓制度之滥觞  二、死缓是新中国的独创  三、死缓政策的刑法化  四、死缓制度的价值  五、死缓制度的改革设想  六、结语 九问:死刑程序怎样革新?  一、死刑案件的诉讼证明——从杜培武冤案说起  二、死刑案件的二审程序——从李化伟杀人案说起  三、死刑案件的复核程序——从董伟案谈起  四、死刑案件的再审程序——从刘涌案看死缓再审程序  五、结语 十问:死刑的国际公约如何面对?  一、《公约》设定的死刑国际准则  二、我国死刑立法与《公约》之契合面  三、我国死刑立法与《公约》之差距及其改进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以中国的死刑文化为背景,撷取同死刑存废直接相关的十个论题,从理论与现实、观念与制度、政策与法律、立法与司法、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不同视角,盘究死刑。前几题从应然的角度,通过对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人的生命价值、人道主义、死刑效用以及犯罪原因等研究,论证了死刑的非理性、不公正性,后几题从实然的角度,立足于我国的现实状况,通过对死刑政策、死刑罪名、死刑执行以及司法程序等研究,论述了以废除死刑为目标的严格限制死刑的具体设想。

编辑推荐:


本书以中国的死刑文化为背景,撷取同死刑存废直接相关的十个论题,从理论与现实、观念与制度、政策与法律、立法与司法、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不同视角,盘究死刑。前几题从应然的角度,通过对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人的生命价值、人道主义、死刑效用以及犯罪原因等研究,论证了死刑的非理性、不公正性,后几题从实然的角度,立足于我国的现实状况,通过对死刑政策、死刑罪名、死刑执行以及司法程序等研究,论述了以废除死刑为目标的严格限制死刑的具体设想。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十问死刑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1113462
《十问死刑》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十问死刑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6.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24.124 的主题关于 死刑-司法制度-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