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的选择

残酷的选择

(美) 古莱 (Goulet,D.) ,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35.0

书籍简介:

发展问题时至今日都是一个悬而未决的世界性难题,尤其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无数的学者都尝试着以不同的学科背景来回答什么是发展、如何获得真正的发展等诸多问题。德尼·古莱的《痛苦的选择——发展理论的新概念》作为发展经济学的经典著作,虽然成书于60年代,但是对于现今人们认识发展问题仍然具有巨大的启发作用。他将发展问题融会于多种社会科学与文化价值之中,其讨论不仅仅贯通了当时全面的发展理论与方法,更着眼于超越当时的发展理论。他以博学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和客观的学术研究为发展经济学带来了一本超越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发展理论著作。这是一本对当时乐观发展前景冷静深省的著作,然而字里行间却充满德尼·古莱对人类未来的仁慈关爱和真正的思量。

书籍目录:

前言

平装本前言

导论

道德哲学的再生

变化的背景

第一部分发展的经验

第一章不发达的震撼

惰性与自满

粗浅的觉醒

第二章脆弱性:了解和促进发展的关键

弱者的脆弱性

强者的脆弱性

一个说明性的实例:伊塔帕里卡

第三章发展目标:承诺与业绩

计划

援助文件

联合国文件

为什么有差距?

对目标的批判

残酷的选择目录第四章作为辩证进程的发展

“辩证”的意义

发展的辩证法

第二部分发展的道德战略

第五章一般要求

第六章三大战略性原则

第一个原则:“拥有足够”才能“更佳存在”

第二个原则:普遍团结一致

第三个原则:民众广泛参与决策

第七章作为对话的发展计划

计划者的职业病

一项替代选择:凯洛特公式

发展极

责任的扩散

第八章新基调的技术合作

技术转移的实质

当前制度的缺陷

世界发展工作者

第九章存在理性与价值观变化的力量

存在理性

边缘人群的代表性

吉卜赛人

对研究的意义

对计划的意义

第三部分哪一种发展?

第十章反发展以及对发展的制约

反发展

反发展的根源

制约

第十一章真正发展的诸方面

需求的理论

发展的三个方面

第十二章世界资源与优先需求

生态管理

对资源最佳利用的要求

两种形式的渐进主义

第十三章绝望的难题:道德与革命

道德的难题

处在痛苦之中的基督教伦理

马克思主义伦理的痛苦

美国革命者的道德立场

总结残酷的选择

附录一“道德”与“发展”二词

附录二权力的道德与道德的权力

附录三对价值观变化的研究

人名对照

前言

本书旨在就道德价值领域掀起一场有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辩论。我将明确阐述我的价值观,以此抛砖引玉激发人们更多的思考、批判和试验。本书所提出的一个前提是,无论是发达社会还是发展中社会,其最基本的问题既不是经济或政治性质的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关于道德的问题。在技术普及、各国互相依赖的当今世界里,什么样的生活好、什么样的社会好?物质的丰裕一定会带来生活的充实吗?人类发展是否不仅仅意味着现代科层制度、高效技术及高生产力经济这三者的系统结合?

我研究发展道德学的一个方法是,将实际生活中的观察结果以及我在不发达地区参与计划制定或者作为无名小卒所经历的体验与社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并且思考“普通百姓”的证词。后一点非常重要;确实,我赞同丹尼洛.多尔西的观点,即“任何由局外人所作的研究其价值都比不上人们所作的自我反省”。我的理论分析基于如下两点:“脆弱性”和“存在理性”。所谓脆弱性,即是人们在无法控制的力量面前束手无策的情形,就目前形势来说,它是指不发达社会没有能力应对紧迫的社会问题。我们说理解“脆弱性”这一概念是理解不发达状态及推动发展的关键所在,这也就是说经验、符号及社会结构所构成的复杂世界可以围绕这一概念而得到有效的整合。而且,“脆弱性”这一概念提供了一个观察的出发点,通过它我们可以将不发达状态视作最初始的环境,而将发展视作变化的过程和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在很多低收入国家,脆弱性体现在发展目标无法实现这一事实上;而在已经实现繁荣的某些社会里,脆弱性体现在异化现象普遍存在这一事实上。

而“存在理性”指的则是所有社会都采用的用来处理信息和作出实际选择的战略。这些选择旨在保证其生存和满足他们对自由与尊重的需求。这些战略多种多样,而且受到无数的限制。“存在理性”这一概念是我的观点的中心。我的观点是,无论是发达社会还是不发达社会都有某些共同的目标。因此在目前的条件和信息水平状态下,一个社会是追求发展还是拒绝发展取决于该社会是否视变革为加强国计民生、提高威望和获取更多自由的手段。

脆弱性和存在理性两者紧密相连。一个社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世界范围的生态、符号和社会力量的影响,它在“存在理性”方面所受到的限制程度也就有多大。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同样如此:技术上相对不太脆弱的团体比其他组织更有能力处理与自身生存和需求满足相关的信息。

如果我们的分析围绕这两个结构展开,那么我们就赋予了发展这一概念完整的历史意义。技术现代化、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变革从来都不会在历史真空里发生。只有在那些存在着多种刺激因素的地方才会出现创新。从地理、政治和文化意义上讲,一个社会的发展,其开始的时间和地点非常重要。本书分析了社会中各种脆弱性和存在理性,所要回答的与发展紧密相关的一个问题是:现代世界中,什么是构成优质生活与良好社会的必要条件。

本书从头至尾回荡着辩证法的旋律:强国必须变得脆弱以求得与弱小伙伴相平等;只有在富人也同意节俭的情况下才能使穷人接受节俭政策;如果要使不发达国家成功地进行文化革命,发达国家也必须进行文化革命。我的基本观点是,当今的发展形象其实是一种错误的形象,有关发展手段和目标的正统观点也是错误的。不仅仅是道德理论家,所有关心发展的人士都必须考虑新的可能性。

脆弱性这一概念是我研究发展目标以及充满冲突的发展过程的中心思想。因为发展经验根植于历史之中,所以最初的变革所具有的破坏性也需要解释。当然,如果不能提供行动纲领,任何发展道德都毫无用处。最后我们将衡量道德,但并不注重对它分析得如何精练,而要看它开出的药方是否真正实用。

这里所提出的具体道德战略符合第六章中所解释的三项调节原则。而无尽的任务便是将理论付诸实践,以此产生出批判性的思维并且将效率与公正结合起来。

本书既不是手册也不是教科书。虽然很多发展问题引出了道德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对适当战略的需求,但我并未试图在本书中面面俱到地加以阐述。因此,如果读者试图在本书中寻找详细的人口战略方案,那将是徒劳无益的,尽管我在第十二章中也简单地阐述了人口统计学的生态意义。道德问题现时变得显而易见:合理的人口政策必须按照不同的社会需求而制定。然而,即使是大规模的生育控制政策也并不排除其他形式的需求,如计划资源、选择性投资、扎实的教育战略、奖励政策等等,特别是,要消除统治与被统治的体制结构。简单地说,计划生育并不是万能药方。同样,本书也并未提出任何正式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比如:那些正在进入工业化阶段的经济社会应当吸收什么水平的技术,是最尖端的技术、先进的技术、中等技术,还是刚刚被淘汰的技术?另一个问题是,对那些“发展工作者”来说,什么才是跨学科教育的最好内容?这些问题和其他许多问题一样,每一个都需要一本长篇巨著来阐述。

然而考虑到它们的迫切性,本书在三个领域略述了一些说明性的战略:民主计划、技术合作和价值转换的创建。所谓民主计划,是指受其影响的所有人都能对其加以控制和作出反应的计划。技术合作则是指在技能或者信息的转移过程中不会导致或者加强较为“先进”的一方的统治地位。最后,价值转换必须按照一定的方式和适当的次序来进行。本书中间部分主要讨论这三个问题。

采取这些战略会导致什么样的发展呢?很显然,它不会是现有的“发展”模式,因为我们现时所称的“发展”其实是反发展。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发展呢?如何利用世界资源来满足所有人类的优先需求呢?最后,对那些一心主张打游击战的革命党人,伦理学家们如何劝说呢?本书最后几章便要探讨这些问题。本书最后三个附录详细定义了“道德”和“发展”这两个名词,讨论了道德价值对政治力量的影响,同时也稍稍阐述了研究价值转换的方法问题。

发展道德学广泛吸取了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计划人员和其他学科学者的研究成果。每个学科都有自己关于发展的定义,而道德学则将所有的定义纳入一个宽广的框架里,在其中发展意味着,生活的质量与社会的进步最终体现为能够在不同文化中表达的价值观。和已经去世的勒布雷特一样,我也认为发展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变化过程,既是突然的也是循序渐进的。在这一过程中,一个国家的人民脱离被视为“不太人性”的生活模式而进入被认为是“更具人性”的生活模式之中。如何取得发展和在发展之后获取了什么利益这两点此时变得同等重要。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创建一种延伸至整个世界的新型团结,并且,文化和生态的多样性也必须得到培育。最后,所有社会和个人的互相尊重和自由也必须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虽然发展可以作为经济、政治、教育或者社会现象来研究,但它最终的目标是生存:向所有人类提供一个机会使其生活得更富有人性。如此理解的话,发展便是指所有人类和社会之整体人性的提升。

本书是受“发展与社会变革研究中心”(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委托而写。我非常感谢该中心从1968年8月至1969年1月所提供的资助。中心主任拉姆所组织的关于本书最初大纲的评估讨论会对我帮助非常之大。我愿借此机会向所有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士表示感谢,同样感谢德雷赫所提供的秘书工作。

本书手稿的最后几章是我在位于加州圣巴巴拉的“民主机构研究中心”担任访问学者时所完成的(1969年2月至7月)。该中心提供了一个讨论本书中一些主要问题的独特对话场所。中心秘书处人员愉快地帮助我完成了最初几稿的打字工作,我特别感谢吉文斯在打字方面的持续帮助。“人类研究院”与“欣鲍姆基金会”的资助使我得以完成最后大幅度的修改工作。我的同事们提供了宝贵建议。我尤其感谢考廷霍和盖勒两位,他们对本书最初几稿提出了批评建议。法图罗斯、高曼、格林肖、哈根、希金斯、赫希曼、霍洛威茨、伊利奇、杰克逊、贾考贝、贾瓜利贝、马库莱斯库、苏亚雷斯、沃尔肖克和沃威克等众多人士也作出了宝贵的评论。所有的建议都是在互相尊重的精神下提出和接受的,因此我对本书现时的内容负完全责任。

内容摘要:

  发展问题时至今日都是一个悬而未决的世界性难题,尤其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无数的学者都尝试着以不同的学科背景来回答什么是发展、如何获得真正的发展等诸多问题。本书作为发展经济学的经典著作,虽然成书于60年代,但是对于现今人们认识发展问题仍然具有巨大的启发作用。他将发展问题融会于多种社会科学与文化价值之中,其讨论不仅仅贯通了当时全面的发展理论与方法,更着眼于超越当时的发展理论。他以博学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和客观的学术研究为发展经济学带来了一本超越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发展理论著作。这是一本对当时乐观发展前景冷静深省的著作,然而字里行间却充满德尼.古莱对人类未来的仁慈关爱和真正的思量。  德尼.古莱以客观的笔触分析了一个人人都将面临的主观选择:发展。  发展问题时至今日都是一个悬而未决的世界性难题,尤其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以博学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和客观的学术研究为发展经济学带来了一本超越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发展理论著作。这是一本对当时甚至眼下乐观发展前景冷静深省的著作,然而字里行间却充满了他对人类未来的仁慈关爱和真正的思量。  本书在三个领域略述了一些说明性的战略:民主计划、技术合作和价值转换的创建。所谓民主计划,是指受其影响的所有人都能对其加以控制和作出反应的计划。技术合作则是指在技能或者信息的转移过程中不会导致或者加强较为“先进”的一方的统治地位。最后,价值转换必须按照一定的方式和适当的次序来进行。本书中间部分主要讨论这三个问题。【作者简介】  德尼.古莱(1931~2006)是发展伦理学的杰出先驱。1956年在美国获哲学学士与硕士,1960年在法国获社会计划硕士,1963年在巴西获政治学博士。主要致力于发展伦理学、环境经济学、比较发展战略、全球化、‘文化与发展等重大课题的跨学科研究,尤其在开创和推动发展伦理学方面起极大作用。国际发展伦理学会(IDEA)尊他为“发展伦理学之父”,在2005年设立了“德尼.古莱奖”,古莱去世后,该奖重新定名为“德尼.古莱纪念奖”。古莱十分注重调查研究和理论联系实际,他在研究过程中曾去阿尔及利亚、黎巴嫩、巴西、几内亚比绍、斯里兰卡与墨西哥等地进行实地调研。他曾在加拿大、美国、巴西与波兰等国任教,1979年起到美国圣母大学担任该校凯洛格研究所、国际和平研究所和欧洲研究所的研究员,他还是奥尼尔“教育为正义”讲座教授。他出版著作11本,论文160篇,主要著作包括:《发展伦理学》、《残酷的选择》、《靠不住的承诺》、《发展经济学中的伦理分析》、《什么是全球化世界中的公正经济?》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残酷的选择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发展研究译丛
9787802307506
如需购买下载《残酷的选择》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残酷的选择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07.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061.3 的主题关于 发展经济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