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42.0
本书通过对壮族与地理环境适应关系的研究,探讨中国民族地理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进一步完善民族地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提供理论借鉴。并将壮族的环境适应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的适应,主要从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农耕环境入手,对壮族农耕生活与自然环境的适应,以及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作一专门的探讨;二是人文环境的适应,主要从中央王朝对壮族地区的统治变化、汉人口的迁移由此带来的人文环境变化,论述壮族在族属身份认同、语言、文字、婚俗、服饰、居住等有关民族形象的地理变迁过程,以及人地关系与民族关系的调适作区域性分析。最后归纳分析壮族环境适应的基本规律、特点、环境适应的机制机理与现代启示。
导言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三、几点说明
四、材料、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壮族的形成发展
一、地理环境与民族的形成发展
二、壮族形成发展的地理环境
三、壮族文明进程中的人地关系
四、壮族文明与社会人文环境
五、本章小结:民族特性中的环境因素
第二章 壮族空间分布的变迁
一、壮族民族过程中相关史料问题辨析
二、壮族空间分布的变迁
三、本章小结:壮族空间分布变迁的地理因素分析
第三章 水、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一、水与农业环境
二、水与聚落环境
三、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对水、林资源的保护
五、本章小结:壮族对水、林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自然与人文制约因素
第四章 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
一、耕作技术的适应
二、水稻种植对环境的适应
三、农作物种植结构
四、饮食结构的适应
五、本章小结:耕作技术、种植结构变迁与环境关系的特点
第五章 畜牧与狩猎
一、农耕区中的畜牧业
二、农闲之余的另
一种生产――狩猎
三、本章小结:影响壮族畜牧与狩猎的人地因素
第六章 人文环境的适应:以壮族民族形象的塑造为中心
一、从区域形象到民族形象
二、壮族民族形象塑造过程中的“环境适应”
三、壮族民族形象的嬗变
四、本章小结:“壮族民族形象”嬗变的基本规律、人地关系因素及生态适应特征
第七章 民族关系与人地关系的适应
一、民族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人地关系
二、壮族地区人地关系过程中的民族关系
三、本章小结:人地关系对壮族民族关系影响的类型与途径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一、壮族地区人地关系变迁的基本特征
二、影响壮族适应环境的相关因素
三、讨论:壮族环境适应的机制与机理
四、几点启示
引用文献
后记
《壮族地区人地关系过程中的环境适应研究》通过对壮族与地理环境适应关系的研究,探讨中国民族地理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进一步完善民族地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提供理论借鉴。并将壮族的环境适应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的适应,主要从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农耕环境入手,对壮族农耕生活与自然环境的适应,以及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作一专门的探讨;二是人文环境的适应,主要从中央王朝对壮族地区的统治变化、汉人口的迁移由此带来的人文环境变化,论述壮族在族属身份认同、语言、文字、婚俗、服饰、居住等有关民族形象的地理变迁过程,以及人地关系与民族关系的调适作区域性分析。最后归纳分析壮族环境适应的基本规律、特点、环境适应的机制机理与现代启示。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壮族地区人地关系过程中的环境适应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49542543 如需购买下载《壮族地区人地关系过程中的环境适应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桂林 | 出版单位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2.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580 | 印数 | 2000 |
壮族地区人地关系过程中的环境适应研究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3.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81.8 的主题关于 壮族-民族地理-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