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28.0
在互联网普及并成为公众生活方式的当下,网络舆论极大地便捷和丰富了公众舆论的表达,并成为社会的显性舆论。本书着重分析了网络舆情的现状与背景、与传统媒体的关系,探讨了网络舆情的收集与研判、处置口径、沟通方法等。
前言第一章 网络舆情的现状与背景 第一节 网络舆情与网络舆论 第二节 网络舆情高发的原因 第三节 对网络舆情的进一步洞悉 小结第二章 网络舆情的认知与剖析 第一节 抽丝剥茧:掌握网络舆情的全面特征 第二节 未雨绸缪:顺应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启示录:警惕网络舆情中的非正常因素 小结第三章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第一节 首发之争:谁是网络舆情发生的策源者 第二节 主导之争:谁是网络舆情发展的推动者 第三节 定性之争:谁是网络舆情平息的终结者 小结第四章 网络舆情的收集与研判 第一节 舆情收集与研判:如何实现大海捞针 第二节 技术分析:如何明辨舆情真伪 第三节 价值判断:如何把握舆情核心 第四节 切中时弊:如何排除干扰因素 小结第五章 网络舆情的处置口径 第一节 包容心:日常舆情适度容忍 第二节 勇担当:突发舆情是非分明 第三节 纵到底:如何获取纵向口径 第四节 横到边:如何掌握横向口径 小结第六章 网络舆情的网络沟通 第一节 第一时间网络舆情沟通更为讲究时效 第二节 先声夺人:奋力抢占舆论制高点 第三节 网来网去:善用网络方式进行充分沟通 第四节 顺应趋势:适量采用流行的网络手段 小结第七章 网络舆情的整合沟通 第一节 遵循规律,适时引导 第二节 线上线下,互动配合 第三节 主动策划,提升效果 第四节 重视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 小结第八章 全面提升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 第一节 立根本:公开透明满足公众舆论期待 第二节 重基础: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第三节 强教育:全方位提升全民网络素养 小结附录:中国网络管理与舆论引导的相关法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 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 其他涉及网络管理的相关规定
孟建、裴增雨编著的《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与有效沟通》内容介绍:网络舆论作为社会舆论的一个集中表达与展示的窗口,承载着社会与公众的诸多期盼,也与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舆情等诸多方面有着深刻的联系与互动。全面把握网络舆论的规律和走向,进行积极的引导,无疑既有助于倾听、引导和满足公众诉求,更有助于从国家和社会等宏观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和积极疏导,化解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这或许就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强调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初衷之一。在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诸多措施之中,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被寄予厚望:通过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孟建、裴增雨编著的《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与有效沟通》以网络为代表的媒介化社会真正到来了!身处这一社会,如何看待当下易发、高发、频发的网络舆情?如何收集云起潮涌的舆情信息?如何研判极为复杂的舆情信息?如何对舆情事件进行有效的媒体沟通乃至实施正确的舆论引导?……这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印证着莎翁的那句名言:“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网络并不虚拟,网络是现实的镜子!汹涌而燃点极低的舆情,活跃着民意的影子,也可能暗藏着敌意的攻击。网络承载着现实世界复杂多元的利益诉求。如何在这面魔幻般的镜子中,以问题为导向,真实探寻到反映世情、国情、党情,社情和民情的深层脉动和有机联系,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就成为此书最大的追求和期盼。十年砺剑。《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与有效沟通》汇集了两位作者十年的观察、思考、工作和实践,其非同之处,尽在其间。希望此书能够成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改善舆情工作,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案头必备。当然,也渴望此书成为提高全民网络素养的工具书。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与有效沟通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8524214 如需购买下载《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与有效沟通》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五洲传播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170 | 印数 | 3000 |
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与有效沟通是五洲传播出版社于2012.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219 的主题关于 互联网络-舆论-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