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60.0
本书分上下两个部分。上卷部分是中医卷,作者陈绍华先生通过自身和病魔作斗争的经历和体悟,从现代物理学、西医等角度,对针灸、经络等中医理论作了现代解读,从西学的角度解释了中医疗法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下卷部分是佛学卷,陈先生从心理学、脑科学等角度对唯识学的“五位百法”等学说进行了分析,认为唯识学理论与心理学、医学的研究成果颇多暗合之处。作者的这些分析不乏创见,道他人之所未道,为我们指明了一条认识传统文化的新途径,给我们以较大的启示。
序言(一)
序言(二)
前言
古经今悟·卷上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经络概况古说
一、经络系统
二、经络流注
三、经络溯源
第三章 经络理论思考
一、若干思考
二、随想片断
第四章 经络新解摘要
一、磁性通经
二、经脉、络脉、孙脉、毛脉在磁性上的差别
三、磁性通经的过程
四、共振
五、胚胎磁性通经与胎儿的形成
六、循环、磁流及针法
七、针、灸、磁的功能和穴位
八、神经、脑功能与磁性、电性
九、经脉系统与免疫调节
十、穴位、经络系统与激素的调整
十一、经脉系统与脑细胞代谢的调整
十二、痛觉、神经反射通路、丘脑认识及针刺麻醉
十三、耳壳与耳针
十四、第三系统——更复系统(CRS)
十五、经络穴位的磁流与治病
古经今悟·卷下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五位百法
第三章 唯识学之第八识
一、“十二识”释名
二、“五因”与“依止执受
三、若干领悟
第四章 唯识学之第七识——末那识
一、依转
二、记忆、回忆和变忆
三、思量
四、转识
五、相应心所
六、第七识的论据——摄决择分
七、“自我中心”的意识
八、主动与被动
九、婴儿
十、幼童
十一、青年、成年
十二、行为模式
第五章 第七识、第六识俱起的心理活动
一、美学与“心所
二、缠与欲
三、法处所摄色
四、善恶二元
五、意识与命根
六、神经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意识
七、真警觉与假警觉
八、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九、意识与睡眠
十、意识与生理、病理
十一、准态和偏离
第六章 唯识学之第六识——意识
一、意识
二、意地
三、情绪
四、情绪稳定论
五、乐观和安乐
六、下丘脑与边缘系统
七、基因和心所
八、“动机”的假说
九、动机的来源——意志
十、胜解
第七章 唯识学之前五识
一、前五识的解析
二、驱迫力和欲心所
三、前五识的次序
四、熏习与修习
五、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陈公绍华先生,浙江宁波人氏。读初中时,适逢战乱而辍学。早年曾以学徒身份受雇于布庄,后以职员身份工作于绸厂。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陈先生只身前往香港,创办宝通华行有限公司,公司业务初以与中国内地及日本贸易为主。七十年代后,陈先生开始致力于促进中美两国之间的纺织品贸易,渐成闻名遐迩的商海巨子,并由此成为中美间大规模直接贸易的开拓者之一。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古经今悟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32630677 如需购买下载《古经今悟》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6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0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印数 | 1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