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

陈尚君, 修订

出版社:中华书局

年代:2014

定价:300.0

书籍简介:

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四月诏修《五代史》,由薛居正监修,卢多逊、张瞻、刘兼、李穆、李九龄等七人同修[1],以范质《五代通录》作底本,并参考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时期各朝实录,至翌年闰十月甲子日成书,前后只用了一年。后因欧阳修《新五代史》,冠以“旧”史。记载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周世宗显德七年(960年)北宋灭后周。共150卷,含本纪61卷,列传77卷,志12卷,以五代断代为书。有《梁书》24卷,《唐书》50卷,《晋书》24卷,《汉书》11卷,《周书》22卷,志12卷。少数民族如契丹、吐蕃、回鹘、党项等则写入《世袭列传》、《僭伪列传》、《外国列传》。

作者介绍:

陈尚君,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知名文献学家,专治唐宋文学和古典文献学,于唐代文学文献的搜集和考订、唐宋作家生平和著作研究,用力尤深,先后以个人之力完成《全唐诗补编》、《全唐文补编》、《旧五代史新辑会证》等重要文献整理工作,发表论文数百篇。

书籍目录:

书影彩页

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组织机构

《旧五代史》整理人员名录

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缘起

点校本《旧五代史》修订前言

点校本《旧五代史》修订凡例

第一册分目录

第二册分目录

第三册分目录

第四册分目录

第五册分目录

第六册分目录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旧五代史》150卷,是宋初由薛居正主持的官修史书,原名《五代史》。后世为与欧阳修所撰《五代史记》相区别,称薛史为《旧五代史》。《旧五代史》南宋后流传渐微,约在明清之际亡佚,今所见者为清代学者邵晋涵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出,是「二十四史」中的辑佚书。《旧五代史》主要删削五代各朝实录而成,由于五代实录今均已失传,《旧五代史》因大量保存了实录遗文而具有重要价值。
  点校本《旧五代史》整理工作最初由陈垣、刘迺龢承担,文革中转至上海,由复旦大学完成,以1921年南昌熊罗宿影印四库馆缮写进呈本(简称影库本)为底本,校以武英殿本、刘氏嘉业堂本及其他三种抄本,并吸收了一些前人校勘成果,是「上海五史」中质量较高的一种。
  本次修订仍以影库本为底本,通校了殿本、刘本以及原点校本当年限于客观条件未能利用的台北「国家图书馆」藏孔荭谷旧藏钞本,日本静嘉堂文库藏邵晋涵旧藏钞本,又据《永乐大典》残卷、《册府元龟》、《太平御览》、《五代会要》等传世文献作了充分他校,碑碣墓志可资校订者,亦多有参酌。分段、标点力求更为妥善精准。修订中还广泛吸收了陈垣、郭武雄、朱玉龙、陈尚君诸家校订成果,以及其他或见诸专书、或散在期刊的点校意见。
  修订本校勘记的数量约是原点校本的三倍,标点调整约2000余处。

编辑推荐:

与通行近四十年的点校本《旧五代史》相比,本次修订,增校了当年限于客观条件未能利用的台北「国家图书馆」藏孔荭谷旧藏钞本,日本静嘉堂文库藏邵晋涵旧藏钞本;较全面网罗了宋元明文献存录五代实录或《旧五代史》的遗文,以资参校,尤其是系统而彻底地梳理比对了《册府元龟》近万则五代文献,收获颇丰;对出土墓志也有充分掌握和适当利用。与原点校本相比,修订本无论是对资料占有的广度还是对文献认识的深度,都大幅进步。修订本校勘记的数量约是原点校本的三倍,标点调整约2000馀处。此外新增6幅宋元版本彩色书影,新增5篇序跋,并新撰前言、凡例和主要参考文献。
  修订本采用「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系列的统一装帧,印制精良,首印为编号纪念版,既可供平时翻阅,也可满足收藏之需。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旧五代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
9787101105308
如需购买下载《旧五代史》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华书局
版次修订本印次1
定价(元)30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0000

书籍信息归属:

旧五代史是中华书局于2014.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43.104.2 的主题关于 中国历史-五代(907~960)-纪传体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