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0.0
本书是传世大儒荀子评传,内容涉及荀子一生思想历程及对后世的影响。
引言/001
第一讲进学赖三迁慕贤定一生/001
慈母严师/002
私淑孔门/005
辩辟许行/007
第二讲诉空位而超越立“仁宅”则无敌/013
“师道”与“王道”的张力/015
“圣”“王”的“周期”“天机”/018
当仁不让于师/023
第三讲乐天以知命生生而不息/029
人生莫测/030
命运可知/032
“乐莫大焉”/035
第四讲食色非人性善恶有文野/041
见死不救/042
人性论/048
第五讲话语/权力道统/天下/055
“予岂好辩”/056
“何必日利”/060
“言近旨远”/062
“术不可不慎”/065
傥傥之言/067
第六讲无情非君子有朋远方来/071
圣人亦有情/072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074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077
第七讲夜气谓之何仁端可当也/087
难解的概念/088
从整体上理解/091
第八讲战兵乎战德求仁或求利/095
“道不同,不相为谋”/0g6
莫“执一”/099
战之“仁义”/104
第九讲井田斯远景农桑乃小康/109
理想创造现实/110
着眼小康/113
第十讲华夏风流浩然气长/123
落叶归根/124
身后泽被/124
后记/133
附录一:参考书目/137
附录二:孟子年谱/139
前言
在今天,人们都知道盂轲是儒学大师、文化名人,“孔孟”连称也习以为常,并且对于他们的肯定也多有认同。但这种情况并不是历来如此,总是这样的。
孔,孟,原为单称。孔孟作为复合词,是历史的牵合。从战国到秦,到汉、魏晋,孟子的名声、地位都不高。司马迁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作《史记》已从“世家”与“列传”的落差上拉大了孔、孟二人之间的距离,且只给了孟子寥寥数语,孔子则大写特写。东汉王充把孔、孟拉近了,但《问孔》、《刺孟》却是极尽揶揄嘲讽之能事。几个朝代过去,到唐代韩愈出来,孟子才被嵌进“道统”的系列,成了其中的重要一环。与孟子的“出山”对应的是孔子被封为“文宣王”,贞观四年(公元631年)各州县建立孔子庙。又过了诸多春秋,到宋代,孔孟的著作具有了极高的权威性,《论语》与《大学》、《中庸》成为士子的考试教科书。于是,孟子圆梦,配称“亚圣”,其地位基本固定下来。
无论孟子的名气多大,也不管儒家士子、官方大员把他的地位抬得多高,又无论有多少一丝不苟且学富五车的考据大家,却始终没能弄清楚孟子的父母姓字名谁,说不准孟子的老师是谁。除非将来有地下文物出土,否则这千古之谜仍沉埋于历史的迷雾之中。无怪乎权威而严谨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在孟子辞条下还写着“生卒年不详”。让《孟轲传》带着无传主父母名、生卒年、老师的缺憾与读者见面,于心何忍?然而,无可奈何,只好安之若素了。
如果转换一个视角,从重宗法血缘关系的儒家传统中走出来,也可能会有一种新的意义出现,这就是爱因斯坦的“自白”:“像我这种类型的人,一生中主要的东西,正是在于他所想的是什么,而不在于他所做的或者经受的是什么。”对一个科学家如此,但对一个思想家不能仅限于此。因为思想家之所以为思想家,在于他对于与他共在的世界的关系,在于他的思想之矢对于这个世界的穿透力和影响度,在于他的文本和后来人们诠释的张力,在于其人格、文章、语言的魅力。而这一切无不与他所做的或者经受的是什么息息相关。大思想家的本质特征,是伴随着其思想被历史选择的漫长绵延。欢迎是选择,拒绝也是选择。在欢迎和拒绝的二律悖反中,排除了无动于衷的中性麻木,激活了和激活着人们的接受力,同时,也就有了思想家“不在场”的交流和对话。
史家说,孔子作《春秋》,使乱臣贼子惧怕。真的惧怕了没有,我们不得而知。但孟子的民贵君轻的话语确乎使贵为皇帝的朱元璋恐慌,而承袭了浩然之气的文天祥,写作了《正气歌》,使元世祖受到震慑。汲取了《孟子》精华的元稹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成为传世名句。孟子在世时,好与人辩;不在世后,人与孟子辩。在这个意义上,“争议”使人延续生命、扩展思想。这就是思想家的“不朽”。相反,一潭死水,了无生机。
面对孟子,人们说了千言万语,大概还有万语千言要说。本传要说的,前人和时贤基本已经说过,因而不少内容是重炒冷饭。但是,在我看来,即使如此,也可加深印象,重复一遍,抑又何妨?不过,在文本与诠释之间,由于主笔者各自不同,前见沉淀下来的差异在所难免,本传的面目当然不会与同类的书完全雷同,正如《宋.苏轼传》的官方写本与苏辙的《栾城集墓志铭》兄弟印象不会完全相同一样。本传力图“写形传神”,但能否达到预期目的,那就只能交给读者和方家评论了。
鉴于正史关于孟子行踪、事迹、出身、经历十分草简,而言论、思想又过分繁多,我只能在给定的格局下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史简我也简,但非照猫画虎;理多评也多,但不拟枝蔓烦琐。只要能围绕孟子的神采、魅力这个轴心取舍材料,统摄到现代语境中,本传的任务就大体完成。至于其他聚讼不已的纯属考据的东西,这里不再展开。这也是考虑到思想传记不是考据这样一个特殊规定的缘故。
后记
人生充满了偶然性,学术研究的道路也常常伴随不可预测的机会。《孟轲传》的写作,即属一例。那是在我的写作间与同行苏晓离君的一次谈天中引发的。谈天中,他提到马勇君正为河北人民出版社《旷世大儒丛书》物色作者,问我是否愿意承担一本,我说可以一试。未想到,这“可以一试”一语,就把我推到了丛书的作者队伍中,去撰写我所不熟悉、没有准备的《孟轲传》。
如今,写作间因故撤销,我们也从社科院大楼的九层搬到十层,像那样独处一室的聊天机会一去永不复返了。如果没有那时的写作间,那样随心所欲的谈天,能有这种写作缘分吗?从而,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哲学箴言的体会越发深刻了。
直到现在,马勇君尚未见到一次。近在咫尺,而未能深谈,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负责这套丛书的河北人民出版社古籍室主任李大星君至今也未谋面。但与我通信、通话,使石家庄与北京之间拉近了距离。空间阻隔,毫无办法;心灵交流,却畅通无碍。除了工作上的事宜,与大星的联络感到窘迫之外,情感的会通使我愉快高兴。因为写作进度慢,大星的催促就频繁,一个“快交稿”的话语,使我时时感到压力,有如“负债人”那样东躲西藏。但是,同行的同情理解,安慰宽容,以及学术交流,却使我感到温馨舒适,如释重负。特别是大星对我的初稿的准确的评点、严格的要求、对读者负责的精神,令我感盼不一。书稿能写到这个样子,大星的建设性意见,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动力要素。
当然,这本书仍然写得不够理想。最大的缺点是“叙事不足”而“议论有余”。按照要求,应该把“叙事不足”“议论有余”的顺序倒过来才好:叙事有余,议论不足。在这一点上,就非某种偶然性在起作用了,而是某种思维定势养成的好议论惯性,也即某种积习难改的必然性潜移默化的结果。大星已指出了这一点,我在二稿中也竭力去加强叙事性,有的地方,还带有文学性的渲染,但从整体看,还是弱了一些。这可能与我是哲学出身、好议论有关。
有时,我也遇到一些好追根刨底的大学生,提出的问题既新又深,把我难倒。例如,问我西方中世纪提出“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就完全没有意义吗?巴门尼德的“不动的一”是否是“无时间的崇拜”?如此等等。看来,真如孔子所言,“焉知后来者之不如今也”。人生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新生代”也不只追求物质,也有新的视域和憧憬:要求更新知识、转换思想。我的议论,会不会对这些青年人有启发呢?不知道。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常恨离亭,何处高楼雁一声。”从着笔到二稿改毕,不知不觉跨了一个世纪,“往事越千年”,真个是感慨系之了。然而,“道是无情却有情”,“高山不重水不深”。我怀恋已逝的岁月,怀恋已逝岁月中的人和事,包括慨然允我借用《孟子年谱》的孙开泰先生,我的导师钟肇鹏先生对我的指点,好友王葆弦先生与我的学术切磋。
此记。
作者于北京青年湖寓所
2000年2月16日
孟母调教的这位圣人,是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伦理学家、政治家,也是一位雄辩家。王生平教授着笔孟母的早期教育及孟子一生的学究,生动、真实、形象地评述了孟子的思想对华夏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独特影响。 本书取亚里士多德、康德为域外参照,见出“私学”(孟论)不同于“国家乃唯一的教师”(亚论)的中西差异;“告则不得娶”(孟论)与“可以允许道德假象”(康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论)与“痛苦是活力的刺激物……高兴导致更快死亡”(康论)的中西异曲同工。以《红楼梦》贾母积淀的孟子“情节”为尾声,展示永恒的大儒世界。【作者简介】 王生平,男,1945年生,辽宁瓦房店市人,曾用笔名袁售仁、赵平等。1968年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分配在新华社任记者;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皖,获哲学硕士学位,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任哲学室副主任,现为教授、编审、《哲学研究》杂志副主编。出版学术著作10部,译作1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约500万字。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孟轲评传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传世大儒系列 | ||
9787508728988 如需购买下载《孟轲评传》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9 × 21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孟轲评传是中国社会出版社于2009.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22.5 的主题关于 孟轲(前390~前305)-评传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