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民法的知识转型

现代中国民法的知识转型

徐涤宇, 著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选择民法领域中某些知识产品(如民法论文)、立法事件与文本、司法裁判以及具体的学术争议为考察对象,对其进行“深描”,或技术性的量化分析,以探知隐藏在这些事件背后的真相,了解法律人(如民法学者、民事法官)的民法知识谱系,并通过观察立法者、司法者、学者乃至政府和普通民众(如农地立法中的农民)在中国民法知识结构中的互动或博弈,促成对中国民事立法、司法和学术领域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以及将要发生的知识转型的认知。

作者介绍:

徐涤宇,1970年7月9日出生于湖南省新邵县。1992年毕业于中南政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南政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1992年通过国家律师资格考试。1997年至1998年,1998年至1999年,分别在哥伦比亚开放大学、阿根延萨尔塔法官学院、阿根廷萨尔塔国立大学、莫龙大学、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以访问学者身份研习拉美民法典。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民商法典研究所副所长、民商法系副主任。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范围的界定和本书的主体内容

2.1  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本书的主体内容

§3  研究方法

第2章  法律人的民法知识

第1章 绪论

§1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范围的界定和本书的主体内容

2.1 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本书的主体内容

§3 研究方法

第2章 法律人的民法知识谱系

§1 判决书对民事司法解释的引证

1.1 民事司法解释的引证次数

1.2 民事司法解释的引证规范化

1.3 判决书与民事司法解释的衔接

1.4 最高人民法院公信力的提升方向

§2 域外文献的引证与中国民法学的知识来源

2.1 关于材料、对象和方法

2.2 域外文献引证偏好的形成:基于作品年代、学者年龄段的考察

2.3 域外文献的引证偏好与我国民法学研究的路径依赖

2.4 结语

§3 民事法官与民法学者的知识系统:疏离与沟通

3.1 两相分离成为民法知识在两个领域的常态

3.2 民法知识之生硬疏离的成因探讨

3.3 借由法教义学而迭成互动的可能

3.4 结语

第3章 民事立法、司法和学说的知识转型

§1 新世纪民事立法与司法的转向

1.1 新世纪的民事立法:十年高歌法典梦

1.2 法律文化视野下中国民法实证研究的展开

§2 合同的概念与我国债法总则的存废——兼论我国民法典的体系

2.1 合同与债关系的历史演变分析

2.2 现有合同概念下债法总则的存废

2.3 债法总则的废弃与我国民法典的体系

§3 地方性共识与农地承包的法律实践

3.1 农地承包的政策、法律及其实践

3.2 地方性共识与地方性规范:土地调整的村庄原因

3.3 地方性规范的性质与基层政府的角色

3.4 农地承包实践的时代变迁:“放法”、“迎法”与法律下乡

§4 私法规范中劳动群众集体概念的符号分析

4.1 导言

4.2 概念分析的叙述符号方法

4.3 《民法通则》中有关劳动群众集体的叙述结构

4.4 《物权法》中有关劳动群众集体的叙述结构

4.5 其他私法规范中有关劳动群众集体的叙述结构

4.6 结语

第4章 民法知识转型的个案透视

§1 法律行为变更权的期间限制——兼论解释论对法院行动策略的矫正

1.1 问题的产生及其说明

1.2 诉讼时效还是除斥期间:在历史文本中寻找端绪

1.3 我国民法中变更诉权的性质:法教义学上的先决问题

1.4 变更诉权是否适用除斥期间的规定:解释论上的终局结论

1.5 结语

§2 论间接代理制度对仲裁条款的适用——法律论证之个案展开

2.1 问题的提出

2.2 《合同法》第402条对仲裁条款的适用余地:法解释学的视角

2.3 仲裁条款与《合同法》第403条:法律适用中的司法拟制

2.4 问题之延伸:中国民法知识转型的向度

§3 弹性的法学移植——以侵权行为法学中“法益”学说之发展为个案的考察

3.1 问题之提出

3.2 “法益”概念之学说继受

3.3 从法学移植到法律移植——司法解释对“法益说”的继受

3.4 法学移植的弹性与形式理性

3.5 结语

§4 农民地权诉求的表达结构

4.1 扩大地权:城郊农民VS大田农民

4.2 稳定地权:上访农民VS普通农民

4.3 变现地权:强势群体VS弱势群体

4.4 农民地权:诉求表达与实践

§5 农村宅基地限制交易的正当性

5.1 “宅基地使用权”问题的争论焦点

5.2 宅基地自由交易的宏观社会后果

5.3 宅基地自由交易的微观社会后果

5.4 结语

后记

内容摘要:

    
徐涤宇等编著的《现代中国民法的知识转型》选择民法领域中某些知识产品(如民法论文)、立法事件与文本、司法裁判以及具体的学术争议为考察对象,对《现代中国民法的知识转型》进行“深描”,或技术性的量化分析,以探知隐藏在这些事件背后的真相,了解法律人(如民法学者、民事法官)的民法知识谱系,并通过观察立法者、司法者、学者乃至政府和普通民众(如农地立法中的农民)在中国民法知识结构中的互动或博弈,促成对中国民事立法、司法和学术领域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以及将要发生的知识转型的认知。

编辑推荐:

    
徐涤宇等编著的《现代中国民法的知识转型》主要由现代中国民法知识转型之宏观考察维度和微观考察维度两大部分组成。在宏观考察维度,本书选取了法律人的知识谱系、民法方法论、民事立法司法三个维度,试图从各个维度入手对现代中国民法知识转型一一进行考察。在微观考察维度,选取了民法实践的几个微观个案,详细探讨在当代中国民法理论应当如何进行知识转型,以更好地应对民事立法和司法过程之中凸显的众多时代性问题。两大部分均以知识社会学的考察为主要轴线,点面结合,力图清晰展示现代中国民法学正在呈现的知识转型之趋势,并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尤其强调从立法论向解释论转型的迫切性。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现代中国民法的知识转型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6702425
如需购买下载《现代中国民法的知识转型》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长沙出版单位湖南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现代中国民法的知识转型是湖南大学出版社于2012.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23.04 的主题关于 民法-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