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68.0
本书内容包括:概述;A篇:驱动和制动;B篇:车辆振动;C篇:行驶的操纵稳定性。第4版还增加了由于传感技术、电子技术、机械电子技术等的发展,使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得到改善等内容。
概述
1 动力学问题概述
2 局部问题的划分
3 整书的编排
I 轮胎
I.1 轮胎的切向特性
4 车轮阻力
4.1 滚动阻力
4.2 穿水阻力
4.3 轴承摩擦,残余制动力矩
4.4 车轮其他阻力
4.5 总的车轮阻力
5 切向附着、滑移
5.1 附着系数uh的数值
5.2 对u-S曲线的认识
I.2 轮胎的垂直特性
6 接地印迹面压力分布
7 轮胎弹性和阻尼
7.1 轮胎弹性常数,次切距
7.2 轮胎阻尼
I.3 轮胎的侧向特性
8 侧向力,回正力矩,侧偏角
8.1 对侧偏特性的理解
8.2 侧偏刚度
9车轮外倾的影响
10 静止状态下的转向力矩
11 切向力对轮胎特性的影响
12 轮胎模型
13 轮胎的导入特性
Ⅱ车辆空气动力学
14 空气阻力和力矩
14.1 流入速度和流入角,空气密度
14.2 迎风面积
15 空气阻力,空气阻力系数Cx和Cw
16 空气升力,扰流罩
17 侧向风,压力中心
A篇 驱动和制动
Ⅲ 行驶阻力,功率需要
18 驱动的基本方程,牵引力
19 车辆的车轮阻力
20 上坡阻力
21 加速阻力
22 驱动轮上的总的阻力和力矩
23 驱动轮上的功率
23.1 忽略滑移率情况下的车轮功率
23.2 考虑滑移率时的车轮功率
23.3 常用换算
Ⅳ 功率的提供,汽车驱动特性场
24 特性场基础,理想供应特性场
25 动力装置(车辆发动机)的特性
25.1 蒸汽机
25.2 电力驱动
25.3 内燃机
25.4 燃气轮机
26 特性转换装置及其与内燃机的共同工作
26.1 对传动比的要求
26.2 转速转换器,一般性讨论
26.3 机械式(摩擦式)离合器
26.4 液力耦合器
26.5 扭矩一转速转换器,一般性讨论
26.6 内燃机和有级变速器的共同工作
26.7 无级变速器
26.8 内燃机和液力变矩器的共同工作
27 各种动力装置对汽车行驶的适用性
27.1 全负荷特性曲线的比较
27.2 质量比较,不同的能量储备系统,续驶里程
27.3 有害物质的排放,燃料电池
V 行驶功率和燃料消耗
28 行驶工况图
29 平路上最高车速,最小传动比
30 一定速度下的上坡能力
30.1 最高挡上坡能力,发动机和车辆的弹性
30.2 最大上坡能力,最大传动比,展开度
31 下坡行驶
32 加速性能
32.1 速度,路程,时间
32.2 对车辆加速性能的影响
32.3 中间挡传动比
32.4 牵引力的中断
33 燃料消耗
33.1 对燃料消耗重要的影响
33.2 发动机效率不是常数时的燃料消耗
33.3 按最低油耗确定的特性转换装置传动比
33.4 节能挡传动比
33.5 发动机特性场的改进
Ⅵ 行驶极限
34 双轴车辆的运动方程
35 前轴和后轴的附着率
36 前轴驱动和后轴驱动时的附着率
36.1 平路上的匀速行驶
36.2 上坡匀速行驶
36.3 平路加速行驶
37 牵引辅助系统,车轮滑移控制系统,差速锁
38 全轮驱动
38.1 理想的扭矩分配
38.2 实际的扭矩分配
39汽车列车和三轴车辆的上坡行驶
39.1 汽车列车
39.2 三轴车辆
Ⅶ制动
40 动能转换成热
41 制动过程,制动距离
41.1 制动过程,制动距离
41.2 停车距离,制动距离
41.3 紧急制动,正常制动
41.4 车队行驶时的间隔
42 相对减速度,最大减速度,质量系数
42.1 相对减速度,制动力的定义
42.2 相对减速度可能达到的范围
42.3 附着系数利用率,质量系数,制动距离的延长
43 双轴车辆的附着率和相对减速度
44 稳定性,转向能力,制动踏板的量化
45 制动力分配
45.1 制动力的理想分配
45.2 Bh=f(Bv)的阐述
46 对制动系的要求、相关法规
47 防抱死装置
47.1 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V)
48 车轮抱死过程
48.1 在O≤S≤Sc范围内的解
48.2 在Sc≤S≤1范围内的解
48.3 抱死过程中的重要参数
49 制动力定比分配、折线式分配、与装载状态相关的分配
49.1 制动力定比分配
49.2 折线式分配
49.3 与装载情况相关的制动力分配
49.4 速度变化的影响
50 踏板力,制动辅助系统
50.1 与减速度和踏板行程相关的踏板力
50.2 制动辅助系统
……
Ⅷ A篇总结
B篇 车辆振动
Ⅸ 导论,振动的激励,无规则振动
Ⅹ 评价尺度及其计算
Ⅺ 汽车,地面不平度单点激励
Ⅻ 双轴汽车,单轮辙激励
ⅩⅢ 四轮汽车,双轮辙激励
ⅩⅣ 各种悬架导向装置的作用
ⅩⅤ 车辆纵向振动
ⅩⅥ 由发动机激励引起的车辆振动
ⅩⅦ B篇总结
C篇 行驶的操作稳定性
ⅩⅧ 线性单轨模型,客观特征量,主观评价
ⅩⅧ.1 匀速圆周行驶
ⅩⅧ.2 瞬态特性
ⅩⅨ 控制回路,驾驶员-汽车
ⅩⅨ.1 横向控制
ⅩⅨ.2 纵向控制
ⅩⅨ.3 第ⅩⅨ章总结
ⅩⅩ 曲线极限加速度,切向力的影响
ⅩⅩ .1 匀速圆周行驶
ⅩⅩ .2 准线性分析
ⅩⅩ .3 瞬态行驶,转向盘切坡输入
ⅩⅪ 双轨模型,四轮车辆
ⅩⅪ .1 匀速圆周行驶
ⅩⅪ .2 瞬态行驶
ⅩⅫ C篇总结
索引
第4版增加了由于传感技术、电子技术、机械电子技术等的发展,使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得到改善的相关内容。《汽车动力学(第4版)》可供汽车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汽车工程专业师生使用和参考。
本新版本对汽车动力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书中将主动系统作为车辆标准配置引入到驱动与制动、振动以及操纵稳定性的基础理论中.并讨论了车辆在受到干扰时的整车行驶理论问题,还考虑到了车辆与驾驶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汽车动力学(第4版)》通过以图表形式给出的大量车辆数据和计算实例说明了上述理论的适用性,并在对结果的讨论中为车辆性能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汽车动力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2188513 如需购买下载《汽车动力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6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3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