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鼓

铁皮鼓

(德) 格拉斯 (Grass,G.) , 著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45.0

书籍简介:

本书是德国当代杰出的作家君特·格拉斯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书中以畸形人奥斯卡为主线,用意识流、时空交错机隐喻等手法描写他三十年的生活历程,内容光怪陆离,荒诞中见真实,引人入胜,反映出1924年至1954年西德社会的形式。

书籍目录:

译本序

第一篇

肥大的裙子

木筏底下

飞蛾与灯泡

照相簿

玻璃,玻璃,小酒杯

课程表

拉斯普庭与字母

塔楼歌声的远程效果

演讲台

橱窗

没有出现奇迹

耶稣受难日的菜谱

棺材一头小

赫伯特.特鲁钦斯基的背脊

尼俄柏

有信有望有爱

第二篇

废铁

波兰邮局

空中楼阁

他躺在萨斯佩

玛丽亚

汽水粉

特别新闻

把昏厥带给格雷夫太太

七十五公斤

贝布拉的前线剧团

参观水泥或神秘,野蛮,无聊

接替基督

撒灰者

耶稣诞生戏

蚂蚁大道

我该不该呢

消毒剂

在货运车皮里长个儿

第三篇

打火石与墓碑

北方幸运女神

四九年圣母

刺猬

衣柜里

克勒普

在椰子纤维地毯上

在洋葱地窖里

在大西洋壁垒或地堡不能同水泥分家

无名指

末班有轨电车或朝拜密封大口玻璃瓶

三十岁

前言

君特.格拉斯是当今德国资历最深、作品最丰、名声最大的作家,尤其自他于一九九九年十月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在我国的文学界以及文学之友的圈子里,格拉斯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姓氏了。

君特.格拉斯,一九二七年出生在但泽的德意志人聚居区,父母亲一方是德意志人,一方是波兰人。一九三三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但泽的纳粹势力也甚嚣尘上。一九四四年,十七岁的格拉斯被征入伍当空军辅助人员,同年受伤,后被美军俘获。但泽这座海港城市原属波兰,俄、奥、普第三次瓜分波兰时,但泽划归普鲁士。一次大战结束后,但泽成为委托国际联盟代管的自由市。一九三九年,纳粹德国提出但泽走廊问题与波兰谈判,并以谈判无果为借口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爆发。二战结束,但泽归还波兰,更名格但斯克,那里的德意志人都被驱赶回德国。一九四六年,当格拉斯从美军的战俘营获释时,他已经是一个无家可归的难民了。格拉斯先在希尔德斯海姆的钾盐矿当矿工,接着到哥丁根打算通过中学毕业考试,但一上历史课他就反感,终于放弃。一九四七年他到杜塞尔多夫学习石匠手艺。一九四八至四九年,在当地艺术学院学习,兼当模特儿并在一个爵士乐队演奏。一九五三年他迁到西柏林,继续学习雕塑与版画。一九五五年,他的《幽睡的百合》获斯图加特电台诗歌比赛头奖。次年,他的第一部诗集《风信旗的优点》出版,他举家迁居巴黎。这是一段艰辛的岁月:

“我的房间无风

虔诚,一支香烟

如此神秘,谁还敢

提高房租

或者打听我的老婆。”(《信经》)

他住在巴黎拉丁区一幢后排楼房里。卢赫特汉德出版社给他每月三百马克的津贴,让他维持最起码的生活并写作广播剧。长篇小说《铁皮鼓》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

一九五八年十月,“四七”社在阿尔高伊的阿德勒饭店聚会。“四七”社是一个松散的文学团体,既无纲领,也不发会员证,在作家汉斯.韦尔纳.里希特的主持下,每年聚会一次,作家们在会上朗读各自的新作,当场听取评论,该社就以这种方式来推动文学创作与评论的发展。从一九五。年至此,“四七”社共评过五次奖,获奖者是艾希、伯尔、艾兴格尔、巴赫曼和瓦尔泽。这一次聚会时,来了一位年轻人。他来了,朗读了,胜利了。君特.格拉斯,他从巴黎到此地,来时囊中羞涩。他朗读了长篇小说《铁皮鼓》的第一章“肥大的裙子”,与会者一致认为,这部作品生动、感人、清新,并同意授予他“四七”社奖(三千马克)。次年秋季,格拉斯同他的《铁皮鼓》一起在法兰克福的国际书展上露面。这部小说的七种外文译本的版权被买出。兢在这一年,联邦德国的图书市场上还出现了一批长篇小说:约翰逊的《雅各布的揣测》、伯尔的《九点半打台球》、伦茨的《面包与运动》、哈格尔施坦格的《众神的玩物》、瓦尔特的《哑巴》、茨韦伦茨的《死去的男人们的爱》等。在此之前,文坛的中心议题是长篇小说的危机,而此时,连外国通讯社也报道说,联邦德国的“文学也进入了繁荣时期”。

一九五九年底,不来梅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决定授予格拉斯奖金,但不来梅市政府不予承认,表面的理由是《铁皮鼓》亵渎上帝、有伤风化,真正的原因是认为这个小胡子作家是个“有头脑的无政府主义者”,亦即对当时的阿登纳政府持有不同政见。这自然也未能阻止这部小说赢得更多的读者并被译成更多的语言。一九六。年德意志评论家协会授予格拉斯文学奖,一九六二年他又获得法国的文学奖。《铁皮鼓》初版后的四年间,给格拉斯带来了四十万马克的收益,使这位“经济奇迹”时期持不同政见的作家成了“经济奇迹”的受益者。

一九六。年,格拉斯定居西柏林。他的一些剧本,如《恶厨师》(1961)等先后上演,第二部诗集《三角铁轨》(1960)出版,接着,他的中篇小说《猫与鼠》(1961)和长篇小说《狗年月》(1963)相继问世,尤其是后者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卢赫特汉德出版社把这两部作品同《铁皮鼓》一起改版重印时,经作者同意后加上了“但泽三部曲”的副标题。因此,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三部曲”。这三部小说各自独立,故事与人物均无连续性,惟一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是部分情节发生的地点都在但泽。格拉斯说,它们有四个共同点:一是从纳粹时期德国人的过错问题着眼写的;二是地点(但泽)和时间(1920至1955年)一致;三是真实与虚构交替;四是作者私人的原因:“试图为自己保留一块最终失去的乡土,一块由于政治、历史原因而失去的乡土”(1970年11月28日在西柏林同亨里.普拉尔德的谈话)。

一九八。年,被搬上银幕的《铁皮鼓》在美国好莱坞电影节上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小说的英译本也同时在美国走红。从八十年代起,《铁皮鼓》又在东欧和俄国经历了一次复兴。一九九○年三月,《铁皮鼓》中译本由上海译文出版社首次出版。

长篇小说《铁皮鼓》共三篇四十六章,时间跨度较大。第一篇的时间从一八九九年到一九三八年,地点是但泽,主要历史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九三三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后但泽纳粹势力抬头,纳粹党徒对犹太人采取暴力行动的“水晶夜”。第二篇的时间从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六年,地点是但泽、柏林、巴黎、诺曼底、但泽,主要历史背景是德国入侵波兰,但泽纳粹党徒围攻波兰邮局,纳粹党实施安乐死计划(消灭精神病患者、痴呆患者等病人),屠杀犹太人,一九四四年德国军官暗杀希特勒的七.二○事件,二战结束后被割让领土上的德意志人被驱赶回德国。第三篇的时间从一九四六年到一九五五年,地点是杜塞尔多夫,主要历史背景是战后西德的物质匮乏时期,黑市交易猖獗,西德实行货币改革,通过基本法、联邦德国成立和经济复苏。

格拉斯凭着他的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小说的主人公奥斯卡.马策拉特这个侏儒形象。德语中“见到天光”是“诞生”之意。奥斯卡是在两个六十瓦灯泡的照明下出世的,两只飞蛾飞向电灯,投下阴影。奥斯卡感到人世昏暗便要回到娘肚子里去,可是脐带已被剪断。他一生下来就听得懂大人说话。便下决心在三岁生日那天在母亲送他一面铁皮鼓后实施“自残”(这是战争中厌战士兵的做法),从地窖阶梯上摔下去成了痴呆儿,说话咿咿哑哑,从此不长个儿,但他的智商高出成年人数倍,而且还获得了一种“唱碎玻璃”的特异功能,他可以用尖叫、嘘气打碎玻璃,而且还有“远程效果”。这使他跟成年人的世界保持距离,也使他可以躲在牌桌下、衣橱里、演讲台下,或者爬到塔楼上、舞台上、地堡上去冷眼旁观世界。奥斯卡就这样既回避又面对一个黑暗时期十二年的纳粹统治,从小市民狭小的天地走进社会,目睹了种种怪现状,最后成了名利双收的铁皮鼓演奏大师。

小说采用的是框架结构。开篇是奥斯卡在疗养与护理院(精神病院)以白漆栏杆病床为隐居地,让人买来“清白”的纸,敲响铁皮鼓回忆往事,写下他的自供状。原来奥斯卡成名之后又产生厌世情绪,便心生一计,让他的朋友告发他,警方把他当作杀人嫌疑犯关进精神病院监视。末篇是谋杀案真相大白,奥斯卡将被无罪开释,迎来他的是三十岁生日。整个故事情节就在这个框架结构内展开。

《铁皮鼓》是一部第一人称小说或自述体小说,即由主人公奥斯卡自述人生经历。小说的主要素材则是作者格拉斯本人的经历与见闻。格拉斯有着犀利的目光和非凡的记忆力,他能把自幼起见到过的事物牢记在心并描绘出来。他善于捕捉有特色的事物或场景,如在冬季集市上出租烧热的砖头当脚炉,用绳子拴住死马的马头扔在海里捕鳗鱼,这在当时当地是司空见惯的,一旦写出来却会让人感到新奇而有吸引力。格拉斯把形形色色真实的人物、真实的事件、真实的场景编织进一张虚构的网里,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人似信非信,不信又不得不信。文学即语言艺术,德国人把文学作品叫做“Dichtung”,意即“语言艺术作品”。格拉斯的语言艺术就是画家般的写真技巧和富有想象力的虚构本领。

胡其鼎

内容摘要:

  《铁皮鼓》是一部第一人称小说或自述体小说,即由主人公奥斯卡自述人生经历。小说的主要素材则是作者格拉斯本人的经历与见闻。格拉斯有着犀利的目光和非凡的记忆力,他能把自幼起见到过的事物牢记在心并描绘出来。他善于捕捉有特色的事物或场景,如在冬季集市上出租烧热的砖头当脚炉,用绳子拴住死马的马头扔在海里捕鳗鱼,这在当时当地是司空见惯的,一旦写出来却会让人感到新奇而有吸引力。格拉斯把形形色色真实的人物、真实的事件、真实的场景编织进一张虚构的网里,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人似信非信,不信又不得不信。  《但泽三部曲》是格拉斯的惊世之作,本书是其中的第一部。1999年10月瑞士文学院在授予格拉斯诺贝尔文学奖时,称“《铁皮鼓》是二战之后世界文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三岁的奥斯卡无意中发现母亲和表舅布朗斯基偷情,又目睹纳粹势力的猖獗,便决定不再长个儿,宁愿成为侏儒。从此在他的视角里,社会和周围的人都是怪异和疯狂的。他整天敲打一只铁皮鼓,以发泄对畸形的社会和人世间的愤慨。父亲或老师惹了他,他会大声尖叫,震得窗玻璃和老师的镜片稀里哗啦地变成碎片;他还以此来“扰乱”社会秩序,给纳粹分子集会造成麻烦。尽管他个子不高,但智力超常,聪明过人。面对他的洞察力,母亲羞愧忧郁去世,父亲成了纳粹军官,表舅在战乱中毙命。邻居女孩玛丽亚来照顾他,两人发生了性爱,怀孕后她却嫁给了父亲,生下了库尔特。奥斯卡随侏儒杂技团赴前线慰问德军,三年后回到家中,苏军攻占了柏林,父亲吞下纳粹党徽身亡。埋葬父亲时奥斯卡丢掉了铁皮鼓,同时亲生儿子库尔特用石子击中了他的后脑勺,使他倒在坟坑中,流血不止;不过他就此开始长个儿,尖叫使玻璃破碎的特异功能也随此消失……  小说以黑色幽默的虚构故事展示了德国那段最黑暗的历史。根据本书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获得了198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铁皮鼓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格拉斯文集
9787532745005
如需购买下载《铁皮鼓》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译文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精装
页数 784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铁皮鼓是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08.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516.45 的主题关于 长篇小说-德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