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

《青少年必读丛书》编委会, 编

出版社: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年代:2009

定价:24.8

书籍简介:

本书以20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书籍目录: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前言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他自幼丧父,家境贫寒,身受旧北京下层平民社会生活及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的影响。1924年他赴英国任教,并开始文学创作,以幽默风格引人关注。1930年他回国后创作了《骆驼祥子》、《离婚》等作品,确立了现代文学史上都市平民文学第一家的地位。抗战期间他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并写下了百万字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有《龙须沟》、《茶馆》等话剧力作问世,荣获“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小说写的是旧时代北平一个叫祥子的人力车夫的悲剧故事。

祥子从农村流落到城里,当了人力车夫。他年轻健壮,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自己买一辆车,做个“独立”、“自由”的车夫,而三起三落的买车挫折,却破灭了他的人生理想,使他陷入绝望。

在感情上,祥子也失去了自己的主动权,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女儿虎妞喜欢祥子,祥子虽然讨厌她又老又丑,但也没有抵挡住她的诱骗,同她结了婚。婚后祥子用虎妞的私房钱买了二强子的一辆旧车。但没过多久,虎妞便因难产而死,祥子又不得不卖掉车子来安葬她。这一次的家破人亡,使得祥子悲痛万分。虎妞死后,小福子的悉心照顾,使他真心爱上了这个苦命的姑娘。他仿佛又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可命运还是喜欢捉弄他,因生活所迫,小福子沦为了娼妓,没等祥子“混好了”就上了吊。这使得祥子的最后一线希望也变成了泡影。

从此,祥子彻底崩溃并堕落了。他吃喝嫖赌、偷奸耍滑,甚至出卖人命,直到最后沦为了一个社会渣滓、一具行尸走肉,静待死亡。

《骆驼祥子》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读来亲切自然、朗朗上口,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

内容摘要:

  这部长篇小说写的是旧时代北京一个叫骆驼祥子的人力车夫的悲剧,具有十分深刻的思想蕴含。这部小说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自1939年出版后,影响很大,被誉为“抗战前夕中国最佳的长篇小说”。  小说写的是旧时代北京一个叫骆驼祥子的人力车夫的悲剧。祥子是一个从农村流落到了北京城里的青年。到了城里,他选中了拉车这一行,他觉得拉洋车是件容易挣钱的事。祥子对社会没有非分之想,只希望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做一个高等车夫。  经过三年艰辛积攒,他凑足了100块钱,买了一辆新车。但好景不长,军阀混战,祥子连人带车被十几个兵捉去了。他乘黑夜从兵营里逃了出来,还顺手牵了三头骆驼,卖了35块钱。就此他落下了“骆驼祥子”的绰号。  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是土混混出身。他开的车厂有60多辆车,女儿虎妞协助他管理。虎妞长得虎头虎脑,是个三十七八岁的老姑娘。祥子平时虽然不拉刘四爷的车,但仍住在车厂里。祥子回到人和车厂,把卖骆驼的35块钱交给刘四爷存着,他要从头做起,再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租了刘四爷的车,早出晚归拉散客拉包月,拼命跑车。他终于又积攒了几十块钱。当这个希望又将变成现实的时候,不幸再一次降临,祥子拉包月的大学教师曹先生,因为宣传进步思想,受到军阀当局的追缉,祥子也因此受到牵连,他的血汗钱被孙侦探抢劫一空。买车的计划又一次破灭了。  虎妞喜欢祥子,祥子虽然讨厌她又老又丑,但也没能抵挡住她的诱骗,祥子被迫同虎妞结了婚。婚后祥子用虎妞的私房钱买了二强子的一辆旧车。但没过多久,虎妞便因难产而死,祥子不得不卖掉车子来为虎妞办丧事。这一次的家破人亡,使祥子悲痛万分,一头躺倒在炕上。二强子的女儿小福子悉心照顾祥子,使他真心爱上了这个苦命的姑娘。然而命运还是在捉弄他,因生活所迫,小福子沦为娼妓,后不甘屈辱自缢而亡。祥子最后一线希望也变成了泡影,他彻底崩溃了。他吃、他喝、他嫖、他赌,变着法子串宅门去骗钱花。最后,只好靠给红白喜事做杂工来维持生命,他成了一个还有口气的死鬼。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骆驼祥子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青少年必读丛书
9787510011092
如需购买下载《骆驼祥子》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广州出版单位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4.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骆驼祥子是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于2009.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46.5 的主题关于 长篇小说-中国-现代-缩写本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