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2.0
本是一本健康心理学教材。与国内现有的引进版的健康心理学著作不同,本书立足中国社会,采用现代西方健康心理学的框架与分析方法,关注中国公众的健康、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第一部分健康心理学基础
第一章人类有关健康与疾病的认识发展
第一节什么是健康
第二节关于疾病的医学研究发展脉络
小结
第二章健康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健康心理学的基本界定
第二节健康心理学的研究视角
第三节健康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
第四节健康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健康心理学在中国
小结
第二部分行为与健康
第三章健康行为、健康促进、健康管理
第一节行为与健康
第二节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第三节健康管理
小结
第四章饮食与健康
第一节健康的与不健康的饮食行为
第二节体重标准与测量方法
第三节进食障碍
第四节肥胖与减肥策略
小结
第五章吸烟行为与健康
第一节人类吸烟的历史
第二节吸烟危害健康
第三节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戒烟的策略
小结
第六章酗酒行为与健康
第一节酗酒的定义
第二节酒精的生理作用
第三节饮酒与健康
第四节酗酒的病因
第五节对酗酒行为的治疗
小结
第七章高风险行为与艾滋病
第一节艾滋病的定义和症状
第二节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传播
第三节与艾滋病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
第四节对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关怀
小结
第三部分应激、应对与健康
第八章应激:来源及影响
第一节应激与应激源
第二节应激反应与健康影响
第三节应激研究:巨砾模式一细砾模式
第四节应激理论
小结
第九章应激:应对、管理和预防
第一节应对与应对方式
第二节影响应激反应和应激应对的中介因素
第三节应激管理
第四节工作应激和员工援助计划
小结
第四部分慢性功能障碍中的心理社会因素
第十章影响疼痛的心理社会因素
第一节疼痛概述
第二节疼痛的测量
第三节疼痛理论
第四节疼痛的行为解释
第五节影响疼痛的心理因素
小结
第十一章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
第一节心血管疾病的生物学背景
第二节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第三节可变和不可变的危险因素
第四节心理和社会干预手段
小结
第十二章影响癌症的心理社会因素
第一节癌症是什么
第二节癌症的种类与行病学特征
第三节与癌症相关的心理和行为因素
第四节癌症患者的心理干预
小结
参考文献及延伸阅读
后记
前言
健康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心理学的一个年轻的分支,至今正好30年的历史。它试图打破生物医学和心理学之间的壁垒,将人视为一个整体的人,将人的健康视为生物心理社会三位一体、交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它强调预防,强调生命的质量,强调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影响,强调人们对自身健康所肩负的责任,强调社会支持系统在健康保障中的强大力量。而这些,也正是现代人在促进社会发展、追求文明进步的同时却付出了健康的代价之后越来越深的领悟。健康心理学切合了时代的需求,代表着一个方向。
不过,健康心理学的境遇并不良好:在医学领域中,由于生物医学取向一如既往的强势地位,心理学的影响仍旧是雷声大雨点小;在心理学领域中,人们则似乎更加关注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对身心、心身问题虽有探讨但涉猎不深,多少有些鞭长莫及或是力不从心。实际上,生理和心理仍然处于分权割据的状态。也许,未来健康心理学的发展更需要学科之间的联手合作。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自2003年开始招收应用心理学方向的本科生,正是从那时候起健康心理学作为一门新的基础课程开始设置,之后又相继被列为网络课程、自学考试课程和第二专业课程。本书的内容和思路也是作者伴随着这个过程一点点明晰起来的。
本书中,作者不仅比较完整地介绍了国外健康心理学的现有成果和主要体系,还结合并体现了我国对相关问题的传统观点与研究进展,而且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与探索,如对健康领域中身心关系模式的假设,对健康心理学与相近学科关系的梳理,对健康心理学研究视角的整合,对ICF、健康促进、健康管理、应激管理等新理念的重点推介等。多着笔墨处也显示了作者对健康心理学发展方向和重点的认识,有其独到之处。本书的理论阐述和概念说明清晰,研究材料和具体资料丰富。读者从中不仅可在理论上了解心理行为和身体健康的关系,而且能学到许多如何通过心理行为的调节来增进、维护身体健康及预防、治疗疾病的实际知识。
本书可以作为大专院校健康心理学课程的教材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同时对于凡关注健康、想要通过心理行为促进健康或是希望了解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预防中的重要作用的其他人士来说也值得一读。
健康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我国刚起步,由我国学者自己编写的健康心理学著作也还鲜见。希望本书的出版会推动我国健康心理学事业的发展。希望作者在这块新开垦的园地中辛勤耕耘,不断取得丰硕的成果。
缪小春
2008年1月于华东师大
后记
2008年,恰逢健康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的第30个年头,我们不揣冒昧,把自己几年来在执教和研究中所形成的对这门学科目益清晰、深入的认识、理解包括一些思考,集结起来,形成本书,期望有助于推进国内相关领域的读者对这一新兴学科的了解和学习。
本书由李凌和蒋柯合作完成。其中,李凌负责全书框架的搭建,第一、二、三、八、九章的编写及最后的统稿定稿工作;蒋柯负责第四、五、六、七、十、十一、十二章的编写。在总体一致的前提下,我们保留了两作者各自的思考和行文风格,也让读者可以接收到更多元的信息。
除了所列的一些主要参考书之外,我们在编写的过程中还查阅了大量的期刊、网络资料,吸纳了很多研究者、特别是国内相关领域研究者的最新成果,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致谢,但在文中我们都标注了作者和成果发表年份,一方面以示对研究者劳动成果的尊重,另一方也旨在提供基本线索,以供感兴趣的读者追根溯源。
谢谢缪小春教授长久以来的倾心扶助和对本书的热心举荐;谢谢彭呈军编辑一直以来的信任、鼓励和为本书出版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谢谢所有听过我们讲授这门课程的学生,正是他们的积极参与、坦诚反馈以及在互动讨论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支撑和激励我们不断更新、不断深化,最终能有所积淀和体认;谢谢所有真诚关心、默默支持我们的朋友和家人。
虽然我们尽心竭力,渴求完美,但由于学识和经验所限,不足甚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谅解和匡正。
李凌蒋柯
2008年1月于上海华东师大
本书中,作者不仅比较完整地介绍了国外健康心理学的现有成果和主要体系,还结合并体现了我国对相关问题的传统观点与研究进展,而且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与探索,如对健康领域中身心关系模式的假设,对健康心理学与相近学科关系的梳理,对健康心理学研究视角的整合,对ICF、健康促进、健康管理、应激管理等新理念的重点推介等。多着笔墨处也显示了作者对健康心理学发展方向和重点的认识,有其独到之处。本书的理论阐述和概念说明清晰,研究材料和具体资料丰富。读者从中不仅可在理论上了解心理行为和身体健康的关系,而且能学到许多如何通过心理行为的调节来增进、维护身体健康及预防、治疗疾病的实际知识。本书可以作为大专院校健康心理学课程的教材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同时对于凡关注健康、想要通过心理行为促进健康或是希望了解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预防中的重要作用的其他人士来说也值得一读。 本书立足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将人视为一个整体,强调预防,强调生命的质量,强调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影响,强调人们对自身健康所肩负的责任,强调社会支持系统在健康保障中的强大力量,充满人文关怀和生态意识。本书不仅比较完整地介绍了国外健康心理学的现有成果和主要体系,还结合并体现了我国对相关论题的传统观点与研究进展,而且融入了作者的思考与探索,对健康领域的学习者、研究者和实践者都不无启示。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健康心理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61759523 如需购买下载《健康心理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2.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