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四宗注疏研究

《心经》四宗注疏研究

赵振强, 著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48.0

书籍简介:

《心经》是般若类经典中篇幅最小、流传最广的一部经典,并被认为是概括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核心内容。本书通过对唐宋时期出现的唯识、华严、天台和禅宗等四宗的五篇注疏本进行系统比较研究,目的是考察唐宋时期不同经历和不同宗派的学僧如何理解这同一部经典。通过考察不同宗派人士对这部小经的认识、理解、发挥和创造,从一个侧面深入探讨《心经》在中国佛教中的地位,探讨中国佛学中不同思潮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心经》译本与注疏本

第一节 译本略稽

第二节 注疏本简介

第三章 般若思潮与《心经》宗义

第四章 《心经》词文通释比较

第一节 《心经》题释比较

第二节 《心经》词文释义比较

第五章 诸宗诠释“空”义

第一节 《心经》“空”义探源

第二节 窥基等人对“空”的诠释

第三节 法藏对“空”的诠释

第四节 慧忠等人对“空”的诠释

第五节 诸宗“空”义思想异同

第六章 诸宗诠释“无十二因缘、无四谛”义

第一节 窥基等人对“无十二因缘、无四谛”的诠释

第二节 法藏对“无十二因缘、无四谛”的诠释

第三节 慧忠等人对“无十二因缘、无四谛”的诠释

第四节 诸宗“无十二因缘、无四谛”思想异同

第七章 诸宗诠释“无智亦无得”义

第一节 窥基等人对“无智亦无得”的诠释

第二节 法藏对“无智亦无得”的诠释

第三节 慧忠等人对“无智亦无得”的诠释

第四节 诸宗“无智亦无得”思想异同

第八章 《幽赞》中的菩萨行

第一节 修行者的根性考量

第二节 唯识五位修行

第三节 唯识五位的相状分析

第四节 唯识五重观及其特点

第五节 唯识菩萨修行模式的特点

第九章 结语

附录一 七个《心经》汉译本

附录二 (唐)窥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

附录三 (唐)圆测《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

附录四 (唐)明曠《般若心经略疏》

附录五 (唐)法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

附录六 (唐)慧忠(宋)道楷怀深《三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心经四宗注疏研究》仔细梳理了五种注疏本对《心经》核心思想、基本概念和重要命题的诠释,联系各注本作者的派系隶属等因素,考察了各注本与般若思想错综复杂的交涉,分析了各注本在解释相同概念、命题时透露出的不同佛学倾向。《心经四宗注疏研究》探讨不同宗派学僧对同一部经典的认识、理解、发挥以及创造性运用,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心经》在中国佛学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描述了中国佛教中不同思潮的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的实况。《心经四宗注疏研究》在许多方面提出了新问题和新观点,对于深入认识中国佛教整体理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心经四宗注疏研究》由赵振强著。

编辑推荐:

《心经》是般若类经典中篇幅最小、流传最广的一部经典,并被认为是概括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核心内容。《心经四宗注疏研究》拟对唐宋时期出现的唯识、华严、天台和禅宗等四宗的五篇注疏本进行系统比较研究。对这四个宗派五篇《心经》注疏的比较分析,目的是考察唐宋时期不同经历和不同宗派的学僧如何理解这同一部经典。通过考察不同宗派人士对这部小经的认识、理解、发挥和创造,从一个侧面深入探讨《心经》在中国佛教中的地位,探讨中国佛学中不同思潮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心经》四宗注疏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2545687
《《心经》四宗注疏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宗教文化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心经》四宗注疏研究是宗教文化出版社于2012.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942.1 的主题关于 《心经》-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