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89.0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为主线,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实现和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历史课题,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行了完整、准确、系统的研究和论述。
总绪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性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
导论
(一)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一)近代中国社会和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一)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依据
(二)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探索
(三)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内容
(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意义
三、新民主主义的统一战线
(一)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革命统一战线的原则
(三)不同时期的统一战线内容和特点
(四)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
四、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
(一)人民军队的本质和使命
(二)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
(三)人民战争的理论
(四)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五、革命政党建设
(一)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二)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和党内斗争的正确方针
(三)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六、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蓝图
(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四)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五)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嬗变
七、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构想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征
(三)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
(四)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八、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一)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九、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
(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
(三)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以苏联为鉴戒,走自己的道路
(二)社会主义的矛盾和任务
(三)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
(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及其历史局限
十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
(二)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十二、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一)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二)建立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坚持政治协商制度
(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十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二)建设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
(三)推进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发展
(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十四、社会主义和平外交政策
(一)社会主义和平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二)社会主义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
(三)社会主义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四)社会主义和平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十五、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思想
科学发展观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本书是适应理论界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研究和宣传毛泽东思想,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需要,配合并服务于在全党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委党校、山东师范大学、聊城市委党校、潍坊市委党校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集体研究并撰写而成的。全书包括总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部分。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20905129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论》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济南 | 出版单位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89.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1148 | 印数 | 1600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论是山东人民出版社于2009.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1 的主题关于 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