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0.0
管教孩子的方法有千百种,打骂孩子可以说是最直接的。但是时代在变,观念也在更新,家长管教孩子的方法也必须跟着变通。棍棒教育已经是落后时代的产物,如今的父母应该懂得:以尊重的态度让孩子自己负责,反而更能培养孩子独立而理性的人格;以激励、赏识和引导的方法教育孩子,反而更能教育出成功的孩子。
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1
第1招
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12
第2招
做孩子人生成长的好榜样/16
第3招
放下父母架子,平等对待孩子/20
第4招
信任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24
第5招
永远用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29
第6招
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33
第7招
凡事都要与孩子商量/37
第8招
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乐/42
第9招
注意和孩子说话的语气/47
第10招
鼓励孩子说出内心的想法/51
第11招
善听孩子的弦外之音/55
第12招
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讲话/60
第13招
尊重孩子的秘密和个人隐私/64
第14招
尊重孩子的个人兴趣/69
第15招
尊重孩子的理想和追求/73
第16招
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77
第17招
尊重孩子的各种权利/81
第18招
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85
第19招
尊重孩子的朋友/89
第20招
发现和放大孩子的优点/94
第21招
永远别说伤害孩子的话/99
第22招
不在孩子面前唠叨个不停/102
第23招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106
第24招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110
第25招
用沟通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113
第26招
与孩子交流时多听少说/117
第27招
用温和的建议走进孩子的心灵/122
第28招
不用权威的口吻指责孩子/126
第29招
从生活细节上体贴孩子/130
第30招
让孩子感觉到深深的爱/134
第31招
包容孩子的过失/138
第32招
宽容孩子的缺点/142
第33招
理解孩子的坏脾气/146
第34招
多抽些时间陪陪孩子/151
第35招
不将过高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154
第36招
不扮演孩子的“监工”/159
第37招
让孩子自己作决定/163
第38招
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167
第39招
不把家变成死板的教室/171
第40招
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175
第41招
允许孩子发发小脾气/179
第42招
不急于纠正孩子的“出格”/183
第43招
不要和逆反的孩子较劲/187
第44招
永远不对孩子进行体罚/190
第45招
不粗暴专制地对待孩子/193
第46招
赏识孩子的努力和勤奋/197
第47招
及时夸奖孩子/201
第48招
对孩子进行合理奖惩/205
第49招
在他人面前赞扬孩子/209
第50招
用赞美点击孩子的缺点/213
第51招
肯定孩子的“叛逆”/217
第52招
不对孩子进行威胁/222
第53招
适时灵活地激励孩子/227
第54招
肯定和欣赏孩子的闪光点/230
第55招
不对孩子一味指责/234
第56招
不对孩子下否定的预言/239
第57招
不拿孩子和他人随便比较/243
第58招
多一些引导,少一点控制/248
第59招
用小纸条和孩子进行交流/252
第60招
不向孩子提苛刻条件/257
前言
打和骂是一张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他断言:“打骂式的管教,其所养成的只会是‘奴隶式’的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父母们的普遍愿望。但是,由于他们教育“失重”、“失度”,有意或无意中采取了打骂的教育方式,结果事与愿违,出现了不少触目惊心的家庭悲剧。
打骂教育倒不单纯是为了显示父母的权威,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受一种错误的教育观念所支配,那就是“不打不成才”。有人在一所小学校里以“你的父母打过你吗?”为题,请孩子们认真思考后举手表态,几乎百分百的孩子回答是:挨过父母的打和骂。至于不幸被打死打残的新闻也屡有报道,有的故事还被搬上银幕。当然这算极端的例子,但绝对不是耸人听闻。
用打骂的方法教育孩子,“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棍棒底下出孝子”、“树不修不成料,儿不打不成才”、“舍不得重打,上房揭瓦;捶捶打打,出匹良马”就是许多家庭世代相传的教子经验。
打骂孩子乃至造成终生遗憾的,其实并非是许多父母的本意。父母之所以面对那嫩生生的骨肉下得了拳脚,实在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无能而已。打骂孩子的父母,过后没有不后悔的。但是到了下一次,再遇到所谓的“忍无可忍”的时候,那暴力的手就还会打向孩子。
教育专家指出:打骂孩子还说明某些父母的头脑里还存在封建父母的旧意识,没有充分认识打骂、体罚孩子的危害性。他们不考虑孩子的需要与特点,一味地从自我出发,不允许孩子有半点差错或异议,使孩子感受不到亲子之情和慈母之爱,使孩子处于不安和焦虑之中,体力智力发展受到不良影响。
同时,由于得不到应有的爱和支持,孩子往往形成冷漠、孤僻、仇视、攻击、自信心差等心理问题,并且这些心灵创伤,往往会成为日后不良行为甚至犯罪的根源。
打骂孩子造成终生遗憾的事情时有发生,孩子不堪忍受上吊自杀的有之,离家出走的有之,父母失手打死孩子的有之。
打骂从表面上可以使孩子暂时克服自己不正确的欲望和控制不正确的行为,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弄不好还可能使孩子养成说谎的毛病,变得阳奉阴违,父母面前不做、背后做。孩子幼稚无知,分不清善恶好坏,也没有坚强的性格,父母就要耐心细致地教他学会分辨,积极地启发和引导。
打骂会污辱孩子人格和扼杀孩子个性,会使孩子反感、对立、还容易使孩子丧失自尊心,失去生活支柱,逆来顺受,畏首畏尾。长大后不能独立自主,凡事都要依赖他人,容易形成“随风倒”的性格。
打骂孩子是父母无能和缺乏修养的表现,还可能引起孩子对父母的蔑视,降低父母的威信。有的孩子在脑子里根深蒂固地形成“你有错,我就打你”的观念后,他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其他孩子,还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下一代,将来会成为权威型、暴力型的父母。
打骂是对孩子行为后果的一种不良处理方式,父母目的是为了使孩子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帮助他们分清是非,明确努力方向。但是,打骂本身并未指明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应该的,与之相伴随的常常是孩子的消极情绪。因此,父母教育孩子要做到有理、有力、有效、适度、适时。
打骂教育,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在现代的家庭中,应该避免出现。
打骂教育只会摧残孩子的身心中国人历来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实,这种粗暴的家教方式只能摧残孩子的心灵。教育孩子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只能用爱交换爱,用信任交换信任。
教育专家认为:打骂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中国老话实际上是按父母的意志来改变孩子的行为,结果必然会伤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父母打孩子,实际上是向孩子表示:当别人的需要与你的需要发生冲突时,武力(或权力)是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样孩子长大后,他很可能会以武力解决人际冲突,结果是受挫或破坏良好的人际关系。
另一方面,这种管教并不能增加孩子的自律。当有人管着的时候,这种孩子常常不敢表达自己,但没人管的时候又什么都敢做。这种教育方式很可能培养出一个“两面人”。
那些被打骂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已看不到他们身体上挨打的伤痕。但在他们的内心,仍然保留着幼年时挨打的痕迹,其后果是造成对自己没有信心,莫名的内疚,这种内疚会有不同的表现:性格有攻击性,跟人相处困难,或工作不负责任等等。
这种幼年遭受打骂造成的人生不自信,不仅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身心,还会直接限制孩子个性的发展,阻碍了孩子特长的发挥,和很大程度地影响孩子未来的事业成功。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尊重被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实质和精华。”教人首先要教心,在人类精神财富的合声中最细腻、最柔和的旋律应该是对他人尊重的心声。
尊重孩子就是要承认他的人格尊严,倾听他的意见,接纳他的感受,包容他的缺点,分享他的喜悦。
尊重孩子应当是无条件的,也就是这份尊重不决定于孩子的行动而是对孩子的整体接纳,尤其对暂时后进的孩子更要尊重和相信他的价值和潜能。
综上所述,打骂只会摧残孩子的身心,使孩子失去人生自信,而唯有尊重,才能让孩子鼓起人生信心的风帆。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避免打骂教育在自己家里出现。
……
有效的教育激励孩子成功,良好的教育促成家庭幸福。良好的教育不是处罚,而是指导,你是否还相信不打不成器?60招新的亲子教育方法,提供家长更多的选择与孩子建立健康愉快的关系。本书向广大父母介绍了60招不打不骂教育孩子的新方法,其中包含避免与孩子冲突的技巧、改善与孩子沟通的方法、赏识和激励孩子的技巧等几个方面。能够帮助父母和孩子建立健康、愉快的关系,能够在关爱、尊敬、引导、教育和保护中培养出更加出色的孩子。 时代在变,观念也在更新,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必须跟着变通。棍棒教育已经是落后时代的产物。如今的父母应该懂得: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反而更能培养孩子独立而理性的人格;以激励、赏识和引导的方法教育孩子,反而更能教育出成功的孩子。 本书向广大父母介绍了60招不打不骂教育孩子的新方法,其中包含避免与孩子冲突的技巧、改善与孩子沟通的方法、赏识和激励孩子的技巧等几个方面。能够帮助父母和孩子建立健康、愉快的关系,能够在关爱、尊敬、引导、教育和保护中培养出更加出色的孩子。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5418097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朝华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