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26.0
本书在对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学科基础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蕴含中国元素、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CSR的概念回顾
1.2.2 CSR的路径演进
1.2.3 CSR的会计要求
1.3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3.1 主要内容
1.3.2 主要创新点
2 强化CSR的多学科分析
2.1 强化CSR的经济学思考
2.1.1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思考
2.1.2 基于制度经济学的思考
2.2 强化CSR的管理学思考
2.2.1 基于企业本质的思考
2.2.2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考
2.3 强化CSR的社会学思考
2.3.1 基于社会契约理论的思考
2.3.2 基于企业公民观的思考
2.4 强化CSR的伦理学思考
2.4.1 基于正义论的思考
2.4.2 基于经济伦理的思考
2.4.3 基于中国古代先哲“义利观”的思考
3 强化CSR的会计管理模式研究
3.1 责任、企业责任和企业社会责任
3.1.1 责任的含义
3.1.2 企业责任的含义
3.1.3 CSR的概念辨析
3.2 CSR的内容、特征和主客体分析
3.2.1 CSR的基本内容
3.2.2 CSR的主要特征
3.2.3 CSR的客体及利益诉求
3.2.4 CSR的主体及约束条件
3.3 我国CSR缺失的机理透析
3.3.1 企业“逐利”本性的逻辑使然
3.3.2 政府规制缺陷的逻辑使然
3.3.3 利益相关者缺位的逻辑使然
3.4 强化CSR的会计管理新思考
3.4.1 会计与强化CSR的相关性
3.4.2 CSR与传统会计的新融合
3. 5强化CSR的社会调查分析
3.5.1 研究设计
3.5.2 调查结果分析
3.5.3 主要调查结论
4 强化CSR的会计过程研究
4.1 强化CSR的会计目标和会计要素
4.1.1 强化CSR的基本会计目标
4.1.2 强化CSR的主要会计要素
4.2 强化CSR的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4.2.1 CSR的会计确认及其标准
4.2.2 CSR的会计计量及其方法
4.2.3 CSR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应用举例
4.3 强化CSR的会计报告模式
4.3.1 CSR会计报告及其质量要求
4.3.2 CSR会计报告的现行模式
4.3.3 CSR会计报告的理想模式
4.4 我国现行CSR报告的解读
4.4.1 CSR报告的一般表征分析
4.4.2 CSR报告的内部管理系统分析
4.4.3 CSR报告的主题内容分析
4.4.4 CSR报告的改进与建议
5 强化CSR的会计控制研究
5.1 CSRA的相关理论分析
5.1.1 CSRA的历史与现状
5.1.2 CSRA的概念
5.1.3 CSRA的审计客体
5.1.4 CSRA的审计主体
5.1.5 CSRA的审计目标
5.2 强化CSR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5.2.1 审计准备阶段
5.2.2 审计实施阶段
5.2.3 审计报告阶段
5.2.4 后续审计阶段
5.3 强化CSR的国际审计标准
5.3.1 LAASB及其ISAE3000
5.3.2 AccountAbility及其AAl000AS
5.3.3 DNV及其VeriSustain
5.3.4 ISAE3000、AA1000AS及VeriSustain内容比较
6 强化CSR的会计评价研究
6.1 国内外相关评价模式回顾
6.1.1 国外绩效评价的主要模式
6.1.2 国内绩效评价的主要观点
6.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总体评价
6.2 强化CSR会计评价的理论基础
6.2.1 股东利益至上理论及其对应的评价主体、目标和方法
6.2.2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对应的评价主体、目标和方法
6.2.3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对应的评价主体、目标和方法
6.3 强化CSR绩效会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3.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6.3.2 评价指标选择的基本要求与关键点
6.3.3 CSR绩效会计评价的主要指标
6.3.4 评价指标的解释与计算
6.3.5 强化CSR绩效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6.4 强化CSR绩效会计评价的过程演示——以M公司为例
6.4.1 构造M公司CSR绩效评价ANP结构模型
6.4.2 数据来源及输入说明
6.4.3 控制层指标的判断矩阵与权重计算
6.4.4 网络层指标的判断矩阵与权重计算
6.4.5 M公司强化CSR绩效评价指标综合权重的确定
6.4.6 M公司强化CSR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综合评价
6.4.7 M公司强化CSR绩效评价综合得分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会计研究》是一部融理论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前瞻性为一体的学术著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而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与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奋斗。
企业是“嵌入”社会之中的,企业的发展须臾离不开社会系统所提供的物质、价值和信息,离不开社会系统的支持和保障,因此,企业在追求收入、利润,为股东或投资者谋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丝毫不能忘记,为社会亦即为除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减少“外部不经济”或“外部负效应”,处理好企业与人、与社会和与自然的关系,做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乃至“全球企业公民”,是当今企业是否负责任、能否可持续的最重要的体现。在当前我国“转方式、调结构、走低碳经济之路”的大背景下,这一命题更显重要、迫切和珍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的产权关系逐步清晰,企业本质得到了“回归”,基本建立健全了“三会一层”的治理结构,增长利润、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适的社会价值观。然而,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当下,雇用童工、血汗工厂、煤炭灾难、有毒奶粉、环境污染、失信欺诈、分配不公等违背社会道德的不和谐事件还时有发生,这些社会责任严重缺失的现象,不仅时刻拷问着企业的良知,而且对政府执政能力和社会核心价值观也是一种警示。为此,《强化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会计研究》运用规范研究、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对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会计管理模式、会计核算过程和绩效会计评价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
1.对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学科基础进行了系统分析。不仅明确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且为今后的研究汇集了学术素养和理论基础。
2.提出了蕴含中国元素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对其自身行为和后果所承担的对人、对社会和对自然环境的责任,是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责任的价值期望”,应该包括营利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慈善责任、环境责任和发展责任等6个方面,而不纯粹是卡罗尔所规范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等4个问题,尤其是环境责任和发展责任的提出,在一定意义上发展了卡罗尔的企业社会责任观。
3.规范了利益相关者的具体内容。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将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具体化为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提高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把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客体归纳为“股东、债权人、员工、管理者、供应商与分销商、顾客、政府、所在社区、产业竞争者和自然环境”等10个方面,其中明确当下最为重要的企业社会责任客体是员工、股东、消费者和自然环境。我们讲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应该首先积极承担对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优先关注它们的利益诉求,而不是其他方面,讲究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顺序性、侧重性和轻重缓急。
4.构建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会计管理模式。提出了在企业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四维(战略与文化、会计过程、会计控制和会计评价)四面(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的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会计管理模式,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纳人企业的整体战略管理系统。
5.提出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理想会计报告模式。现实与理想是有差距的。考虑到效益与成本的问题,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会计报告模式可以是会计系统模式,也可以是非会计系统模式的;可以是针对会计过程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也可以是从会计确认开始到会计报告结束的所有环节。但是,理想的报告模式应该是全过程的会计报告模式,也就是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会计要素融人整个会计核算过程。
6.设计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综合会计评价指标及体系。从企业社会责任的6个价值维度、结合10个利益相关者方面,设计了38个综合评价指标,并根据各个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关系,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7.丰富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会计目标、会计要素、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的基本内容,实现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内部化、战略化和会计化。同时,在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外部审计问题,并分析比较了这一领域的国际审计标准。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会计研究》是一部融理论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前瞻性为一体的学术著作。本书在对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学科基础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蕴含中国元素、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明确了除营利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之外,环境责任和发展责任也是企业社会责任不可或缺的内容,且是当前我国企业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形式;在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上,把企业利益相关者归纳为“股东、债权人、员工、管理者、供应商与分销商、顾客、政府、所在社区、产业竞争者和自然环境”等10个方面,基于会计系统的一般原理,构建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四维四面”会计管理模式,并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纳入企业的整体战略管理系统;考虑到效益与成本问题,提出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理想会计报告模式,突出了报告体系的多元化和操作性;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维度和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具体方面,设计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综合会计评价指标及体系;最后,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外部审计、鉴证、审验、认证和第三方评论问题,并对相关理论观点和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或修正了相关研究结论。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会计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209056755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会计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济南 | 出版单位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6.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会计研究是山东人民出版社于2011.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75.2 的主题关于 企业-管理会计-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