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

谎言

袁亚鸣, 著

出版社: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5.0

书籍简介:

本小说记述了一位农民子弟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不堪重负,在虚荣心驱使下非法集资,最后资金链断裂,举债无门,走上绝路,杀害亲人后自杀身亡。小说围绕主人公在社会巨变大潮下心理的变迁历程,展现了新时期与传统社会人生观、世界观的剧烈碰撞,以及这种碰撞中各种道德观念——金钱——权利——人性间错综复杂的纠葛,揭示了人性层面上深刻而复杂的个性,展现出强大的震撼力量,彰显了强烈的社会警示意义。

书籍目录:

前言

漆黑的洞穴

袁亚鸣访谈录

感性的小说家常常会被精神错乱的事件或精神分裂而杀人的人物吸引。袁亚鸣对那个名叫曹凤生的传奇人物也产生了兴趣,但他担心:“突出事件和行为如何如何疯狂,这样将会很平庸。”于是,他与这个个子矮小、为人谦和,被众人交口称赞的男人建立了“联系”,并拜访其亲友,实地考察了这个男人去过许多地方.以及发生罪案的地方。袁亚鸣写了一个并不存在的男人的生活。然而,在这个男人的背后,还有什么人吗?那又是谁?“一般来说,谎言是用来掩盖事实的,掩盖某些也许可耻但确实存在的事实。但他的谎言不遮掩任何东西。”袁亚鸣说。可在曹凤生谎言世界的后面,并没有一个真的曹凤生。所以,无论如何,这部小说似乎令人眩目地试图钻入一个漆黑的洞穴。

记者:写曹凤生案,这个念头是怎么产生的?

袁亚鸣:曹凤生杀了自己的母亲,岳母和妻子,最后自己刺了自己七刀,在自家的水塘里自溺死亡。他刻意掩藏了自己的尸体,把自己藏在水码头的石板下面。我来到罪案现场,那时候距噪发已有一段时间,草长得特别高,一种无名的野花盛开,翠艳欲滴。我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吸引了我,但一开始又说不清到底是什么。很神秘,但我知道我已在这东西周围转了许多年。很多有责任感的作家也会如此。他可能会想:“他究竟为什么会这样。”

记者:在这场悲剧中,最吸引您的是什么?曹凤生的双重生活还是他竟能冷静地杀死全家?

袁亚鸣:曹凤生的双重生活并没有空的一半。谎言遮盖了秘密。调查开始时,人们以为是抢劫杀人,大家都知道他隔天拿到了70万现金。尽管那只是他自己说的。但连警察也都相信这一理论,甚至希望是这样。但他们在伪善的表面后面,发现了一无所有,一个人在长达23年的时间中,欺骗了所有的人,他无所事事,拆东墙补西墙,明明天天在亏钱,还整天喜洋洋的,偶尔还泡在城里花天酒地。我在想这个人脑子里每天会想些什么。

记者:在你的小说里,曹凤生也曾经找到过信念,后来是什么潜伏在他身上,让他一直说谎呢?

袁亚鸣:也许他生前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他要问自己的,可能就是这个问题。可后来实际上他已经没有什么好撒谎的了,他再也没有面子要保护。但在真诚和真实之间有一种区别。

记者:您最终觉得他是个精神反常的魔鬼还是个谎言的牺牲品?他说了太多的谎,干了不少蠢事。

袁亚鸣:书中谈的差不多就是这个问题,把一桩看起来似乎邪恶的行为归结为一度被认为十分人性的事情为了保护亲人而杀死了亲人。从而成就了一件属于人类共有的事情。已经读过这本书的人,大都觉得这个故事所讲述的内容虽然极端而可怕,但对我们大家来说却是常见的。在繁杂而失去了节奏的的生活下面,掩盖着每个人的性格本质,多重性和分裂性。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演化为在社会中的我和那个龟缩在自己心灵深处的可怜的“我”一小男人,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差距。我们往往会因那个内心的“小男人”而感到有点羞耻,因为他把我们的怯懦和缺点都展现在我们面前。

记者:他周围的人从来没有起过疑心,您不觉得不可思议吗?

袁亚鸣:这确实是个秘密!这个案子可分两个阶段:他如何钻进这个谎言,而他身边的人又为何毫不怀疑?对她妻子来说,这确实是难以相信的。还有他那些朋友:为什么他们谁也没有发现,实际上他根本没有赚钱的能力,他在亏本,可为什么可以付给别人如此高额的利息?没有人去想这些。与其说不去想,不如说不敢去想,不愿去想。如果他们早想清了,真想清了,他们的既得利益也就没有了。凶杀发生后,真相很快就弄清了。一个被认为是有工厂、有事业、有办公室、有善心、有财富的入,居然除了肉体之外,一切都早已不在属于他和他们了。

记者:曹凤生找了一个情妇,这是不是一个很好的借口呢?因为他有了虚假的双重生活。

袁亚鸣:他那种双重生活是不用建立在任何基础上的。但有了情妇,他的双重生活变得有点正常了。事实上,这是一种三重生活,因为他对情妇也撒谎。尽管我认为她可能是他有时最想倾诉的对象,是他想说真话的惟一对象,也是他走向真实彼岸的唯一途径。事实上他一度为之努力过,也得到了安慰。可是一切都与他擦肩而过了。

记者:您在小说里提到了心理医生?

袁亚鸣:确实,有关方面根据取证的要求进行了心理方面的鉴定工作,但当事人已经不存在了,所以这些鉴定无法解释他的情况。事实上,大家都在寻找这场悲剧的原因。

记者:您还在小说里提到,实际上他身上还有一个说谎者。

袁亚鸣:他身上有一个他必须与之斗争的心理要求。实际上我们每个入的身上都有j它把他催眠了一样。蒙蔽了他一辈子,如同蠓被蛇催眠了一样。

记者:曹凤生犯下如此恶行,但曹凤生看来也不是十恶不赦,甚至身上还有让人同情的东西,至少不使人十分厌恶。

袁亚鸣:在他身上有种非常中性的东西。既残暴,又有些,怎么说呢……有些白的东西,空的东西。每一个到过罪案现场的人,都会被至今还僵凝在地上的暗褐色的血浆和脑脊液所震撼。但引起我决心写作的却是另外一种场景,墙上到处是凌乱的血手印,台阶上也有杂乱的血迹,故意被掀乱的家俱和茶具,还有一些零散的凶器和财物,特别是一副哑铃,砸坏了客厅的墙,掉落在地,在现场上那么宁静,不,是恬静地看着我的,与现场的肃杀和血腥气息格格不入。是的,他一定在幻想一种博斗,他在自己和亲人生命的最后时刻,一定把自己分成了两个人,一个在屠杀亲人,一个却勇敢地保护亲人。他不完全是为了给后来破案的人伪造了杀人抢劫的现场,他在用最后的血腥谎言来满足自己:在最后时刻,他保护了自己的亲人。但事实上,连死亡也成了骗局。

记者:您是把他当作是做可怕的事情的人,还是遇到了可怕的事情的人?

袁亚鸣:不管怎么说,我把他当作是遇到了可怕的事情的人。读完这书,人们必然会觉得,一方面犯下如此罪行的人,一方面却不明不白地成了一种神秘之物的玩具。

记者:那么这件不明不白的神秘之物又是什么呢?

袁亚鸣:人言可畏。人心可畏。他制造了谎言,又被谎言制造,然后得到了众人的奉承。没有人去追根寻源,去了解他给别人的钱是哪里来的。于是众口一致的奉承,就成了把他送上不归路的谎言。个别的谎言集体的谎言谎言的整体,乃至谎言的世界。

记者:小说的结尾,您写道:“或许写这件事,或许写作本身,也是一种谎言。”这谜一样的句子究间是什么意思?

袁亚鸣:这恐怕与我自己在这方面的模糊有关。我觉得如果人性到了连死都成为一种谎言的话(而且可怕的是貌似好心的谎言),那生活就是恐惧加恐惧,没有了任何希望和出路。你看这些谎言,密布在各个层次当中,每个人都在撒谎,对谎言熟视无睹。在某个角度上说,不也正是众人的谎言导致了曹凤生的结局,而正是众人自己的谎言,最终让他们的财富和精神遭到了谎言的重创吗?!所以我宁愿它只是小说和写作中的虚构或“谎言”,或与生活的真实绝缘。至少,也不会这么密集地与真实的生活联系着。

记者:有一个困扰读者的问题。也许他是为了自己的亲人在他死后免受痛苦而杀了她们,可为什么他又让自己的孩子幸存了下来?

袁亚鸣:一直以来,他就是这样一个矛盾体。他以为自己在为自己的亲人活着,因为他不断赢得美誉,等于让自己的亲人有了安慰。因此一旦他恶名远扬,他的亲人就会悲痛万分。所以他不愿意他的离去带给自己亲人一种双重痛苦。所以他要带她们一起走。这样的说法让他对自己亲人的屠戮有了人性的意义。但是他的孩子还活着。说自私是不够的,孩子是他的延续和期望。他还在期待,自己的谎言神话能够延续,这是他离开人间时的一盏灯,照亮着他离去的归途。期望,也是一种不甘心。只要还有人类,就会有谎言。他知道这一点。所以死了之后他还要捐款做爱心基金。

记者:这以前,你一直在创作文学性很强的文本,强烈的意象和民族批判精神为创作指向,有人把你称为文学界的“魔幻圣手”。但你这次的创作落实在了一个人的行动上,这是你写作上的转列吗?

袁亚鸣:说实在的,我完全没有想到这次写作是这样一种残酷的心灵遭遇,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我最初的文学感觉。甚至在某个角度上,或某个时刻,我没有把它当成小说来写,我发现我走进了主人公的心境,它的心境就像是通向某个院落的庭径,幽深灰暗中却又异常宁静,引人入胜,欲罢笔而不能。我几次因为看到他和他身边的人的心灵而痛苦万分,想罢笔不写,但又无法做到。最终让我体会到了一个人在痛苦中的努力,是一种麻木的震撼和一种人性精神的崭新觉醒。是一种脱胎换骨。即使写完以后,也没有走出洞穴之感,无法轻松,反而觉得写得太浅,因为我渐渐看到他幽暗的心径竟然通往的是人类共同的某个院落虚荣。正是虚荣的魔兽盘踞在他的心底,造就了他谎言的人生。这种经历是痛苦的,我也在想,这难道是一个作家的归属吗?我看透了。对我和写作来说,这个事情已经结束了。

内容摘要:

  23年的谎言,一场对妻子和母亲的溅血屠戮。到底是人性的终极关怀,还是人类谎言互构的必然结局……  《时代汉典》最新荣誉出品!血色迷雾,到底谁骗了谁,到底是谁成就了谎言的血腥……  人言可畏。人心可畏。他制造了谎言,又被谎言制造,然后得到了众人的奉承。没有人去追根寻源,去了解他给别人的钱是哪里来的。于是众口一致的奉承,就成了把他送上不归路的谎言。个别的谎言集体的谎言谎言的整体,乃至谎言的世界。  曹会计一家一夜之间遭到满门屠戮,本人也失去了影踪。众口一词,都是因为他把刚刚收到的70万现金带回家,遭到了绑架和杀人抢劫的厄运,但随着案件调查的入,众多疑窦纷沓而至,许多平常却让人惊异的事实纷纷浮出水面……在杀人现场后门,人们抽干了河水,竟然发现曹会计身中七刀,沉尸河岸的码头下面……案件柳暗花明又一春,峰回路转,案件真相风波再起,出人意料……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谎言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6756911
如需购买下载《谎言》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呼伦贝尔出版单位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 354 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谎言是内蒙古文化出版社于2009.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47.5 的主题关于 长篇小说-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