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堂”里外

“二流堂”里外

吴祖光, 著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书随笔集。以“二流堂”事件中的人物为线索,记述了相关人物的命运和遭遇。

书籍目录:

一、“二流堂”群落

关于“二流堂”群体人物

“二流堂”真相/003

关于潘汉年

潘汉年同志千古/023

关于夏衍

《夏衍剧作简论》序/027

《夏衍传》序/031

革命的作家和战士夏衍同志/036

永别夏公/042

关于聂绀弩

“哲人其萎”悼聂绀弩/048

关于丁聪

三十七载因缘小记丁聪兄/053

关于张正宇

讨人欢喜怀念画家张正宇/059

关于张光字

怀念张光宇大师/063

关于秦怡

《秦怡:深渊中的明星》序言/066

“秦娘美”记秦怡/071

二、梨园风流人物

关于梅兰芳

梅兰芳先生的艺术青春长在/079

关于程砚秋

周公遗爱程派千秋追记拍摄电影《荒山泪》

关于盖叫天

青年盖叫天/097

关于荀慧生

苏三的沧桑怀念荀慧生先生/101

关于萧长华

祝颂萧长华/103

关于叶盛兰

无与伦比的叶盛兰/105

关于常香玉

爱国艺人常香玉/109

关于方荣翔

方荣翔的最后之歌/115

三、与大师同行119

关于齐白石

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齐白石老人/121

画家齐白石/129

关于余上沅

《余上沅戏剧论文集》序/136

关于叶圣陶

叶圣陶先生不朽/142

关于田汉

“天下何人不识君”悼念田汉同志/145

关于黄佐临、丹尼夫妇

哀佐临,想丹尼/148

关于老舍

怀念老舍先生《老舍剧作全集》序/152

关于曹禺

六十年交情与曹禺病榻谈心为《曹禺画册》作序/160

关于陈铭德

创造者的气度悼念陈铭德先生/165

关于赵超构

对超构先生的哀思/167

关于赵丹

哭赵丹/170

关于王森然

森然先生在戏剧史料方面的贡献/172

前言

为“中国人物系列”和“中国往事系列”而作

李辉

我们生活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生活如以往一样,每天都在流动。但是,流向何处,如何流动,谁能说得清?面对现实的丰富多彩和变化莫测,我们的困惑,或许更多于兴奋。

君不见,启动电脑,走进电子网络世界,铺天盖地的信息汹涌而来。电子网络如此快捷如此便利,一个人名,一个地名,一个事件名称,键盘轻松一敲,几秒时间它跟随搜索引擎走遍了世界各地百万千万上亿网页,瞬间就把搜寻结果呈现在你的面前。

这的确是一个奇异的世界,历史上发生过的一切,扑朔迷离的事件、光怪陆离的景象,以及众多大大小小的人物的命运,似乎都被一网打尽,再也不会被忽略,无论是谁都可以神游其中,与历史亲密接触。

然而,这只是一种可能。我们每日看到的还有另外一种景象:娱乐化挟电子网络之便利而蔓延。历史被戏说,被删减,甚至如同电脑文件一样被格式化。令人遗憾的是,历史健忘几乎在每个年龄层次的人群都普遍存在。不同历史阶段众多事件的来龙去脉,今昔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若隐若现,人物性格与命运的丰富多彩,诸如此类与民族记忆密切相关的内容,很难说不会被慢慢消解而散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

现实情况不正是这样吗?人们习惯于臧否时事,慷慨激昂大发宏论,或者在网络世界以片言只语挥洒激情。但有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所立足的历史叙述,很可能不是坚硬的石头,而是一堆由片面、偏颇、甚至偏见构成的沙丘。有的人往往自以为洞悉一切,其实所知甚少。历史的许多细节,彼此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早已变得陌生。某些今日发生的国内或国际事件,初看起来清晰明了,我们哪里知道,许多事情其实背后早就有复杂的历史原因纠缠其中,远不像非此即彼如此简单。问题是,我们很可能对此无从知晓。或者,纵然有心,也无能为力了。

幸或不幸,我们就处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情境之中:一方面,电子网络的空间迅疾拓展,历史与现实的容量可以放大到难以想象和预测的无限;另一方面,历史的叙述则又逐步萎缩,许多曾经重要的人物的名字逐渐被淡忘。

作为一个写作者和历史爱好者,我常常感到困惑。欣喜还是悲观?哪里说得清楚。

不管如何,写作者和出版者,还是应该积极应对电子网络的挑战,于坚韧沉着之中,将历史记忆尽可能地清晰地呈现出来。它们是故事,是细节,同时也是知识,是思想。星星点点,方方面面,不同时期不同人亲历的一切,不同领域不同性格的人物,旦汇集起来,将为人们了解历史提供丰富的文本。

走进电子网络虚拟世界,我们脚下踩着的,却应是一块坚硬的基石,而不是一片轻飘的浮萍。

“中国人物”与“中国往事”,相对独立,各有侧重。但实际上互有交叉,很难有绝对清晰的区别。事中人,人之事,又如何能分开?

“中国人物”主要选编某一作者关于不同人物的印象记,同时,兼及人物传记。不同的选本和传记一旦汇聚一起,就将形成中国各界人物的群体形象,从而有可能呈现出千姿百态的人物画廊,使读者对历史的触摸,因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强烈反差而变得生动起来。

“中国往事”则以事为主,由事入史。主要采取集中描写同一主题的方式,或个人一生扫描,或某一事件描述,突出亲历者的回忆,其叙述也尽量立足于历史文献的记录。

两套丛书体裁有别,但贯串其中的文化品位和精神追求应是一致的。这就是:尊重历史,强调客观,注重细节,突出多样性。

是为序。二○○七年七月十九日,北京

内容摘要:

  曾经轰动一时的“二流堂”,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也许已经陌生了。可这个郭沫若戏谑命名的“二流堂”里走进走出的每一个人,在中国现代文化艺术历史中可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吴祖光的叙述里,你可以领略他们的风采,了解他们曲折传奇的人生和经历的风风雨雨……本书将告诉你“二流堂”的原生态……  “中国人物”主要选编某一作者关于不同人物的印象记,同时,兼及人物传记。不同的选本和传记一旦汇聚一起,就将形成中国各界人物的群体形象,从而有可能呈现出千姿百态的人物画廊,使读者对历史的触摸,因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强烈反差而变得生动起来。本书是“中国人物”系列之一,将告诉你“二流堂”的原生态。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二流堂”里外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39927251
《“二流堂”里外》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南京出版单位江苏文艺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300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二流堂”里外是江苏文艺出版社于2007.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67.1 的主题关于 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