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研究史论

汉赋研究史论

踪训国,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书为作者博士后出站报告。汉赋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来研究者对这种作品进行过评论、注释、编选,但对汉赋研究史很少进行总结和研究。本书可谓开创性的工作,答辩委员会的各位专家一致认为它填补了学术界研究的空白。本书广搜博采,钩稽深微,对汉赋的全部认识史、接受史综观论析,立论允当,语无虚发,多所创新,在赋学的研究领域中处于前沿地位。

作者介绍:

踪凡,原名踪训国,男,1967年8月生,江苏沛县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全国赋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赋学文献研究。

书籍目录:

序 绪 论 第一节 汉赋的价值和文学史地位  第二节 汉赋研究基本情况综述  第三节 关于本课题的几点说明 第一章 两汉:汉赋研究的开创与奠基  第一节 司马迁汉赋研究发微  第二节 扬雄汉赋观刍议  第三节 刘向父子的汉赋研究  第四节 西汉帝王的汉赋观  第五节 王充汉赋观试说  第六节 班固汉赋研究评析  第七节 蔡邕与鸿都门学的汉赋观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汉赋研究的发展与兴盛  第一节 三曹的汉赋观与古代汉赋研究的转捩

序 绪 论 第一节 汉赋的价值和文学史地位  第二节 汉赋研究基本情况综述  第三节 关于本课题的几点说明 第一章 两汉:汉赋研究的开创与奠基  第一节 司马迁汉赋研究发微  第二节 扬雄汉赋观刍议  第三节 刘向父子的汉赋研究  第四节 西汉帝王的汉赋观  第五节 王充汉赋观试说  第六节 班固汉赋研究评析  第七节 蔡邕与鸿都门学的汉赋观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汉赋研究的发展与兴盛  第一节 三曹的汉赋观与古代汉赋研究的转捩  第二节 晋代的汉赋观与古代汉赋研究的拓展  第三节 兴楚盛汉,蔚成大国——刘勰论汉赋的性质源流  第四节 写物图貌,蔚似雕画——刘勰论汉赋的文学成就  第五节 《文选》对汉赋的编录与分类——兼及东汉六朝时汉赋整理的盛况  第六节 先唐时期的汉赋注释第三章 唐宋元:汉赋研究的低落与复苏  第一节 关于汉赋价值与赋家品德的讨论  第二节 李善《文选注》对汉赋的注释  第三节 唐宋类书对汉赋的摘录与编类  第四节 语言研究与名物考辨——汉赋研究的新亮点  第五节 朱熹、晁补之、章樵等人的汉赋研究  第六节 王观国、程大昌、王应麟的汉赋研究  第七节 祝尧、陈绎曾等人的汉赋研究 第四章 明清及近代:汉赋研究的总结与深化  第一节 明代学者对汉赋的评论  第二节 明代的汉赋整理与编录  第三节 明代的汉赋注释与评点  第四节 清及近代的汉赋评论:以赋话为中心  第五节 刘熙载《艺概·赋概》的汉赋观  第六节 清纂赋集中的汉赋编录  第七节 清纂文集中的汉赋编录  第八节 清及近代的汉赋评点与注释 结 语 古代汉赋研究的总结与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内容摘要:

本书作为第一部汉赋研究史专著,将中国古代的汉赋研究划分为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及近代凡四个时期,系统地梳理了汉赋研究的历史嬗变,尤其注重分析古代汉赋编录的体例、方法及其成败得失,肯定汉赋注释和评点在汉赋阅读与传播中曾经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对汉赋研究产生的学术背景、包蕴的文化内涵以及可资借鉴的合理因素有一定的理论思考。...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汉赋研究史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京华学术文库
9787301117019
《汉赋研究史论》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汉赋研究史论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7.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22 的主题关于 汉赋-文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