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鲁迅形象的重构

新时期以来鲁迅形象的重构

徐妍, 著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个难度较大并具有挑战性的现实课题。作者置身于众说纷纭的当代语境中,超越了传统“作家研究史”的层面,通过对“文革”后不同时期不同研究者对鲁迅形象的建构和解构过程的考察,结合二十余年来中国思想界的论争和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变迁,着力廓清此时期文化界重构鲁迅形象的内在依据,以一种新鲜的学术思路揭示出这一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有效地将这一重大课题整合到当代中国的思想史研究领域。

书籍目录:

序言

绪论

上篇 集体性鲁迅

第一章 两个“凡是”的双重标准:再解读茅盾对“神化鲁

迅”的质疑——以茅盾的《答记者的访问》为中心

第二章 鲁迅诞辰100周年背后话语的认同与裂隙

第一节 以仪式的形式悬搁记忆

第二节 周扬的报告:由“代言”到错位

第三节 1981年的中国知识群体:战栗的启蒙者之梦

第三章 精神文化视角下的鲁迅:主体性回返的恒与变

第一节 重审《杂文报》《青海湖》风波:主体意识的纷纭投影

第二节 转型的“镜子”:“实践性主体”的文化想象

第三节 转折的“探寻”:“精神性主体”的自我隐喻

下篇 个体性鲁迅

第四章 个体生命的复杂性探索

第一节 鲁迅诞辰110周年:梦幻期的终结与分化

第二节 现代知识者鲁迅与悖论的“自我”——以汪晖的“概念清理”为中心

第五章 个体生命的多样性读解

第一节 神圣与世俗:两种理想主义的对峙

第二节 退居书斋的学人思路:“学者”鲁迅被重构的逻辑与悖论

第三节 叙述学和细读的升温与冷却:形式本体鲁迅的探索

第六章 反思、理解与对话:“后启蒙”知识分子鲁迅重构的演变

第一节 从“被同化”到反思:“精神性主体”的深化

第二节 从想象到理解:“实践性主体”的低调转换

第三节 从反思到体悟:张梦阳对鲁迅“人学”思想的阐释言路

第四节 从独白到对话:“后启蒙”年轻知识分子对鲁迅原质的解读——以孙郁的鲁迅重构为个案

第七章 世纪之交越界的解构和重建学理新秩序

第一节 《收获》风波:新意识形态下的解构行动

第二节 鲁迅诞辰120周年:新意识形态下的低调整合

第三节 鲁迅研究的学理思路与鲁迅学的建构——以2004年“鲁迅研究二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为中心

第四节跨文化视阈下对“东亚鲁迅”的阐释——以2006年纪念鲁迅诞辰125周年暨逝世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为中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这样的文字更适合于文学批评,而不特别适合于学术研究。但是,我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学术研究中的情感因素:学术研究一定要摈弃性灵文字吗?性灵文字在语言层面的美感,在思维层面上的直觉判断力,有时恰恰可以为学术研究带来敏锐的发现。

编辑推荐:

《新时期以来鲁迅形象的重构》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徐妍是一位以性灵文字见长的学生。写作中,往往根据自己的情感倾向选择研究对象,并以自己的情感世界、心灵世界对研究对象进行体察。虽然经过三年读博阶段的专业规训,徐妍还是没有能够祛除学术研究中的情感因素。客观地说,这样的文字更适合于文学批评,而不特别适合于学术研究。但是,我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学术研究中的情感因素:学术研究一定要摈弃性灵文字吗?性灵文字在语言层面的美感,在思维层面上的直觉判断力,有时恰恰可以为学术研究带来敏锐的发现。为了呈现新时期鲁迅重构的脉络,徐妍的论著将结构设计为“建构”和“解构”两条线索。该著采用“文本”细读的路数,对于鲁迅的阐释文本进行细读,既尊重了鲁迅本体,也尽力客观地描述了新时期鲁迅研究史的发展脉络。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新时期以来鲁迅形象的重构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三味学术文丛
9787533649210
《新时期以来鲁迅形象的重构》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合肥出版单位安徽教育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新时期以来鲁迅形象的重构是安徽教育出版社于2008.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5.6 的主题关于 鲁迅(1881~1936)-人物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