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2.0
《今天》文学杂志在海外复刊后,开始设立“今天旧话”栏目。多多的《1970~1978北京的地下诗坛》发表在1991年第一期上,算是开篇。阿城、齐简、郑先、徐晓、田晓青、崔卫平、一平等人都先后给“今天旧话”写了文章。到目前为止,由这个专栏陆续刊出的回忆文字加起来有十五六篇。这是《今天》自七十年代问世以来,第一次有意识地将自己过去的历史作一次松散的、集体性的回顾,成就了《持灯的使者》一书。书中还包括廖亦武主编的《沉沦的圣殿》(1999)一书里的几篇采访录,以及舒婷、宋海泉和戈小丽等人的回忆文章。属于文学随笔类。
序言刘禾
第一编昨天
诗的往事齐简
十三路沿线田晓青
《今天》与我徐晓
未完成的篇章郑先
1970-1978北京的地下诗坛多多
彭刚北岛
白洋淀琐忆宋海泉
生活、书籍与诗舒婷
昨天今天或今天昨天阿城
心中的郭路生何京颉
郭路生在杏花村戈小丽
郭路生崔卫平
永远的五月徐晓
无题往事徐晓
国槐:悼郿英一平
为了告别的纪念:献给赵一凡一平
第二编今天说昨天
北岛访谈录刘洪彬(整理)
芒克访谈录唐晓渡
彭刚、芒克访谈录亚缩、陈家坪
鄂复明访谈录亚缩等
李南访谈录亚缩、陈家坪
马佳访谈录亚缩、陈家坪
林莽访谈录亚缩、陈家坪
王捷访谈录亚缩、陈家坪
前言
我喜欢读回忆性的文字。许多事一经当事人讲述,就有一种奇特的魅力,它总是能打动我。
我开始接触《今天》的诗人群体可能比文学界的好多人都晚。大约在一九九二年春,朦胧诗的英文译本Splintered
Mirror刚刚出版,美国笔会出面邀请了北岛、多多、舒婷、顾城还有他们的翻译到美国各地巡回朗诵。诗人们抵达西海岸北加州的时候,是由我接待的,因我当时已在柏克莱加州大学任教。记得那天活动安排在我们柏克莱城的一个叫做黑橡树的书店里,书店的地方不大,但来的人很多,有不少听众被挤在书架和书架之间站着,盛况空前。当天晚上,诗人们和一些朋友来到我家喝茶聊天,直到深夜。李陀也在其间,他那年春天碰巧在柏克莱加大作访问教授,讲授当代文学。我现在手头还保留了那天晚上大家的合影,其中一张照片里每人头上戴着一顶顺手抓来的帽子,洋溢着一片乐呵胡闹的气氛。这就是我和《今天》打交道的开始。后来,北岛又让我参与了《今天》杂志的编辑工作,负责理论和评论那一块版面,从此,这本刊物便成了我案头的必备书。每收到新的一期,从中寻觅有意思的文字就成了我经常的功课。但是,多少年来,我最爱看的还是其中的散文和《今天旧话》这个专栏,因为它们是当事人对往事的回忆和记录,里面有种种我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人和事,他们都在这些文字里变得鲜活起来。久而久之,我成了《今天旧话》的忠实读者。
《今天》文学杂志在海外复刊后,开始设立《今天旧话》的新栏目。多多的《1970-1978的北京地下诗坛》发表在一九九一年第一期上,算是开篇。同年第二期登出了阿城的《昨天今天或今天昨天》,接下来齐简(史保嘉)、郑先(赵振先)、徐晓、田晓青、崔卫平、一平(李建华)、彭刚等人都先后给《今天旧话》写了文章。到目前为止,由这个专栏陆续刊出的回忆文字加起来有十五、六篇。这是地下刊物《今天》自七十年代问世以来,第一次有意识地将自己过去的历史作一次松散的、集体性的回顾。现在我把这些文字结集成《持灯的使者》一书,以飨读者。在编辑此书的过程中,我有幸结识了廖亦武和唐晓渡,他们不但提供了宝贵的意见,而且还慷慨地同意我们在这里重印《沉沦的圣殿》一书里的几篇采访录,以及舒婷、宋海泉、何京颉、和戈小丽等人的回忆的文章。由于《今天》的历史也是整整一代人的历史,因此,我们在《持灯的使者》里读到的不仅仅是围绕《今天》的那批有理想、有才华的诗人作家的故事,还能通过不同作者的手笔感受到一些实实在在的气氛,六十年代的气氛、七十年代的气氛、和八十年代的气氛,以及这三个十年之间的不同。
齐简在《诗的往事》一文里,提到她初次读到郭路生的诗歌时的情景,说那是一次深刻的震撼:“记得那晚停电,屋里又没有蜡烛,情急中把煤油炉的罩子取下来,点着油捻权当火把。第二天天亮一照镜子,满脸的油烟和泪痕。”读到这里,齐简的“满脸的油烟和泪痕”也叫我经受了一次小小的震撼,我想今天的很多读者大都会羡慕齐简,羡慕她有过那样的一次阅读经验。但我知道好多事情是很难重复的,不敢想象在如今这样一个听激光唱盘卡拉OK看好莱坞大片的时代,一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还会有像当年齐简她们那样读诗的读者,或许还有?但愿还有。我们今天阅读《持灯的使者》仍被它所描述的世界如此吸引,恰恰是由于这里的文字能够让我们进入类似齐简所经验的那一切,那些油烟,那些泪痕,和一些实实在在的气氛。这些气氛贯穿始终,让你产生幻觉,让你经历一次奇特的时间错位,眼前的实实在在一下子变得有点不真实,好象走在路上一不小心踩了个空,你突然对眼前熟悉的事物产生怀疑,不由得问,比起诗人和他们的朋友们所经历的一切,我们当下的日常生活是否更真实?
谁是《持灯的使者》的主角?
在阅读中,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虽然《持灯》里每篇文章的立意是要谈诗人和他们的诗,但文中经常被凸显出来的、甚至有点喧宾夺主的是白洋淀、杏花村、北京东四胡同里的“七十六号”大杂院、十三路公共汽车沿线、前拐棒胡同十一号等等。这些地点是早期《今天》诗人和地下文学的志愿者们曾经出没或生活过的地方,它们往往在《持灯》的回忆文章中一跃而成为主角,白洋淀尤其如此。多多在回顾他与芒克和岳重的友情时,写道:“芒克是个自然诗人,我们十六岁同乘一辆马车来到白洋淀。白洋淀是个藏龙卧虎之地,历来有强悍人性之称,我在那里度过六年,岳重三年,芒克七年,我们没有预料到这是一个摇篮。当时白洋淀还有不少写诗的人,如宋海泉、方含。以后北岛、江河、甘铁生等许多诗人也都前往那里游历。”多多用的“游历”这个词是很有分量的,它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地下诗人的交往形式和地下诗歌的传播渠道,就连友谊的建立也通常依赖于这样一种交换方式,比如,多多告诉我们,他和芒克相约每年年底要像交换决斗的手枪一样,交换一册诗集。
……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三十年代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赵家壁当年在上海良友图书出版公司策划他那十卷本的宏大工程时,曾找过阿英和施蜇存共同商议,还有多次跑到内山书店去寻求鲁迅的帮助,因为做这部书在当时困难重重,十位主编起码有一半以上被列入国民党政府的黑名单,包括鲁迅。如果通不过审查,《大系》随时就有可能半路夭折;更不利的是,当时五四文学已日过中天,大多数都市读者的兴趣早已倒向好莱坞电影、畅销书、和流行乐市场。阿英感慨地说,短短十几年,五四时期的作品就在街面上看不见了,只能上旧书摊去找,由于这个缘故,阿英才全力支持赵家璧的计划,并慷慨地向赵家璧敞开他家中的所有藏书资料。《中国新文学大系》在这个意义上其实是拯救了五四文学,迄今为止,正统的现代文学史依旧离不开《大系》最初设立的规则和选目,以及它讲述的关于现代文学的故事。要说是《大系》能够在三十年代的高压政治和消费文化的夹缝中出版印行,它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的话,那么我想五四文学之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正统也是一个奇迹。今日先锋文学的命运在某些方面很像三十年代时期的五四文学,但也有明显的不同,后来的先锋文学在夹缝中存活,还必须流亡,而且过早地失去了自己的阿英(赵一凡),留给我们的只是像《今天》这样发行有限的刊物,还有一些回忆性的文字。不过,既然先锋文学的意义就在于它和正统的对立,所以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重复五四的奇迹,继而成为新的正统。我想,先锋文学存在的本身已经是现代汉语文学生命力的强大证明,这一点在《持灯的使者》的文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然而,《持灯》里所描述的世界毕竟正在一步一步地离我们远去。在它行将消逝之际,有关这个世界的故事和传说如同回光返照,忽然变得清晰起来,故事里的人物也开始有了比较清晰的轮廓。白洋淀、黄皮书、星星画展、手抄本文学、十三号公共汽车沿线、以及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都是这个渐渐远去的世界的时空坐标,坐标上面镌刻着老《今天》当事人的故事。令人感慨的是,他们中的有些人已经不在世,而《持灯》里那些最动人的文字,往往是为了悼念逝去的亡灵所做,徐晓纪念周郿英的《永远的五月》即是这样一篇力作。逝去的亡灵还有另一层含义,它与写作本身有些关联,如田晓青在《十三路沿线》中所说:“当我拿起笔,才发现试图重现往事是一件多么徒劳的事。当普鲁斯特试图穿过某一细节重返故地时,他重返的可能是另一个地方。同往事会面,如同与死者会面。”这些文字,这些思考都多少反映了《持灯》作者们共同面临的写作困境。文中提到法国小说家普鲁斯特,普鲁斯特擅长写细节这一点,是人人熟知的。但“普鲁斯特细节”究竟是什么呢?玛德蓝小点心,玛丹威尔教堂顶上的尖塔,银勺轻碰瓷盘的叮叮声,还是花园门口那两块硌脚的硬石子?这些意象据说都是作者对“非意愿记忆”(mémoireinvoluntaire)的忠实描写。假如我们对“非意愿记忆”的说法略加修正,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把普鲁斯特笔下的细节看作是作者对时间做出的图解,那么玛德蓝小点心和“非意愿记忆”就是他发明的有关时间的个人化的意象。无论是普鲁斯特还是《持灯的使者》,但凡此类写作都跟时间和它的废墟有关,敏感的作家总是对逝去的光阴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焦虑。田晓青有感于时间的错位,说普鲁斯特试图穿过某一细节重返故地时,重返的可能是另一个地方,他很有洞见。穿过某一细节不能重返故地,却意外地抵达了另一彼岸,这个过程也许就暗示了某种意义。
所以我想,记忆的困难正是写作的机遇。由于废墟(死亡)的意象永远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所以才不断地向人们呼唤叙事、呼唤意义的完整,于是就有了故事,有了普鲁斯特,也有了读者现在手中的这本书。
本书是《今天》杂志里头一个叫“今天旧话”的专栏集结,再加上几个主要作者的访谈录。由今天看昨天,温暖、怅惘、喟叹、激动;回忆不只是回忆,历史也不再只是历史,它们与当下交会,一个个情景让人搞不清楚谁比谁更真实;它们与主流论述擦身而过,一个个付出参与的无名小卒教人质疑什么才是文学史。这些地下文学活动者的故事,这些写作者之间不带功利性的交往忆述,真实的感情模糊了文献史料与创作散文间的界线;他们,从今天来看,依然像是一群持灯的使者。 在《持灯的使者》里,我们读到不仅仅是围绕《今天》那批有理想、有才华的诗人作家的故事,还能通过不同作者的手笔感受到一些实实在在的气氛,六十年代的气氛、七十年代的气氛和八十年代的气氛,以及这三个十年之间的不同。 这些气氛贯穿始终,让你产生幻觉,让你经历一次奇特的时间错位,眼前的实实在在一下子变得有点不真实,好像走在路上一不小心踩了个空,你突然对眼前熟悉的事物产生怀疑,不由得问:比起诗人和他们的朋友所经历的一切,我们当下的日常生活是否更真实?总体来看,这本集子像是一种自觉的写作尝试;而通常意义上的历史文献并不刻意经营写作。 《持灯》的写作迫使我们重新思考现代文学史一贯的前提和假设,因为它所代表的倾向是另一类的历史叙事,一种边缘化的文学史写作。【作者简介】 刘禾,哥伦比亚大学终身人文讲席教授。1990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1997年获美国学界、艺术界最高荣誉之一的古根汉奖。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现代中国文学、帝国的文化政治以及新媒体。英文学术专著也括TranslingualPractice(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095年),TokenofExchange(编著,杜克大学出版社,1999年),WritingandMaterialityinChina(与JudithZeitlin合编,哈佛大学东亚中心出版,2003年),TheClashofEmpires(哈佛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文著作有《语际书写》(香港天地出版社,1997年: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等。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持灯的使者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63382743 如需购买下载《持灯的使者》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桂林 | 出版单位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2.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20 | 印数 | 10000 |
持灯的使者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9.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67.1 的主题关于 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