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38.0
本书作者在本书中收编了近几年所采访的文化艺术界内各位名人、专家、艺术家的20多篇。图文并茂,有时代感,有可读性。这些名人有:王朝闻、王蒙、韩素因、姜昆、孟欣等。
打开名人心灵之门自序
文苑掇英
参观大冯
大冯和铁凝铁扬的故事
王蒙:别把眼睛盯着“诺贝尔”
王朝闻:美在于发现
易中天:中国文化撷趣
叶永烈:沉思在历史的隧道
韩素音的世界
影视星空
视坛新锐京城“三刚”
聆听陈凯歌
唯美李少红
张纪中的英雄情结
水均益与《东方时空》
崔永元与《电影传奇》
朱军与《艺术人生》
倪萍:重温旧梦
王刚:生活是最大的事业
张国立:市场让我欲罢不能
张铁林:演人,不要演皇帝
刘晓庆:风雨过后见彩虹
王思懿:多彩人生
孟欣:《同一首歌》为什么这样火
笑面人生
赵丽蓉:笑留人间
赵本山:我就是黑土白云
冯巩:我想死你们了
牛群:不甘寂寞一“疯牛”
陈佩斯:聪明的脑袋不长毛
姜昆:生活需要讽刺
郭德纲:“草根”苦与乐
七彩画廊
李可染:一生勤勉足不踏空
方成:一个幽默的老兵
华君武:漫画家要做“杂家”
“小丁”笔下的大干世界
韩美林:重塑艺术重塑自我
时尚天地
靳羽西:魅力何来
莫利夫人的美丽事业
华梅:关于选美
前言
名人,开门!苦思冥索之后,终于想到这个书名时,思维一瞬间凝固了,仿佛没有什么比它更能概括记者的职业特征和本书的精髓了。
名人,在任何时代和国家都是普罗大众关注的焦点你可以不了解中世纪西班牙的历史,却必定知晓塞万提斯和他笔下的堂.吉诃德;你可以不了解唐朝有多少个皇帝,却必定知晓李白、杜甫、自居易和他们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句……名人名著,本身就是一部最能在世人记忆中打下深刻烙印的历史。
在全球网络化的时代,大众对名人的关注程度有增无减,从一定意义上说,口味更加多元化,视角更加全方位。而大众传媒的任务之一,就是追踪这些名人的足迹,深入挖掘其艺术理念、人生感悟和成功秘笈,以期对大众尤其是文艺爱好者和渴望成功的青少年有所启迪和借鉴。当然,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资深记者,我不赞成一味迎合某些读者的口味,把名人的隐私、绯闻之类貌似好看的故事公开曝光;别人这样做可能有他的道理,我则不。
如何叩开名人之门,尤其是他们的心灵之门呢?我曾一次次叩开名人、明星之门,在客厅、书房、画室,在咖啡馆、化妆间和拍摄现场,在幽静或嘈杂、庄重或悠闲的氛围中,与不同身份和性格的访谈对象进行深入交流,在交流中发现和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尤其是他们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精神,再把自己对名人的理解和诠释,经过一番组织、提炼、概括、升华,用个性化和诗意的笔触传达给广大读者。
采访动机的善良坦诚;采访作风的质朴扎实以及一定的采访技巧和写作水准……我以为,这些或许就是打开名人之门的钥匙和“暗语”。由于取得了被采访者的充分信任和理解,你自然可以从他们身上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
1997年,我将从业十余载采访过的影视导演、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歌星、笑星、幕后工作人员百余人的事迹结集成书,是为《明星大聚焦》;十年后,又将新采访的演艺界名人,加上作家、学者、画家近四十位精选成书,是为《名人,开门》。
在《名人,开门》中,收入的多是当今文化界顶尖人物的深度访谈文章,因而文化含量更大,社会关注度更高,可读性更强。如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美学家王朝闻,作家铁凝、韩素音、叶永烈,“学术明星”易中天,画家李可染、方成、华君武、丁聪、韩美林,中美文化交流使者靳羽西,世界小姐机构主席莫利夫A,影视导演陈凯歌、李少红、张纪中、冯小刚、张国立,演员倪萍、王刚、刘晓庆,电视主持A水均益、朱军,笑星赵本山、冯巩、牛群、郭德纲,都接受过我的独家专访并有精彩对话;有些名人与我在长期交往中已成为惺惺相惜、无话不谈的挚友。
冯骥才便是其中一位。
我深知,写大冯,必须熟悉他,理解他,读懂他,真正掌握与之“对话”的能力。而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所以二十年来,我努力研读他的作品,认真聆听他的讲述,紧紧追寻他的脚步,力图走进他的艺术世界。当他对中围年俗文化的失落感到忧虑,提出“禁炮不如限炮”时,我采写了《淡淡年意深深情》;当他亲率一支摄影大军,对老城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地毯式搜索抢救时,我采写了《把老城留在画页中》、《世纪的定格》;当他从意、法、奥等文明古国考察归来时,我采写了《古罗马废墟上的东方人》、《依旧活着的空间》、《文化精神不可迷失》;当他甲子之年回祖籍浙江宁波举办省亲画展时,我有幸随行采写了《掀起你的红盖头》;当他创立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时,我又采写了《大冯天大的事》……总之,在他艺术A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我都作为一个新闻人也是他的好友参与其中,并向读者报告他的最新消息。
我的努力得到了最有价值的回馈。我分别于1997年和2006年出版的《明星大聚焦》和《驿动的音画》,都承蒙他欣然作序并亲自参加首发式和签名售书活动,以他的名人效应扩大了这两本书的社会影响。
《明星大聚焦》收入了我对百多位当红明星的访谈文章。大冯说,你写了那么多明星,现在也该被别人写写了。在该书代序“写写杜仲华”中,大冯以精到的观察和风趣和语言为我画了一幅“肖像”,并高度评价了我的新闻作品:“这些采写看上去不像报道,而更像一种文章。我想,这印象多半来自他笔下的那些思索、探究和发现,还有十分斟酌的散文化的文字。应该说,他坚守着一种人物采写的文化风格,这风格就是注重人物刻画、思想开掘以及美文。”《名人,开门》的开卷之作即《参观大冯》,这篇原载于上海《艺术家》杂志的文章,以洗练而诙谐的笔墨,概括了大冯的艺术追求和文化保护行动,在我采写过的二十余篇有关大冯的文章中,颇具代表性。
现已辞世的美学家王朝闻,是我在美术学校学习时便十分仰慕的理论权或。20世纪80年代,当江西出版的《文艺理论家》杂志欲刊登一篇有关王朝司的报告文学时,经王先生的研究生邓福星推荐,将采写任务交给了我。于是,我诚惶诚恐,一次次到王先生家登门拜访,又;A4-g的研究生中掌握了大量生动鲜活的第一手资料。这篇全面记述王朝闻艺术经历和美学思想形成过程的报告文学,发表后在学术界引起较强反响,后被王朝闻收入《王朝闻学术思想论文集》中。
还有电视节目主持人倪萍,在她艺术生涯的各个阶段,从1988年荣获大众电视金鹰奖,到主持央视《综艺大观》,再到重温电影旧梦,都留下过我对她的记述文字。1997年,我曾代表今晚报社邀请她来津,参加“倪萍《日子》暨主持风格研讨会”。其间,她的质朴、率真的本色使我对她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后来,当她重返影坛,从大西北拍摄完《美丽的大脚》返京时,第一个接受的也是我的独家采访。牛群和冯巩都是我们天津“老乡”,与他们的交往自然更平添了一份亲情。牛群来津举办“牛眼看家”探亲摄影展,主编《名人》杂志乃至力排众议到蒙城当县长,均在我的搜索、追踪视野中;冯巩第一次在《今晚报》发连载,在天津的小胡同里拍《没事偷着乐》,我都作为亲历者与之有过深入交谈。我与刘晓庆相识近二十载,无论在她辉煌时还是落魄时,都始终如一,客观真实地反映她的艺术和人生状态,所以刘晓庆复出后与我相逢时,有一种“日久见人心”的感慨。赵本山、郭德纲等,也因应邀到今晚报社参加研讨会、观众见面会,而多了一些情感和心灵上的交融……作家每塑造一个人物,都仿佛体验了一次别样的人生;演员每饰演一个角色,都仿佛附身其中重新“活”过一回。艺术家比普通人更能领悟世态炎凉、人生况味。因此,我在与名人交谈时,除了为他们执著的艺术创造精神所折服外,也为他们所袒露的心灵世界所感动。
例如大冯作为一个文化保护主义者,他时常感到自己像个与风车作战的堂.吉诃德;而每次卖画以拯救濒危文化遗产时,又感到与卖血无异。他曾想以绘画“了结”自己,却又不忍舍弃文学,只有文学才是他社会责任和社会思考的最佳载体。他多次对我谈及内心的焦虑和痛苦,但当太阳重新升起时,他又开始抖擞精神,挥洒如椽巨笔,为社会尽职尽责了。
倪萍复出影坛,圈内外众说纷纭。有人说,倪萍电视玩够了,又要玩电影了。倪萍说她最痛恨这个“玩”字:一部电影是集体心血与智慧的结晶,观众还要花钱来看,凭什么让你玩?对有人批评她“煽情”,她从前在乎,现在则无所谓了“不是脸皮厚了,是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电视是年轻人的事业,让观众永远喜欢和接受倪萍,是不现实的。”朱军对于自己的成功怀有一种感恩心理:“一个人需要以感恩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感谢生活,感谢生命,感谢父母和所有给我支持和帮助的入。”王刚认为人生才是一项最大的事业“如果你白天忙得一塌糊涂,电话铃声不断,很多人找你,需要你,好像你多么重要,多么了不得;而晚上回到家里,忽然觉得心里空荡荡的,觉得你谁都不是,谁也不爱你,没有谁真正需要你,还有什么事业可言呢?”靳羽西则坦然面对自己的单身生活:“独身生活是很快乐的生活,没感到一定有老公、孩子才是完美的人生。我相信我如果是个母亲,一定会用很多精力做一个完美的母亲;没有这个机会,就把精力放在其他地方。有的人结了婚,比我独身还不快乐,这样说,我不是比他们更好吗?”如此等等,无须赘述。打开本书,相信您会或多或少感受到作者笔下诸多名人的心路历程。
如今,我从多年采写的文化名人特写中,筛选36篇结集成书,原因大致有三:其一,当今媒体记者更新换代很快,像我这样从事文化新闻报道二十余载,始终坚守岗位、心无旁骛、笔耕不辍者颇为罕见,于是便有机会接触在文学艺术界各领风骚的诸多文化名人,并追踪其艺术足迹,其中一些文化名流如王朝闻、李可染等均已作古,令我的这些文字记叙不仅具有独家性,又有了一定史料价值。
其二,这些文化名人特写,散见于我任职的《今晚报》及其他一些报刊,报刊属于“易碎品”,极易为时光的沙砾所湮没;现重新拣拾起来,稍加打磨整理,连缀成串,加上自绘的插图,虽无珍珠的名贵晶莹,却也聊可观赏、把玩一番,岂不有趣?其三,一种事情做久了,易生疲劳,况且媒体包括网络写手犹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自觉廉颇老矣,难跟新潮,出版此书,也算为自己漫长的记者生涯做一次回顾与总结吧!感谢百花文艺出版社社长薛炎文先生、副社长靳立华先生、责编董令生女士、美术总监魏钧泉先生以及徐丽梅小姐等帮我完成了这一构想。是为“开场白”。
作家、画家、电视节目主持人、导演、演员、笑星……一个资深文化记者二十载艺海掇英,叩开一扇扇神秘曼妙的艺术之门,带您走进名人的心灵世界……《名人,开门》系作者杜仲华先生第三本书,展示了百位文化名人风采,亲绘了名人肖像插图并配发珍贵名人图片二百余帧。 作家、画家、电视节目主持人、导演、演员、笑星……一个资深文化记者二十载艺海掇英,叩开一扇扇神秘曼妙的艺术之门,带您走进名人的心灵世界……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被他采访的无一不是当今中国文艺界最响亮的人物。然而,杜仲华却不关心他们头顶的光环与手中的奖杯,不仰视他们,也不带着世俗的好奇钻到幕后偷觑他们一眼。”“他热衷于与你探讨艺术。于是。这些采访便成了一种挖掘,一种提炼,一种宝贵的价值观的弘扬。”“应该说,他坚守着一种人物采写的文化风格,这风格就是注重人物刻划,思想开掘以及美文。”【作者简介】 杜仲华,自幼酷爱涂涂抹抹,看书写字。及至初中,步达芬奇后尘,画蛋以习素描,居然考入工艺美校。无奈遭遇“文革”,学业荒废,弃画从文,斗胆为报刊撰文,颇得青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调入今晚报社,半路出家当了记者。从业二十余载,心无旁骛,笔耕不辍,遍访天下文化名人,尝试以新闻加文学笔法予以描述,积累相关文字数十万言。于是先出《明星大聚焦》,展示百位名人明星风采;又将出访欧、美、澳所见所闻,结集为《驿动的音画》。《名人,开门》系作者的第三本书,除内容、风格更趋充盈成熟外,又故伎重演,亲绘名人肖像插图并配发珍贵名人图片二百余帧。所为者何?图文并茂,吸引眼球也。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名人,开门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30648100 《名人,开门》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天津 | 出版单位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名人,开门是百花文艺出版社于2007.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5.4 的主题关于 文化-名人-访问记-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