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

董志勇,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40.0

书籍简介:

这本书是作者经过两年的时间写成的,针对普通人了解行为经济学的普及著作。目前经济学的普及图书虽然多,但是经济学中真正跟大家关系密切的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者很少,这类书也很少。在国内研究行为经济学的作者中,董志勇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位。书稿内容精彩,贴近生活,又有学术深度。本书是这套书的下册。

作者介绍:

董志勇,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PhD.),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硕士(Mphil),中国人民大学应用数学学士(BSc)。出版著作有:Competitiveness and Adaptability in International Trade(英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in China:Issues and Options(英文,中国文史出版社)、《行为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行为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草根经济》(经济日报出版社)、《新农村中的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行为金融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开放条件下的中国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北京大学出版社)等。

书籍目录:

第6章 你不只活在自己的世界——公平、互惠与利他行为

第一节 为什么同人不同命——公平理论

最后通牒游戏

男人和女人、老板和雇工

两种公平我都要

第二节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利他行为

汶川大地震中的母亲

汤姆逊瞪羚的故事

非洲的蝙蝠

第三节 以牙还牙还是礼尚往来——非纯粹利他

贪婪的搭便车者

承诺与合作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们为什么不理性——投资行为理沦

第一节 脑袋决定屁股——投资者情绪

疯狂的郁金香

坏消息跑得更快

情感与制度

第二节 猴子才是投资高手——有限套利

最后的防线

蒙着眼睛掷飞镖

套利为什么有限

第三节 谁阻碍了我们赚钱——投资决策偏差

出发!炒房去!

买彩票还是买保险

下跌的股票更宝贵

第四节 被无视的前车之鉴——非理性繁荣

希勒的预言

“涨过头”与“跌过头

形形色色的投资人

第五节 该不该跟风——羊群效应

地狱里发现石油了

松毛虫实验

人们为什么会有羊群效应

本章小结

第8章 向传统金融学挑战——金融异想

第一节 盲目的炒股人——总量股票市场异象

股权溢价之谢

波动率之谴

金融泡沫之谜

处置效应之谜

第二节 股价有迹可循吗——股票横向回报之谜

动量效应与长期反转之谜

日历效应

小市值股票效应

第三节 其他金融异象

封闭式基金之谜

IPO之谜

IPO折价之谜

期权微笑

本章小结

第9章 解药还是毒药——时问贴现和瘾理论

第一节 当现在遇到未来——时间偏好

莫使金樽空对月

满汉全席

第二节 什么时候交作业最合适——定期与延期

时间决策

“小而快”和“大而迟

第三节 临时抱佛脚——拖延与自控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斯蒂格利茨的箱子

“圣诞节俱乐部效应

第四节 习惯成自然——有限意志

戒烟与吸烟

花钱是最容易的事

第五节 戒不掉的快乐——瘾理论

为伊消得人憔悴

精神愉悦剂

怎样克服成瘾

香烟的垄断

本章小结

第10章 “游戏”人生——行为博弈论

第11章 我要的幸福——幸福经济学

内容摘要:

每个人每天都在面临选择和决策,但这些选择并非全都是“理性”的,恰恰相反,人们过去的经验、满足的假想、不精确的参照系等因素的影响,时常会做出有损最大利益的“非理性”选择。行为经济学更深地洞悉了人们思维深处的奥秘,指出生活中“荒唐”决策的本质,探究非理性行为的规律,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会连续授给行为经济学家的原因。
  人们很多看似荒诞的经济行为,其实背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起亚当?斯密那只著名的“看不见的手”,这只手更加敏感、细腻,带着浓浓的人情味儿。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本来就是经济学永恒不变的主题,所以。行为经济学跟每个人相关,跟每个企业相关。它有时候像那个说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孩子,虽然道明了真相,但是人在面对真相的时候多少有点尴尬。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下)》深入浅出地分析个人的日常经济行为(包括投资决策)以及商家的营销策略,让人不仅看到普遍实例中非理性的思维根源,更有触类旁通的联想和分析,让自己成为更为聪明的消费者和投资者。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下)》分上下两册,本册主要解析人的日常消费行为中的误区,下册主要解析行为博弈、时间偏好,金融市场的“奇异现象”以及个人投资决策行为。

编辑推荐: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下)》一部关于幸福生活的决策全书,那些我们沾沾自喜的选择,往往是非理性的。
投资行为的非理性陷阱。
为什么有时人做的决策还不如一只猴子的正确?
为什么在证券市场上,“过去的赢家一般是将来的输家”?
为什么很多炒股者买涨不买跌?
为什么市往往对好消息反应不足而对坏消息反应过度?
为什么“供不应求”和“定价偏低”会同时存在?
商家一掷千金请大牌明星代言,仅仅是为了吸引消费者吗?
商家这样做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用高代言费显示自己“财大气粗”、未来预期收入很高,从而“逼退”潜在的市场模仿者。
获得超出自己努力程度的奖励,一般人都会更加卖力干活吗?
大部分人开始会“受宠若惊”,增加努力程度,时间一长他们会重新评估自己,觉得自己确实应该得到这么多,努力程度会回到之前的水平。
什么是马尔基尔的“最大笨蛋理论”?
投机行为就是建立在对大众心理的猜测上。你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即使它一文不值,你也愿意花高价买下,是因为你预期有一个更大的笨蛋,会花更高的价格,从你那儿把它买走。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无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就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如果再也找不到愿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把它从你那儿买走,那你就是最大的笨蛋。
同事活比自己少,薪水却比自己高,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倾向与要求提高报酬、消极怠工,还是愤面辞职?
大部分人都会采取前两种方法,如果不奏效,却很少真的卷铺盖走人,而是找别的比较对象来找回心理的平衡。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1172926
如需购买下载《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 200 印数 30000

书籍信息归属: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830.59 ,F069.9 的主题关于 行为经济学 ,投资-经济行为-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