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30.0
本书分析了资源配置效率、土地集约利用、城市蔓延、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市场、用地指标控制、土地整治、土地产权等对农地保护的影响,提出了应从资源配置、治理结构、制度环境和社会基础四个层次构建农地保护的理论框架和实践依据,并进一步提出了层次论视角下农地保护的改革目标和实现途径。
第一章 绪论
一、农地保护现实问题的探寻
二、农地保护理论问题的提出
三、农地保护现有研究综述
四、全书结构
第二章 经济发展与农地保护的矛盾
一、经济增长与农地损失的引致关系
二、经济增长过程中农地非农化的规律
三、农地损失的影响和矛盾
第三章 农地保护的层次论
一、Williamson的四层次框架
二、农地保护层次论的理论内涵
三、农地保护层次论的现实联系
四、农地保护的层次论:四个层次是一个整体
第四章 资源配置效率与农地保护
一、农地保护资源配置层次的分析框架
二、中国农地被非农占用的效率
三、农地保护资源配置效率的启示
四、资源配置层次上的结论
第五章 土地集约利用与农地保护
一、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
二、土地集约利用的人地关系内涵
三、土地集约利用的测度模型
四、浙江省分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五、浙江省土地集约利用与农地保护的引致关系
六、土地集约利用的现实制度选择
第六章 城市蔓延与农地保护
一、城市用地蔓延与农地保护:现状描述
二、城市蔓延测度与农地保护:定量测度
三、城市用地蔓延与农地保护:国际经验
四、城市用地蔓延与农地保护:政策启示
五、本章 的主要结论
第七章 土地利用规划与农地保护
一、农地保护态势与规划政策背景
二、规划协调不畅与农地保护
三、规划体制缺位与农地保护
四、农地保护的出路:建立规划的约束和融合机制
五、土地利用规划的详细设计与农地保护
六、基于复杂理论的规划模式转变与路径选择
第八章 土地市场与农地保护
一、农地非农化市场化程度的测度
二、现阶段农地非农化配置方式效率计算
三、配置方式效率与农地保护
第九章 用地指标控制与农地保护
一、用地指标控制与农地保护
二、农地保护合适的指标体系:交易费用经济学的
视角
三、指标体系的多样化:荷兰、德国、中国、美国
四、不同国家的比较分析
五、比较分析的启示
六、农地保护指标控制的选择逻辑
第十章 土地整治与农地保护
一、土地整治:农地保护的一种方式
二、土地整治:经济增长的一种支撑
三、土地整治的内容之一:农村居民点整治
四、土地整治的内容之二:农田整理
五、现阶段土地整治促进农地保护的途径
第十一章 土地产权与农地保护
一、土地产权的明晰:农地保护的基础
二、中国土地产权的新认识
三、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难点
四、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
第十二章 农地保护制度的比较分析
一、美国土地产权的结构
二、日本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
三、西欧部分国家的土地征用制度
四、国外农地保护制度环境的启示
五、中国农地保护制度改革:思维和视野的突围
第十三章 社会基础与农地制度变迁
一、现阶段土地产权的困境
二、土地产权及流转制度变迁与对比
三、城市和农村土地产权及流转制度改革的方向
第十四章 社会基础与农地保护
一、农地保护的文化溯源
二、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农地保护
三、土地伦理与农地保护
四、修复农地保护的社会基础
五、社会基础层次的启示
第十五章 层次论视角的农地保护政策选择
一、层次论视角的研究结论
二、农地保护的改革目标、理念转换和基本框架
三、农地保护的基本战略、路径选择、关键问题和推进方案
四、农地保护的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
《农地保护层次论》提出应从资源配置、治理结构、制度环境和社会基础四个层次构建农地保护的理论框架和实践依据,并具体分析了资源配置、集约利用、城市蔓延、土地规划、土地市场、土地指标、土地整治、产权制度、文化习俗等对农地保护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层次论视角下农地保护的政策建议、改革目标和实现途径。
本书适合土地行政管理工作者、土地经济与管理、土地法学、土地社会学等领域研究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农地保护层次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116068360 如需购买下载《农地保护层次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地质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4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464 | 印数 | 700 |
农地保护层次论是地质出版社于201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321.1 的主题关于 农业用地-土地管理-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