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眼睛

精神的眼睛

莫运平,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探讨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神性与诗性

一、神性世界观

1.第五维度

避免生存的失望的方式的宗教根源,并不依个体是否承认

为标准,它本身就是一个事实,是一种生存的态度。

2.正当地享有世界

神性世界现是有限个体生命努力观照和把握无限宇宙与生

命的有限方式,是身处深渊的个体生命对神的呼告方式。

二、诗性:神性的莅临

1.诗性智慧

在推理力最薄弱的人们那里,我们才发现了真正诗性的

词句。

2.诗性必有上帝的在场

神性之屉尊于诗性中并不是一种诗性的外在之物,而是神

性驻足于诗性之中。

三、《圣经》与诗学追问

1.创世与创造

艺术创造是对物质材料的征服,是把先存于艺术家心里的理

念贯注到物质材料上去。

2.象征与闸释

《圣经》是布满上帝象征意义的一本书,里面的象征既是宗教

的象征,又是诗的象征。

第二章存在与救赎

一、“时”与“赎”

1.基督宗教的时间观

我们所言的现在、过去、将来只能是在上帝的“永在”中对于世

俗时间的一种度量。

2.从“时”中获救

创作本身是无法将人从“时”中拯救出来的。如果没有超出创

作的超验价值,创作本身将变得虚空和无所依赖。

二、“死”与“赎”

1.基督宗教的“死观”

耶稣做了他们竭力避免做的那种人:牺牲品!在死难面前,耶

稣并非没有颤栗,没有悲哀,然而他无声地牺牲了。

2.从“在死”中赎回

那朵永恒的、自由的、不受现实生活束缚的爱之花开放了,他

不再怕死,也不再想别死。

三、“爱”与“赎”

1.欲爱与死亡,

西方文学描写的世俗爱情往往与死关联,几平达到了凡有爱

的地方,就有死亡的阴影的地步。

2.挚爱之本性

人之爱只是上帝之爱在人身上的显露,是生命的珍贵和标志,

其根源在上帝。

3.在挚爱中复活

爱上帝及爱人如已就是背上十字架的重负跟随上帝.只不过

十字架上的再不是罪而是爱。

第三章西方文学中的基督、恶魔与人

一、文学中的基督形象

1.《圣经》中的耶稣基督

耶稣在十宇架上受苦的意义并不在于受苦本身,并不在于认

可受苦的合理性。

2.隐喻的基督形象

耶稣形象原型有三种变体:救世者基督、历(罹)难者基督和真

纯者基督。

二、恶魔

1.恶之根源与本质

宽泛来说,恶有两重含义:一是人所造成的邪恶或罪恶;二是

自然造成的灾害或苦难。

2.恶魔形象

对独立于人的恶魔形象的描写只是为探讨人作恶或人性中的

恶做准备而已。

三、人

1.人:最脆弱的东西

在不幸中.人全渴求佶仰并获得信仰,并不意味着信仰就是由

不幸中来。

2.人心:上帝与魔鬼的交战

人身上永远具有的“情欲与圣灵的相争”使文学中的人物在性

格形态上总是表现为双重人格。

3.文学中“人”的自主与作者的退场

人是上帝所遣,但居于现世使有了个我的独立性;文学人物是

作家所创作出来,但在作品中也获得了自己的客观性。

第四章宗教与审美

一、十字架上的真与俗世的美

1.十字架上的启示之真

上帝之子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他并不因耻辱而感羞愧;上帝之

子死了,虽荒谬却因此而可信。

2.审美与超越

以审美求解放、达自由,是美学之上众多美学家作为有限的个

体生命在面临身心困境时体现出的共同精神意向。

3.恩典,抑或自救:与尼采的一个对比

没有价值先验的根,人的反抗依据何在?超越依据何在?超

越如何完成?

二、皈依:宗教与审美体验的合一

1.宗教体验:爱之福乐

当人在深渊中呼告上帝祈求赐福,而上帝又亲临人之现时存

在的时候,人除了绝对服从,还有什么其它的选择呢?

2.神是至美:人生与创作的皈依

在基督信仰里,神是至美至善至真的统一体.美即由神而来。

第五章基督教文化视野下的莎士比亚戏剧

一、哈姆雷特:现代化进程的祭品

1.延宕是一种价值现象

延宕既是哈姆雷特悲剧性事件中的因果契机,同时又是各种

价值要求实现自身的过程。

2.哈姆雷特的心性气质

哈姆雷特的个体心性并非是把重整乾坤当作最优先解决的问

题。但是,却身不由已地要担当这一责任。

3.哈姆雷特悲剧的现代性意义

现代人的感性冲动恰恰对哈姆雷特的形而上学精神气质形成

了一种威胁,莱阿替斯身上所具有的任意而为的气质正是哈姆雷

特所缺乏的。

二、《麦克白》:试探未来的英雄悲剧

1.罪落到麦克白身上

从表面上看,是麦克白个体的自由选择了罪.但实际上却是三

女巫所预言的“将来”牵扯着麦克白进入了罪之中。

2.麦克白的恐惧

他想达到的目的无非是想否定人与人之间所应有的爱的关

系,将杀人视为人类普遍性的类行为。

3.麦克白的懊悔

对于麦克白,我们如果有怜悯的话,我们怜悯的是他的毁灭

吗?

三、《奥瑟罗》:叙事英雄的爱情悲剧

1.叙事高手奥瑟罗

两人的爱情是一件“语言事件”:既是叙事对心灵的挑逗和捕

捉,同时也是心灵对语言的投降和臣服。

2.奥瑟罗的自我神化

在基督教看来,“谎言”是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夏娃之所以

会堕落原因在于她接受了撒旦关于伊甸园果树的谎言。

3.伊阿古诡诈的舌头

有一种人,他们表面上尽管装出一副鞠躬如也的样子,骨予里

却是为他们自已打算。

4.爱情需要解毒剂

在他看来,文宇这贴药会使人们“不再用心回忆,而是借助于

外来的符号来回想”。

四、《李尔王》:形上正义与自撼正义的较量/232

1.两个开场

与其说李尔的开场是李尔要摆脱一切公务和操心事的牵累,

不如说是莎士比亚要借李尔的划分国土对分配正义进行考量。

2.正义的放逐

不正义的人就是人的灵魂的三部分(理智、激情和欲望)争斗

不和,相互间管闲事和相互干涉。

3.《李尔王》的政治学意义

在好日子已经过去的大趋势下,在背信弃义已经完全取代传

统美德的语境中,对传统美德的坚守将会被视为疯颠。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精神核心之一,它渗透到了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每一个领域,对文学的影响尤其深远。西方文学作品的品性,在一定意义上说,是由文学家置身其中的基督教文化决定的。本书通过对基督教与西方文学的关系的梳理,探讨前者对西方文学创造的影响,从而有助于东方读者更准确地理解西方文学中的人物及主题。作者简介:  莫运平,湖南永州人。浙江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佛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课題5项,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参加《文学原理》(南方出版社,1999)。《中国文化概论》(南方出版社,1999)、《文学理论》(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等多部高校教材的编写,编著有《诗意里的休闲生活》(岳麓书社,2006)。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精神的眼睛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2114227
《精神的眼睛》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央编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精神的眼睛是中央编译出版社于2007.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106 的主题关于 基督教-宗教文化-影响-文学研究-西方国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