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原材料手册

玻璃钢原材料手册

汪泽霖,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88.0

书籍简介:

本书主要对基体树脂(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固化剂、增强纤维、填料、引发剂、防老剂、稀释剂、阻燃剂、着色剂、溶剂、偶联剂、促进剂、脱模剂等玻璃钢常用原材料的英文名称、化学式、结构式、物化性能、制法、特性和应用等进行了全面论述。本书几乎收集了目前常用的原料和助剂品种,希望能够对从事玻璃钢/复合材料研究、生产、应用的技术人员以及相关的销售人员有所指导。

作者介绍:

汪泽霖,上海玻璃钢研究院,研究员,作者多年来一直长期从事玻璃钢的生产和应用研究,退休后仍在相关企业担当技术指导。

书籍目录:

第1章 不饱和热固性树脂1.1 不饱和聚酯树脂 1.1.1 概述 1.1.2 手糊成型工艺用不饱和聚酯树脂 1.1.3 喷射成型工艺用不饱和聚酯树脂 1.1.4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用不饱和聚酯树脂 1.1.5 缠绕成型工艺用不饱和聚酯树脂 1.1.6 模压成型工艺用不饱和聚酯树脂 1.1.7 层压成型工艺用不饱和聚酯树脂 1.1.8 拉挤成型工艺用不饱和聚酯树脂 1.1.9 连续板成型工艺用不饱和聚酯树脂 1.1.10 浇铸成型工艺用不饱和聚酯树脂 1.2 二甲苯不饱和聚酯树脂 1.3 乙烯基酯树脂 1.3.1 双酚A型乙烯基酯树脂 1.3.2 酚醛环氧型乙烯基酯树脂 1.3.3 溴化双酚A型乙烯基酯树脂 1.3.4 环氧氨基甲酸酯型乙烯基酯树脂 1.3.5 弹性体改性乙烯基酯树脂 1.3.6 SMC用乙烯基酯树脂 1.3.7 拉挤工艺用乙烯基酯树脂 1.3.8 防腐蚀工程用乙烯基酯树脂 1.4 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树脂 1.4.1 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 1.4.2 间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 1.5 丁苯树脂 1.6 聚丁二烯树脂 参考文献

第2章 环氧树脂2.1 缩水甘油醚类环氧树脂 2.1.1 双酚A型环氧树脂 2.1.2 双酚F型环氧树脂 2.1.3 双酚AD型环氧树脂 2.1.4 双酚S型环氧树脂 2.1.5 间苯二酚型环氧树脂 2.1.6 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 2.1.7 二酚基丙烷侧链型环氧树脂 2.1.8 酚醛环氧树脂(线型苯酚甲醛环氧树脂) 2.1.9 邻甲酚甲醛环氧树脂 2.1.10 间苯二酚-甲醛型环氧树脂 2.1.11 1,1,2,2-四(对羟基苯基)-乙烷四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 2.1.12 三酚基甲烷三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 2.1.13 均苯三酚三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 2.2 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 2.2.1 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 2.2.2 间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732) 2.2.3 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FA-68) 2.2.4 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CY-182、711) 2.2.5 六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CY-183) 2.2.6 1,2-环氧环己烷-4,5-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TDE-85) 2.2.7 内亚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 2.2.8 均苯三酸三缩水甘油酯 2.3 缩水甘油胺类环氧树脂 2.3.1 对氨基苯酚三缩水甘油基环氧树脂(AFG-90、TGPaP) 2.3.2 氨基四官能环氧树脂(AG-80、TGDDM) 2.3.3 三聚氰酸环氧树脂(TGIC、国产型号为A-95和A-695) 2.3.4 二甲基海因二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 2.3.5 1,3-二缩水甘油-5,5-二甲基海因 2.4 脂环族环氧树脂 2.4.1 3,4-环氧基-6-甲基环己甲酸-3′,4′-环氧基-6′-甲基环己甲酯(ERL-4201、201) 2.4.2 3,4-环氧基环己甲酸-3′,4′-环氧基环己甲酯(ERL-4221) 2.4.3 二氧化乙烯基环己烯(ERL-4206) 2.4.4 二氧化双环戊二烯(ERL-4207) 2.4.5 二氧化双环戊基醚 2.4.6 二甲基代乙烯基环己烯二环氧化物(ERL-4269) 2.5 脂肪族环氧树脂 2.6 柔韧性环氧树脂 2.6.1 缩水甘油酯型柔韧性环氧树脂 2.6.2 缩水甘油醚型柔韧性环氧树脂 2.7 含氟环氧树脂 2.7.1 二酚基六氟丙烷二缩水甘油醚 2.7.2 1,3-双(3-缩水甘油醚基四氟苯氧基)-2-羟基丙烷 2.7.3 1,4-双(羟基六氟异丙基)苯二缩水甘油醚 2.7.4 1,3-双(羟基六氟异丙基)苯二缩水甘油醚 2.7.5 1,3-双(羟基六氟异丙基)正全氟丙基苯二缩水甘油醚 2.7.6 1,4-双(羟基六氟异丙基)四氟苯二缩水甘油醚 2.7.7 4,4-二羟基八氟联苯二缩水甘油醚 2.7.8 4,4-双(羟基六氟异丙基)八氟联苯二缩水甘油醚 2.8 含氯、溴阻燃环氧树脂 2.8.1 四氯双酚A型环氧树脂 2.8.2 四溴双酚A型环氧树脂 2.9 含磷阻燃环氧树脂 2.9.1 六(3-缩水甘油醚基苯氧基)三聚磷腈 2.9.2 六缩水甘油醚基三聚磷腈 2.9.3 二(邻羟基苯基)-甲基氧膦二缩水甘油醚 2.9.4 二(3-缩水甘油)基苯基磷酸酯 2.9.5 二(3-缩水甘油氧)苯基氧膦 2.10 含氮阻燃环氧树脂 N,N-二缩水甘油基-2,4,6-三溴苯胺(DG-TBA) 2.11 甘油环氧树脂(B型) 参考文献

第3章 其它热固性树脂3.1 酚醛树脂 3.1.1 氨酚醛树脂 3.1.2 钡酚醛树脂 3.1.3 镁酚醛树脂 3.1.4 浸渍用酚醛树脂 3.1.5 硼酚醛树脂 3.1.6 钼改性酚醛树脂 3.1.7 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 3.1.8 磷改性酚醛树脂 3.1.9 二甲苯改性酚醛树脂 3.1.10 双氰胺改性酚醛树脂 3.1.11 尼龙改性酚醛树脂 3.1.12 三聚氰胺改性酚醛树脂 3.1.13 NR9400系列新型酚醛树脂 3.1.14 聚酚醚酚醛树脂 3.2 苯并嗪树脂 3.2.1 苯并嗪PA 3.2.2 二苯甲烷二胺型苯并嗪(MA) 3.2.3 双酚A型苯并嗪(BA) 3.2.4 苯并嗪BM 3.2.5 苯并嗪22P-a 3.2.6 苯并嗪440-a 3.3 呋喃树脂 3.3.1 糠醛苯酚树脂 3.3.2 糠醇树脂 3.3.3 糠酮树脂 3.4 有机硅树脂 3.5 三聚氰胺树脂 3.6 聚氨酯树脂 3.7 氰酸酯树脂(CE) 3.7.1 双酚A型氰酸酯(BAC、BADCy) 3.7.2 双环戊二烯双酚型氰酸酯(DCBC) 3.8 聚芳基乙炔树脂 3.9 硅炔树脂 3.9.1 间二乙炔基苯硅烷(MSP) 3.9.2 甲基二苯乙炔基硅烷(MDPES) 3.9.3 三(二苯基苯乙炔硅氧)-硼烷 3.9.4 聚(二乙炔基苯-硅烷-硼烷) (PASB) 3.10 聚酰亚胺树脂 3.10.1 均苯型聚酰亚胺 3.10.2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3.10.3 PMR型聚酰亚胺 3.10.4 乙炔端基型聚酰亚胺 3.10.5 热塑性聚酰亚胺 3.10.6 聚酰胺酰亚胺 参考文献

第4章 热塑性树脂4.1 聚乙烯 4.2 聚丙烯 4.3 聚氯乙烯 4.4 聚苯乙烯 4.5 ABS树脂 4.6 聚酰胺 4.6.1 聚酰胺6 4.6.2 聚酰胺66 4.6.3 聚酰胺46 4.6.4 聚酰胺1010 4.6.5 聚酰胺11 4.6.6 聚酰胺12 4.6.7 聚酰胺610 4.6.8 聚酰胺612 4.7 聚碳酸酯 4.8 聚甲醛 4.9 聚苯醚 4.10 聚酯树脂 4.10.1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4.10.2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4.10.3 聚环状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4.11 氟塑料 4.11.1 聚四氟乙烯 4.11.2 聚全氟乙丙烯 4.11.3 聚三氟氯乙烯 4.11.4 聚偏氟乙烯 4.12 聚苯硫醚 4.13 聚砜类树脂 4.13.1 聚砜 4.13.2 聚醚砜 4.13.3 聚芳砜 4.14 聚芳醚酮 4.14.1 聚醚醚酮树脂 4.14.2 聚醚酮 4.15 聚苯并咪唑树脂 4.16 聚芳醚腈树脂 4.17 聚醚酰亚胺 参考文献

第5章 增强材料5.1 玻璃纤维 5.1.1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5.1.2 玻璃纤维短切原丝 5.1.3 磨碎纤维 5.1.4 玻璃纤维薄毡 5.1.5 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 5.1.6 玻璃纤维缝合短切原丝毡 5.1.7 玻璃纤维连续原丝毡 5.1.8 玻璃纤维针刺毡 5.1.9 玻璃纤维复合毡 5.1.10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 5.1.11 印制板用E玻璃纤维布 5.1.12 无碱玻璃纤维布 5.1.13 玻璃纤维多轴向经编织物 5.1.14 3-D双面板织物(三明治结构织物) 5.2 碳纤维 5.2.1 碳纤维原丝 5.2.2 磨短碳纤维 5.2.3 碳纤维短切原丝 5.2.4 碳纤维薄毡 5.2.5 碳纤维布 5.2.6 延展碳纤维大方格布 5.2.7 碳纤维经编织物 5.2.8 碳纤维预浸料 5.3 芳纶纤维 5.3.1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 5.3.2 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 5.3.3 芳砜纶纤维 5.4 高硅氧纤维与石英纤维 5.5 硼纤维 5.6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5.7 聚苯并唑纤维 5.8 聚[2,5-二羟基-1,4-亚苯基吡啶并二咪唑]纤维 5.9 碳化硅纤维 5.10 氧化铝纤维 5.11 氮化硼纤维 5.12 玄武岩纤维 5.12.1 玄武岩连续无捻粗纱 5.12.2 玄武岩纤维布 5.12.3 玄武岩纤维单向布 5.13 PET纤维 5.14 聚苯硫醚纤维 5.15 聚醚醚酮纤维 5.16 聚酰亚胺纤维 5.17 不锈钢纤维 5.18 混编布 5.18.1 芳纶纤维与碳纤维混编布 5.18.2 芳纶纤维与玻璃纤维混编布 5.18.3 玻璃纤维与碳纤维混编布 5.19 晶须 5.19.1 碳化硅晶须 5.19.2 钛酸钾晶须 5.19.3 氧化锌晶须 5.19.4 硼酸铝晶须 5.19.5 碳酸钙晶须 5.19.6 硫酸钙晶须 5.19.7 碱式硫酸镁晶须 参考文献

第6章 填 料6.1 概述 6.2 碳酸钙 6.2.1 重质碳酸钙 6.2.2 轻质碳酸钙 6.3 碳酸镁 6.4 白云石粉 6.5 滑石粉 6.6 石棉粉 6.7 黏土 6.7.1 高岭土 6.7.2 凹凸棒黏土 6.7.3 蒙脱土 6.7.4 硅藻土 6.8 云母粉 6.8.1 微晶白云母 6.8.2 绢云母 6.8.3 绢英粉 6.9 硅灰石粉 6.10 微珠 6.10.1 粉煤灰 6.10.2 玻璃微珠 6.10.3 中空微球 6.11 工业废渣 6.11.1 硼泥 6.11.2 赤泥 6.12 矿物短纤维-双F 6.13 硫酸钡 6.13.1 重晶石粉 6.13.2 沉淀硫酸钡 6.14 硫酸钙 6.15 磷酸氢钙 6.16 磷酸锌 6.17 氧化镁 6.17.1 重质氧化镁 6.17.2 轻质氧化镁 6.18 二氧化硅 6.18.1 石英粉 6.18.2 白炭黑 6.19 二氧化钛 6.20 氧化铝 6.21 氢氧化鋁 6.22 炭黑 6.23 石墨 6.23.1 石墨粉 6.23.2 膨胀石墨 6.23.3 石墨烯 6.24 珍珠岩 6.25 金属粉 6.25.1 铝粉 6.25.2 锌粉 6.25.3 铜金粉 6.25.4 银粉 6.26 天然有机粉末 6.26.1 木粉 6.26.2 竹纤维 6.26.3 果壳粉 6.26.4 纤维素纤维 参考文献

第7章 不饱和热固性树脂固化助剂7.1 交联剂 7.1.1 苯乙烯 7.1.2 乙烯基甲苯 7.1.3 a-甲基苯乙烯 7.1.4 4-氯代苯乙烯 7.1.5 二乙烯基苯 7.1.6 甲基丙烯酸 7.1.7 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 7.1.8 三聚氰酸三烯丙酯 7.1.9 丙烯酸b-羟乙酯 7.1.10 丙烯酸甲酯 7.1.11 丙烯酸乙酯 7.1.12 甲基丙烯酸甲酯 7.1.13 丙烯酸正丁酯 7.1.14 丙烯碳酸酯 7.1.15 季戊四醇二烯丙基缩醛醚 7.1.16 丙烯腈 7.2 过氧化物引发剂 7.2.1 叔丁基过氧化氢 7.2.2 异丙基苯过氧化氢 7.2.3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 7.2.4 过氧化二叔丁基 7.2.5 过氧化二异丙基苯 7.2.6 过氧化叔丁基异丙苯 7.2.7 2,2-二(叔丁基过氧化)丁烷 7.2.8 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己烷 7.2.9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苯甲酰)己烷 7.2.10 2,5-双(2-乙基己酰过氧化)2,5-二甲基己烷 7.2.11 过氧化苯甲酰 7.2.12 过氧化2,4-二氯苯甲酰 7.2.13 过氧化二乙酰 7.2.14 过氧化二辛酰 7.2.15 过氧化二月桂酰 7.2.16 过氧化双(3,5,5-三甲基己酰) 7.2.17 过氧化丁二酸 7.2.18 过氧化乙酸叔丁酯 7.2.19 过氧化叔戊酸叔丁酯 7.2.20 过氧化异辛酸叔丁酯 7.2.21 过氧化异壬酸叔丁酯 7.2.22 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 7.2.23 过氧化月桂酸叔丁酯 7.2.24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7.2.25 过氧化叔丁基碳酸异丙酯 7.2.26 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 7.2.27 过氧化二碳酸辛酯 7.2.28 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烷基酯 7.2.29 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 7.2.30 双(4-叔丁基环己基)过氧化二碳酸酯 7.2.31 过氧化二乙基乙酸叔丁酯 7.2.32 双过氧化邻苯二甲酸二叔丁酯 7.2.33 双(苯氧乙基)过氧化二碳酸酯 7.2.34 4,4′-双(过氧化叔丁基)戊酸正丁酯 7.2.35 过氧化甲乙酮 7.2.36 过氧化环己酮 7.2.37 过氧化二酰乙酮 7.2.38 过氧化-2,4-戊二酮 7.2.39 过氧化甲基异丁基酮(MIBKP) 7.2.40 1,1-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烷 7.2.41 1,1-双(过氧化叔丁基)-3,3,5-三甲基环己烷 7.2.42 2,5-二甲基-2,5-双(叔丁过氧基)-3-己炔 7.2.43 a,a-双(叔丁过氧基)二异丙苯 7.2.44 2,2-双(4,4′-二叔丁过氧环己基)丙烷 7.3 偶氮化合物引发剂 7.3.1 2,2′-偶氮双(异庚腈) 7.3.2 2-叔丁基偶氮-2-氰基-4-甲氧基戊烷 7.3.3 2,2′-偶氮双异丁腈 7.3.4 2-叔丁基偶氮-2-氰基-4-甲基戊烷 7.3.5 2-叔丁基偶氮-2-氰基丁烷 7.3.6 1-异戊基偶氮-1-氰基环己烷 7.3.7 1-叔丁基偶氮-1-氰基环己烷 7.3.8 2-叔丁基偶氮异丁腈 7.3.9 2-叔丁基偶氮-2-氰基丙烷 7.4 促进剂 7.4.1 异辛酸钴 7.4.2 异辛酸锌 7.4.3 异辛酸锰 7.4.4 异辛酸钾 7.4.5 异辛酸钙 7.4.6 环烷酸钴 7.4.7 环烷酸锌 7.4.8 环烷酸铅 7.4.9 环烷酸锰 7.4.10 N, N-二甲基苯胺 7.4.11 N, N-二乙基苯胺 7.4.12 N, N-二甲基对甲苯胺 7.5 阻聚剂 7.5.1 对苯二酚 7.5.2 苯醌 7.5.3 对叔丁基邻苯二酚 7.5.4 甲基氢醌 7.5.5 对羟基苯甲醚 7.5.6 2-叔丁基对苯二酚 7.5.7 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 7.5.8 2,5-二叔丁基对甲酚 7.5.9 吩噻嗪 7.5.10 环烷酸铜 7.6 增稠剂 7.6.1 活性轻质氧化镁 7.6.2 氢氧化镁 7.6.3 氧化钙 7.6.4 氢氧化钙 7.6.5 甲苯二异氰酸酯 7.6.6 聚合MDI 7.7 低收缩剂 7.7.1 低密度聚乙烯粉 7.7.2 聚苯乙烯 7.7.3 聚醋酸乙烯酯 7.7.4 饱和聚酯 7.7.5 甲基丙烯酸甲酯 参考文献

第8章 环氧树脂固化剂及促进剂8.1 多元胺类 8.1.1 脂肪族胺类 8.1.2 脂环族胺类 8.1.3 芳香族伯胺类 8.1.4 杂环胺 8.1.5 改性胺固化剂 8.2 叔胺及其盐 8.2.1 三乙胺 8.2.2 三乙醇胺 8.2.3 苄基二甲胺 8.2.4 2-(二甲氨基甲基)苯酚(DMP-10) 8.2.5 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DMP-30) 8.2.6 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的三(a-乙基己酸)盐(K-61B) 8.2.7 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的三油酸盐 8.2.8 哌啶 8.2.9 吡啶 8.2.10 甲基吡啶 8.3 咪唑类 8.3.1 咪唑 8.3.2 1-甲基咪唑 8.3.3 2-甲基咪唑 8.3.4 1,2-二甲基咪唑 8.3.5 2-乙基咪唑 8.3.6 2-乙基-4-甲基咪唑 8.3.7 2-十一烷基咪唑 8.3.8 2-十七烷基咪唑 8.3.9 2-苯基咪唑 8.3.10 2-苯基-4-甲基-5-羟甲基咪唑 8.3.11 2-苯基-4,5-二羟甲基咪唑 8.3.12 1-苄基-2-甲基咪唑 8.3.13 1-苄基-2-乙基咪唑 8.3.14 1-氰基乙基-2-甲基咪唑 8.3.15 1-氰基乙基-2-苯基偏苯三酸咪唑盐 8.3.16 1-氰基乙基-2-苯基-4,5-二(氰乙氧亚甲基)咪唑(2PH-Z-CN) 8.3.17 2-甲基咪唑三聚异氰酸盐(2MZ-OK) 8.3.18 2-苯基咪唑三聚异氰酸盐(2PZ-OK) 8.3.19 N-(3-氨基丙基)咪唑 8.3.20 2,4-二氨基-6-(2-甲基咪唑基-1-乙基)顺式三嗪(2MZ-AZINE) 8.3.21 2,4-二氨基-6-(2-乙基-4-甲基咪唑基-1-乙基)顺式三嗪(2E4MZ-AZINE) 8.3.22 2,4-二氨基-6-(2-十一烷基咪唑基-1-乙基)顺式三嗪(C11Z-AZINE) 8.4 酸酐类 8.4.1 邻苯二甲酸酐 8.4.2 顺丁烯二酸酐 8.4.3 四氢邻苯二甲酸酐(THPA) 8.4.4 液体四氢邻苯二甲酸酐 8.4.5 3-甲基-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 8.4.6 六氢邻苯二甲酸酐(HHPA) 8.4.7 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MeHHPA) 8.4.8 内亚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NA酸酐) 8.4.9 甲基纳迪克酸酐(MNA) 8.4.10 647酸酐 8.4.11 六氯内亚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HET) 8.4.12 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 8.4.13 偏苯三甲酸酐(TMA) 8.4.14 桐油改性顺丁烯二酸酐(308或82酸酐) 8.4.15 十二烯基琥珀酸酐(DDSA、DSA) 8.4.16 聚己二酸酐(PADA) 8.4.17 聚壬二酸酐(PAPA) 8.4.18 聚癸二酸酐(PSPA) 8.4.19 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BTDA) 8.5 潜伏性固化剂 8.5.1 双氰胺 8.5.2 三氟化硼-单乙胺配合物 8.5.3 三氟化硼-哌啶配合物 8.5.4 三氟化硼-三乙醇胺配合物 8.5.5 三氯化硼-胺的加成物 8.5.6 594固化剂 8.5.7 595固化剂 8.5.8 901固化剂 8.5.9 2PZ/PS-co-MAA微胶囊固化剂 8.6 线型合成树脂低聚物 8.6.1 聚醚胺 8.6.2 低分子量聚酰胺 8.6.3 苯酚芳烷基树脂 8.7 取代脲 8.7.1 脂环族二脲 8.7.2 苯基二甲脲 8.7.3 N-(2-羟基苯基)-N′, N′-二甲基脲 8.7.4 N-(2-羟基-4-硝基苯)-N′, N′-二甲基脲 8.7.5 N-(5-氯-2-羟基苯)-N′, N′-二甲基脲 8.7.6 N-(2-羟基-5-硝基苯)- N′, N′-二甲基脲 8.7.7 N-(3,5-二甲基-2-羟基苯基)-N′, N′-二甲基脲 8.7.8 N-(4-氯-2-羟基苯)-N′, N′-二甲基脲 8.7.9 N-(4-氯苯基)-N′, N′-二甲基脲 8.7.10 2,4-二甲苯双二甲脲 8.7.11 4,4′-亚甲基双(苯基二甲脲) 8.8 固化反应促进剂 8.8.1 乙酰丙酮金属盐 8.8.2 三苯基膦及其盐 8.8.3 过氧化物 8.8.4 季铵盐 参考文献

第9章 环氧树脂稀释剂、增塑剂、增韧剂9.1 非活性稀释剂 9.1.1 苯 9.1.2 甲苯 9.1.3 二甲苯 9.1.4 苯甲醇 9.1.5 丙酮 9.1.6 丙醇 9.1.7 正丁醇 9.1.8 乙二醇 9.1.9 丙酮 9.1.10 甲乙酮 9.1.11 环己酮 9.1.12 松节油 9.1.13 苯乙烯 9.1.14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9.1.15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9.1.16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9.1.17 壬基酚 9.2 环氧化合物 9.2.1 活性稀释剂 9.2.2 脂肪族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 9.2.3 反应型增塑剂 9.3 增韧剂 9.3.1 橡胶类增韧剂 9.3.2 其他类型增韧剂 参考文献

第10章 表面防护材料和防老剂10.1 表面防护材料 10.1.1 胶衣树脂 10.1.2 表面涂料 10.1.3 表面薄膜 10.2 光稳定剂 10.2.1 水杨酸酯类 10.2.2 二苯甲酮类 10.2.3 苯并三唑类 10.2.4 受阻胺光稳定剂 10.2.5 其它类光稳定剂 10.3 抗氧剂 10.3.1 受阻酚类 10.3.2 亚磷酸酯类 10.3.3 胺类 10.3.4 硫醚类 10.3.5 三嗪类 10.4 热稳定剂 10.4.1 铅类稳定剂 10.4.2 有机锡类稳定剂 10.4.3 硬脂酸盐类 参考文献

第11章 阻燃剂11.1 氯系阻燃剂 11.1.1 氯化石蜡-70 11.1.2 四氯邻苯二甲酸酐 11.1.3 氯桥酸酐 11.1.4 得克隆(DCRP) 11.1.5 六氯环戊二烯 11.1.6 四氯双酚A 11.1.7 六氯苯 11.1.8 四氯苯醌 11.2 溴系阻燃剂 11.2.1 二溴新戊二醇 11.2.2 二溴苯基缩水甘油醚 11.2.3 二溴甲苯基缩水甘油醚 11.2.4 双(2,3-二溴丙基)反丁烯二酸酯 11.2.5 三(2,3-二溴丙基)异三聚氰酸酯(TBC) 11.2.6 聚二溴苯乙烯 11.2.7 1,2-双(三溴苯氧基)乙烷 11.2.8 三(三溴苯氧基)三聚氰酸酯 11.2.9 四溴双酚A 11.2.10 四溴邻苯二甲酸酐 11.2.11 1,2-双(四溴邻苯二甲酰亚胺)乙烷 11.2.12 丙烯酸五溴苄酯 11.2.13 六溴苯 11.2.14 六溴环十二烷 11.2.15 八溴二苯醚 11.2.16 十溴二苯醚 11.2.17 十四溴二(苯氧基)苯 11.3 有机磷系阻燃剂 11.3.1 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 11.3.2 磷酸三乙酯(TEP) 11.3.3 磷酸三丁酯(TBP) 11.3.4 磷酸三异辛酯(TOP) 11.3.5 磷酸三苯酯(TPP、TPF) 11.3.6 磷酸三甲苯酯(TCP、TTF) 11.3.7 磷酸三(二甲苯)酯(TXP) 11.3.8 磷酸二苯异辛酯(DPOP、DPOF) 11.3.9 磷酸二苯异癸酯(DPDP) 11.3.10 磷酸二苯甲苯酯(DPTP) 11.3.11 磷酸二苯异丙苯酯(DPPP) 11.3.12 磷酸二苯(二甲苯)酯(DPXP) 11.3.13 三(1-氧代-2,6,7-三氧杂-1-磷杂双环[2.2.2]亚甲基-4)磷酸酯 11.3.14 1-氧代-4-羟甲基-2,6,7-三氧杂-1-磷杂双环[2.2.2]辛烷(PEPA) 11.3.15 N, N-双(2-羟乙基)氨甲基膦酸二乙酯(BHAPE) 11.3.16 间亚苯基四苯基双磷酸酯(RDP) 11.3.17 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BOP) 11.3.18 羧乙基苯膦酸 11.3.19 氨基磷酸酯 11.4 磷-卤系阻燃剂 11.4.1 磷酸三(b-氯乙基)酯(TCEP) 11.4.2 磷酸三(b-氯异丙基)酯(TCPP) 11.4.3 磷酸三(b, b′-二氯异丙基)酯 11.4.4 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TCPP) 11.4.5 磷酸三(2,3-二溴丙基)酯(TDBPP) 11.4.6 氯烷基磷酸缩水甘油酯 11.4.7 三[2,2-二(溴甲基)-3-溴丙基]磷酸酯 11.4.8 三(二溴苯基)磷酸酯 11.4.9 3,9-双(三溴苯氧基)-2,4,8,10-四氧杂-3,9-二磷杂螺环[5.5]-3,9-二氧十一烷 11.4.10 3,9-双(五溴苯氧基)-2,4,8,10-四氧杂-3,9-二磷杂螺环[5.5]-3,9-二氧十一烷 11.4.11 乙烯基膦酸二(b-氯乙基)酯 11.5 氮系及磷-氮系阻燃剂 11.5.1 氰尿酸三聚氰胺 11.5.2 正磷酸三聚氰胺 11.5.3 聚磷酸三聚氰胺 11.5.4 硼酸三聚氰胺 11.5.5 六[4-(9,10-二氢-9-氧杂-10-膦杂菲-10-氧化物)-羟甲基苯氧基]环三磷腈(DOPOMPC) 11.6 无机阻燃剂 11.6.1 赤磷 11.6.2 聚磷酸铵 11.6.3 三氧化二锑 11.6.4 三氧化钼 11.6.5 氢氧化铝 11.6.6 氢氧化镁 11.6.7 硼酸锌 11.6.8 碱式硫酸镁晶须 参考文献

第12章 着色剂12.1 白色 12.1.1 二氧化钛 12.1.2 氧化锌 12.1.3 锌钡白 12.1.4 硫化锌 12.2 黑色 12.2.1 炭黑 12.2.2 氧化铁黑 12.2.3 油溶苯胺黑 12.3 黄色 12.3.1 镉黄 12.3.2 铬黄 12.3.3 氧化铁黄 12.3.4 钛黄 12.3.5 联苯胺黄G 12.3.6 联苯胺黄10G 12.3.7 汉沙黄G 12.3.8 永固黄HR 12.4 红色 12.4.1 镉红 12.4.2 立索尔宝红BK 12.4.3 氧化铁红 12.4.4 永固红F5R 12.4.5 喹吖啶酮红 12.4.6 橡胶大红LG 12.4.7 塑料红B 12.5 橙色 永固橙G 12.6 绿色 12.6.1 氧化铬绿 12.6.2 酞菁绿G 12.6.3 钴绿 12.7 蓝色 12.7.1 钴蓝 12.7.2 铁蓝 12.7.3 群青蓝 12.7.4 酞菁蓝B 12.8 棕色 氧化铁棕 12.9 紫色 12.9.1 喹吖啶酮紫 12.9.2 塑料紫RL 12.10 荧光增白剂 12.10.1 荧光黄YG-51 12.10.2 荧光增白剂DBS 12.10.3 2,5-二(5′-叔丁基苯并唑-2′-基)-2-噻吩(荧光增白剂184) 12.10.4 4,4′-二(2-甲氧基苯乙烯基)-1,1′-联苯(荧光增白剂127) 12.11 珠光颜料 参考文献

第13章 表面处理剂13.1 硅烷偶联剂 13.1.1 甲基三甲氧基硅烷 13.1.2 甲基三乙氧基硅烷 13.1.3 辛基三乙氧基硅烷 13.1.4 乙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13.1.5 乙烯基三氯硅烷(A-150、KA 1003) 13.1.6 g-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43、KBM 703) 13.1.7 g-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13.1.8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WD-21) 13.1.9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KBE 1003) 13.1.10 乙烯基三叔丁基过氧硅烷 13.1.11 乙烯基三(b-甲氧乙氧基)硅烷(A-172、KBC 1003) 13.1.12 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 13.1.13 g-(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A-174、KBM 503) 13.1.14 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ND-42) 13.1.15 苯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 13.1.16 苯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13.1.17 苯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13.1.18 g-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40) 13.1.19 g-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A-1100、KBE 903) 13.1.20 N-b-氨基乙基-g-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120、KBM 603) 13.1.21 N-b-氨基乙基-g-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A-2120) 13.1.22 N-b-氨基乙基-g-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13.1.23 氨乙基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130) 13.1.24 N, N-双(b-羟乙基)-g-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1111) 13.1.25 g-缩水甘油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A-187、KBM 403) 13.1.26 b-(3,4-环氧基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A-186) 13.1.27 g-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89、KBM 803) 13.1.28 g-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91) 13.1.29 g-脲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Y-11542) 13.1.30 g-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1160) 13.1.31 顺丁烯二酰亚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13.1.32 顺丁烯酸酰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13.1.33 三-[3-(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异氰尿酯(Y-11597) 13.1.34 氯化(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13.1.35 二(g-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A-1170) 13.1.36 g-脒基硫代丙基三羟基硅烷(A-1310) 13.1.37 g-异氰酸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13.1.38 N′-乙烯基苄基-N-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乙二胺盐 13.1.39 g-(多亚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13.1.40 二(g-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四硫化物(KH-911) 13.1.41 双(三乙氧基硅基丙基)二硫化物(KH-922) 13.2 钛酸酯偶联剂 13.2.1 异丙基三(硬脂酰基)钛酸酯(OL-T999,TTS) 13.2.2 异丙基三(异辛酰基)钛酸酯 13.2.3 异丙基三(癸酰基)钛酸酯 13.2.4 异丙基三油酰氧基钛酸酯(TC-101) 13.2.5 异丙基三(十二烷基苯磺酰基)钛酸酯(TC-109、TTBS-9) 13.2.6 异丙基三(磷酸二辛酯)钛酸酯(TTOP-12、KR-12) 13.2.7 异丙基三(焦磷酸二辛酯)钛酸酯(TTOP-38S、KR-38S) 13.2.8 二(焦磷酸二辛酯)羟乙酸钛酸酯(KR-138S) 13.2.9 二(磷酸二辛酯)钛酸乙二(醇)酯(KR-212S) 13.2.10 二(焦磷酸二辛酯)亚乙基钛酸酯(KR-238S) 13.2.11 二硬脂酰亚乙基钛酸酯(KR-201) 13.2.12 四异丙基二(亚磷酸二辛酯)钛酸酯(KR-41B、TC-301) 13.2.13 二(亚磷酸二月桂酯)四辛氧基钛酸酯(KR-46B) 13.2.14 二(油酰基)(二异辛氧)磷酰基钛酸异丙酯(NDZ-101) 13.3 铝酸酯偶联剂 13.3.1 DL-411型 13.3.2 RCA型 13.3.3 CHY-501铝酸酯偶联剂 13.3.4 铝钛复合偶联剂(OL-AT1618、HY-133) 13.3.5 铝酸酯偶联剂(F-1、F-2) 13.4 其它偶联剂 13.4.1 甲基丙烯酸氯化铬络合物 13.4.2 锆铝酸盐偶联剂 13.5 不饱和酸 13.5.1 丙烯酸 13.5.2 甲基丙烯酸 13.5.3 反-2-丁烯酸 13.5.4 b-苯丙烯酸 13.6 硬脂酸及其盐类 13.6.1 硬脂酸 13.6.2 硬脂酸钠 13.6.3 硬脂酸钙 13.6.4 硬脂酸锌 13.7 其它 13.7.1 1,6-己二异氰酸酯(DIH) 13.7.2 2-羟乙基丙烯酸酯(HEA) 参考文献

第14章 脱模剂14.1 薄膜型脱模剂 14.1.1 玻璃纸 14.1.2 聚酯薄膜 14.1.3 聚氯乙烯薄膜 14.1.4 聚乙烯薄膜 14.1.5 聚丙烯薄膜 14.1.6 聚氟乙烯薄膜 14.1.7 离型纸 14.1.8 脱模布 14.2 溶液型脱模剂 14.2.1 聚乙烯醇溶液 14.2.2 聚苯乙烯溶液 14.2.3 过氯乙烯溶液 14.2.4 醋酸纤维素溶液 14.2.5 二甲基硅油 14.2.6 甲基含氢硅油 14.2.7 乙基硅油 14.2.8 苯甲基硅油 14.2.9 硅橡胶溶液 14.2.10 PMR脱模剂 14.2.11 POPOUT脱模剂 14.2.12 3-STAR 脱模剂(TR-210) 14.2.13 溶液类脱模剂的涂刷方法 14.3 石蜡、酯类脱模剂 14.3.1 固体石蜡 14.3.2 液体石蜡 14.3.3 羟基硬脂酸甲酯 14.3.4 甘油单油酸酯 14.3.5 润滑硅脂 14.4 酰胺类 14.4.1 硬脂酰胺 14.4.2 蓖麻醇酸酰胺 14.4.3 N-(b-羟乙基) 蓖麻醇酸酰胺 14.4.4 N, N′-亚乙基双蓖麻醇酸酰胺 14.4.5 N, N′-亚乙基双(12-羟基硬脂酰胺) 14.4.6 N-(2-羟乙基)- 12-羟基硬脂酰胺 14.4.7 N-硬脂酰基-12-羟基硬脂酰胺 14.5 硬脂酸及其盐类 14.5.1 硬脂酸 14.5.2 硬脂酸镁 14.5.3 硬脂酸钙 14.5.4 硬脂酸钡 14.5.5 硬脂酸锌 14.5.6 硬脂酸铅 14.6 内脱模剂 参考文献

第15章 溶 剂15.1 烃类溶剂 15.1.1 环己烷 15.1.2 苯 15.1.3 甲苯 15.1.4 二甲苯 15.1.5 十氢萘 15.1.6 松节油 15.2 卤代烃类溶剂 15.2.1 二氯甲烷 15.2.2 三氯甲烷 15.2.3 四氯化碳 15.2.4 1,1,1-三氯乙烷 15.2.5 1,1,2-三氯乙烷 15.2.6 1,1,1,2-四氯乙烷 15.2.7 1,1,2,2-四氯乙烷 15.2.8 三氯乙烯 15.2.9 氯苯 15.2.10 邻二氯苯 15.3 醇类溶剂 15.3.1 乙醇 15.3.2 丙醇 15.3.3 正丁醇 15.3.4 苯甲醇 15.3.5 乙二醇 15.4 醚类和缩醛类溶剂 四氢呋喃 15.5 酮类溶剂 15.5.1 丙酮 15.5.2 甲乙酮 15.5.3 异佛尔酮 15.5.4 环己酮 15.5.5 苯乙酮 15.6 酯类溶剂 15.6.1 乙酸乙酯 15.6.2 乙酸正丁酯 15.6.3 1,4-丁内酯 15.6.4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15.7 含氮化合物溶剂 15.7.1 硝基苯 15.7.2 N, N-二甲基甲酰胺 15.7.3 N, N-二甲基乙酰胺 15.8 含硫溶剂 二甲亚砜 15.9 多官能团溶剂 15.9.1 乙二醇乙醚 15.9.2 四氢糠醇 15.9.3 2-(二乙氨基)乙醇 15.9.4 水杨酸乙酯 参考文献

第16章 其它助剂16.1 增塑剂 16.1.1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 16.1.2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 16.1.3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16.1.4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 16.1.5 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 16.1.6 邻苯二甲酸二正己酯(DHP) 16.1.7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 16.1.8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 16.1.9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 16.1.10 邻苯二甲酸二(十一)酯(DUP) 16.1.11 邻苯二甲酸二(十三)酯(DTDP) 16.1.12 邻苯二甲酸C6~C10直链烷烃酯 16.1.13 二苯甲酸二乙二醇酯 16.1.14 邻苯二甲酸丁辛酯 16.1.15 磷酸三乙酯(TEP) 16.1.16 磷酸三丁酯(TBP) 16.1.17 磷酸三异辛酯(TOP) 16.1.18 磷酸三苯酯(TPP、TPF) 16.1.19 磷酸三甲苯酯(TCP、TTF) 16.1.20 磷酸三(二甲苯)酯(TXP) 16.1.21 磷酸二苯异辛酯(DPOP、DPOF) 16.1.22 磷酸二苯异癸酯(DPDP) 16.1.23 磷酸二苯甲苯酯(DPTP) 16.2 润湿分散剂 16.2.1 BYK-W 995 16.2.2 BYK-W 996 16.2.3 BYK-W 990 16.2.4 BYK-W 9010 16.2.5 BYK-9076 16.2.6 BYK-W 972 16.2.7 BYK-P 9065 16.2.8 AU952 16.2.9 AU957 16.2.10 AU958C 16.3 抗静电剂 16.3.1 抗静电剂KJ系列 16.3.2 十八烷酰氨基丙基二甲基-b-羟乙基季铵硝酸盐 16.3.3 烷基磷酸酯二乙醇胺盐 16.3.4 甲基?三(羟乙基)季铵甲基硫酸盐 16.4 触变剂 气相二氧化硅 16.5 成核剂 16.5.1 双(对叔丁基苯氧基)磷酸钠(成核剂NA-10) 16.5.2 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氧基)磷酸钠(成核剂NA-11) 16.5.3 二(苯亚甲基)山梨醇 16.5.4 二(对氯苯亚甲基)山梨醇 16.5.5 二(3,4-二甲基苯亚甲基)山梨醇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玻璃钢原材料手册》主要对基体树脂(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固化剂、增强纤维、填料、引发剂、防老剂、稀释剂、阻燃剂、着色剂、溶剂、偶联剂、促进剂、脱模剂等玻璃钢常用原材料的英文名称、化学式、结构式、物化性能、制法、特性和应用等进行了全面论述。几乎收集了目前常用的原料和助剂品种,希望能够对从事玻璃钢/复合材料研究、生产、应用的技术人员以及相关的销售人员有所指导。

编辑推荐:

《玻璃钢原材料手册》对玻璃钢/复合材料生产和应用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原料和助剂都进行了详细论述,主要包括它们的英文名称、化学式、结构式、物化性能、制法、特性及选用原则等。《玻璃钢原材料手册》内容具体、全面,比较适合从事研究和应用的技术人员,也可以作为销售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玻璃钢原材料手册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22211569
如需购买下载《玻璃钢原材料手册》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8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玻璃钢原材料手册是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14.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Q327.104-62 的主题关于 玻璃钢-原材料-技术手册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