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派掌门谭元寿

谭派掌门谭元寿

和宝堂, 张斯琦, 著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9.8

书籍简介:

本书讲述了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当今谭门的代表人物——谭元寿。谭元寿(1928年~)京剧武生、老生,谭派第五代掌门人。谭元寿较全面地继承了谭派的艺术风格,是一位文武兼备的京剧老生。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实践中,具有自己丰富的创造。一部谭氏家族史就是一部缩编的京剧史。从他的成长和艺术经历折射出中国京剧发展的片段。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京剧发展的始末根由、发展的历程、行当、流派和其他相关知识,还有许多名家的精彩轶事。

作者介绍:

和宝堂,1947年生于北京。1959年就学于北京市戏曲学校,学习京剧老生。启蒙老师是喜连成科班头科名须生陈喜星,又得余派须生杨菊芬、王少楼、胡盛岩等以及武生教师王德禄、诸连顺、安晓峰等教授。中专毕业后向北京梨园公会会长沈玉斌学习京剧史,向戏曲理论教师刘建华、范钧宏、吴祖光学习京剧表演理论。   长期担任北京市戏曲学校专业教学研究室主任和教学督导,负责编写京剧剧目教材,同时兼自由撰稿人三十余年,著作有《松柏庵往事》、《为京剧号脉——和宝堂戏曲杂文集》、《谭门七代》、《苟慧生》、《谭富英》、《赵燕侠》、《张学津》等,并长期为《北京晚报》、《梨园周刊》和原《中国京剧》等各报刊杂志撰稿。   作为京剧人,力主京剧恢复主演中心制和自由挑班演出的体制,支持艺术个性的张扬,流派的复苏,反对京剧的“话剧化”。      张斯琦,1990年生,毕业于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自幼喜爱京剧,供职于上海戏曲学院附属戏曲学校编研室,从事京剧史研究,以史料搜集、史实考据为重。曾参与《余叔岩与余派艺术》《梅派艺术传习录》等京剧史料的整理出版工作。

书籍目录:

引言 七代梨园

第一章 祖居的失而复得

第二章 七年母子情深

第三章 富连成七年“大狱”

第四章 江河不择细流

第五章 走南闯北觅真经

第六章 独占天蟾舞台

第七章 父子赴朝慰亲人

第八章 难忘的“太平”岁月

第九章 大树底下好乘凉

第十章 精雕细刻“郭建光”

第十一章 原是梨园中人

第十二章 全国热演《打金砖》

第十三章 古稀之年翻吊毛

第十四章 三学百演《连环套》

第十五章 六代薪传《定军山》

第十六章 “百岁”百练百戏

第十七章 永远不称“艺术家”

第十八章 设绛帐传道解惑

后记

谭元寿艺术年表

谭氏家族世系谱表

内容摘要:

谭门七代,一脉薪传,谭氏家族的历史,浓缩了京剧近两百年的发展历程。谭元寿先生的经历,则另有其厚重,他有比其前辈与晚辈更丰富、更复杂的经历,时代的氛围与社会的变革,影响着谭元寿先生的艺术经历和成就。《谭派掌门谭元寿》是和宝堂与张斯琦为谭元寿先生写的评传。
  他的祖居在京剧的发源地:湖北江夏。其祖上辗转进京亲历了汉调的京化,即京剧的衍变与升华,以至清宫无谭不欢,京都戏园无生不谭,更有梁启超先生赞其“声名廿纪轰如雷”。他身穿慈禧太后所赐曾祖之龙袍,假CCTV空中剧院主演曾祖杰作《连环套》,他的子孙或为今日头牌须生,或为长安大戏院之主演。承上启下,七世佳话,演活了黄忠、范中禹、孙悟空、蔺相如、诸葛亮、郭建光等艺术形象,传承着一部近二百年的“英秀堂”史,同时也是一部浓缩本的京剧史,为此欧阳中石先生谓之“谭门元寿”也。

编辑推荐:

谭门七代,一脉薪传,谭氏家族的历史,浓缩了京剧近两百年的发展历程。以谭门七代为纲目,每代为一章,差不多就是一部完整的京剧史。这七章,每章都有厚重的内容,再现了京剧近两百年的辉煌成就与曲折经历。
  和宝堂与张斯琦为谭元寿先生写评传的《谭派掌门谭元寿》,大约最长也最为曲折多姿。因为传主谭元寿先生的经历有比其前辈与晚辈更丰富、更复杂的经历。身处特殊时期,京剧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交织最为紧密。因此,时代的氛围与社会的变革,时时在影响着谭元寿先生的艺术经历和成就。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谭派掌门谭元寿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政协委员传记丛书
9787503449796
如需购买下载《谭派掌门谭元寿》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文史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9.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7装帧平装
页数 328 印数 6000

书籍信息归属:

谭派掌门谭元寿是中国文史出版社于2014.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5.78 的主题关于 谭元寿-生平事迹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