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身体与都市空间

感知、身体与都市空间

冯亚琳, 等著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中外学者对全球化以来流行的三个热点话题:感知、身体与都市空间的学术交流与探讨的成果汇集。

书籍目录:

上编 感知

一 感知、图像与想象

二 感知、碎片与图绘式叙事

——读彼得魏斯《马车夫身体的影子》

三 技术媒介与人类感知

——从恩台雅霍夫曼的作品《机器人》(1814)看媒介对人

类感知的影响

四 现代交往与感知模式的转换

——读ETA霍夫曼的小说《表哥的角窗》

五 感知与审美方式

——论霍夫曼斯塔尔的诗剧《傻子与死亡》

六 回乡与空间感知

——解读彼得汉特克《迟缓的回乡》一文中的空间感知

七 视觉感知与主体同一性

——读《死于罗马》

八 目光、文字与感知

——论霍夫曼的小说《沙人》

九 感知与跨越视觉禁忌

——对霍夫曼《沙人》的文本分析

十“太初有道”和“文为心画”中的感知范式

中编 身体

十一 压抑与反抗:身体美学及其进展

十二 共和国前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以《红色娘子军》、《青春之歌》、《李双双》三部影片为例

十三 玛雅人的人体审美观

十四 德国历史人类学对“身体”的关注

下编 都市空间

十五 王府井步行街:中国转型时代的文化图像

十六 北京王府井步行街的三大主题

十七 王府井步行街的几个主题

十八 东方广场:王府井步行街个案研究之一

十九 新东安市场:王府井步行街个案研究之二

二十 小吃街:王府井步行街个案研究之三

二十一 作为文化符号的重庆解放碑商业步行街

二十二 莫斯科的阿尔巴特大街

后记

内容摘要:

《感知、身体与都市空间》是由四川外语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组织编写。感知是近年来德国学界的热门研究主题,2007年春,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与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所一道,联合国内外学者,召开了以“感知”为主题的国际学术讨论会,《感知、身体与都市空间》中关于感知部分的论文基本来自这次国际会议的论文。身体主题于20世纪末在西方学界流行,21世纪初流行到中国,都市研究同样是全球化以来的热题,其实,感知、身体、都市空间,这三个主题是有内在关联的,因此,将三个主题放在一起,也是为了显示这一关联。【作者简介】作者:(美国)冯亚琳 (美国)克里斯托弗乌尔夫 (美国)代迅 等作者:(美国)冯亚琳 (美国)克里斯托弗乌尔夫 (美国)代迅 (美国)孙华丽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感知、身体与都市空间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丛书
9787533653811
如需购买下载《感知、身体与都市空间》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合肥出版单位安徽教育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 × 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感知、身体与都市空间是安徽教育出版社于2009.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04 的主题关于 比较文化-研究 的书籍。